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增長實戰100問
- 張小壞
- 1666字
- 2020-03-05 17:45:40
018問 活躍率=活躍用戶數/總用戶數,那什么叫活躍用戶?
小壞有話說
什么叫活躍用戶?有些分析工具將活躍用戶定義為一段時間內打開App的用戶,但這讓留存用戶情何以堪?活躍率反映了產品的健康度,活躍用戶數反映了產品的市場占比,但連什么是活躍用戶都沒搞清楚,怎么做分析?
問題解析
一、什么是活躍用戶?
首先,我們要重新定義一下活躍用戶。很多分析工具將一段時間內用戶打開App或其他任意行為記為用戶的1次活躍,那這樣的數據有什么用呢?活躍跟留存的區別在哪呢?比如用戶每天會打開推送信息,或者每天來領一次積分,這樣的用戶對產品有價值嗎?能說這樣的用戶就是活躍用戶嗎?
重新定義活躍用戶:活躍用戶=高質量用戶=真正體現產品價值的用戶。
例如以下用戶就可以定義為活躍用戶。
資訊類產品的活躍用戶為每天閱讀10分鐘以上的用戶。
電商類產品的活躍用戶為每周瀏覽10個以上商品的用戶。
在線教育類產品的活躍用戶為每周學習計劃完成80%的用戶。
當然,具體的指標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來設計,并且可以多維度設計活躍用戶指標。例如在資訊類產品中有幾種活躍用戶類型:
每天閱讀超過10分鐘的用戶;
每天閱讀超過5篇文章的用戶;
每天評論超過3次的用戶;
每天轉發超過2次的用戶。
通過用戶使用的不同關鍵行為設計活躍用戶指標,滿足后續對活躍用戶運營的需要。除了從不同的使用維度設計,還可以從不同的節點設計。
例如,參與活動領取優惠券的用戶記為活動活躍用戶;
節假日期間登錄天數大于2且日訪問時長高于平時30%的用戶記為節假日活躍用戶。
大多數據分析工具對活躍用戶的統計都是固定的,而在不同節點、不同階段都需要調整對活躍用戶的統計方式。
二、為什么要這樣定義活躍用戶?
分析活躍用戶的意義在于能了解產品功能的健康度,活躍用戶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產品功能的有效性和產品體驗的良性。而考量產品就需要考量用戶對產品核心功能的使用程度,通過用戶關鍵行為來界定用戶是否活躍,可以更直觀地看到用戶對產品的反饋。
三、日活躍用戶、周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有什么意義?怎么統計?
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周活躍用戶是7日內的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是30日內的活躍用戶,那么在統計周活躍用戶數和月活躍用戶數時需不需要查重?
不查重:將連續多日活躍的用戶累計統計,周活躍和月活躍的用戶人數更多,但不能反饋產品的健康度。
查重:周活躍用戶數和月活躍用戶數統計時對連續多日活躍的用戶只保留1次統計,能夠看出周或月度內活躍用戶的凈值,反映一段時間內的絕對活躍用戶人數,但看起來也沒什么意義。
那怎么統計才算是有意義呢?活躍用戶數反映了用戶對產品功能的認可程度,那么連續活躍代表產品對用戶需求的持續性滿足。周或月度范圍內的活躍用戶數量沒有太多意義,但有意義的是連續一周或連續30天活躍的用戶數量。
這里涉及通過活躍用戶指標進行用戶分層的分析。對連續2天、3天、5天、7天、15天等不同時間階段內活躍的用戶數量進行統計,并篩選出這部分用戶,按照連續活躍天數分為一般活躍、中度活躍、重度活躍和絕對活躍多個層級,針對不同層級用戶進行針對性運營。
例如為什么連續7天活躍的用戶突然不活躍了?可以分析用戶行為,觀察7日活躍的數據變化,分析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提升。
除通過連續活躍天數對活躍用戶分層外,還可以針對產品使用行為對活躍用戶分層。例如每日使用10分鐘就可以記為活躍用戶,那么對使用30分鐘、60分鐘以及120分鐘的用戶需要有不同的標記,并針對性地提升用戶的使用時長。
活躍用戶分析的另外一個意義在于,通過分析現有活躍用戶的行為特征,與非活躍用戶的行為特征進行對比,可找出用戶活躍的特征及不活躍的原因,來提升非活躍用戶的活躍度。
總結
活躍用戶數代表了產品的健康度。所謂活躍用戶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使用了產品核心功能的用戶。
相較于留存用戶,活躍用戶的行為頻次更高,貢獻的價值更大。從頻次角度來看,活躍用戶在訪問頻次、訪問時長等方面的數據更好,而從貢獻度的角度看,活躍用戶使用的是產品的核心功能。
比如一個資訊類產品,用戶A每天都來簽到賺積分但從不看新聞,用戶B每天看1~2條新聞,那么兩者相比,用戶B就是活躍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