前言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的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的經濟結構。
從創新方向來看,信息技術是最具潛力、最具活力的創新領域。新一代感知、傳輸、存儲、計算技術加速融合創新,信息技術架構、材料、裝備、工藝及發展模式、產品形態創新步伐加快,極大地激發了泛在獲取、海量存儲、高速互聯、智能處理、數據挖掘等技術的創新活力和應用潛力,萬物互聯、模式識別、語義分析、深度學習、虛擬現實共同促使人類智慧邁向更高境界。與此同時,信息技術與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術加速交叉融合,智能控制、人機交互、分布式能源、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領域的交叉融合創新方興未艾,孕育了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新材料等新產品和新業態,引發多領域的系統性、革命性、群體性技術突破。
從創新主體來看,萬眾創新正成為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的新動力。互聯網、開源軟硬件、3D打印等新技術的應用,使社會大眾可以方便地將創意和想法形象化,并快速轉化為現實產品,降低了創新創業的門檻和成本。社交網絡的普及以及開源技術平臺面向大眾創業者開放,使大眾創業者能夠作為產業生態中的重要角色,成為產業資源的組織配置者,直接參與到產品構思、設計、制造、改進等環節。隨著生產組織方式“去中心化”和網絡化,創新主體逐漸從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向個人延伸,社會大眾成為創新的主要力量。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圍繞自身產業生態系統構建的巨型創新創業平臺,匯集了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創業群體,正在成為新的萬眾創新生態體系。
從創新方式來看,開放協同正在重構傳統的創新組織體系。隨著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邊界日趨模糊,孤立的、單向的、封閉的創新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要求。全球創新網絡深刻重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開放和共享全面加快。企業內部異地協同創新(多地)、技術創新與制造協同等生產組織方式不斷涌現。創新主體互動、創新資源組織和創新成果轉化方式更加網絡化、全球化和便捷化,促進形成更開放、更靈活、更快速、更貼近用戶的創新發展模式,開啟以融合創新、系統創新、迭代創新、微創新為突出特征的創新時代。
從創新形態來看,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相互交織、激蕩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模式,并形成了富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新業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新型傳感器、3D打印等新技術的持續演進,推動著制造業產品、裝備、工藝、服務的智能化,基于新一代智能裝備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正廣泛普及。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飛機、數控機床、智能機器人、智慧家居、可穿戴設備等高度智能化產品的商業化步伐不斷加快。智能裝備呈現集成化、高端化、無人化趨勢,制造裝備正從智能制造單元、智能車間向智能工廠演進,基于信息物理生產系統(CPS)的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領制造方式的變革。全球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服務交易等資源配置體系加速重組,網絡眾包、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正在構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加速重構產業價值鏈新體系。圍繞需求鏈和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成為產業創新和發展的新形態。
從創新戰略來看,重構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正成為許多國家的戰略任務。產業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創新戰略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整合政府、企業、協會、院所優勢資源的跨領域、協同化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創無止境》從宏觀到微觀、從歷史到現代,暢談“創新”在人類文明史、國家發展史中的決定性作用,梳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引領性作用,并對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理念進行通俗的闡釋和說明。同時,《創無止境》重點從技術創新、應用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等角度出發,對航空、服裝、金融等行業近20家企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度剖析,總結這些企業創新活動獲得成功的方法和原因,為更多主體探索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雙創”的實踐路徑提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