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9章 巢國制

呂云默然良久,這才說道:“你這個平衡論有點意思,膨脹論也有道理。若是有效的將霸主或者說盟主的權力制約在一個平衡的范圍內,的確是比君主集權專制要更合適。”

“這不就是我們兩個穿越的目的嗎?”

范簡說道:“我希望你能回來,咱們兩個繼續并肩攜手完成我們的目標。”

“唉!”

呂云嘆息一聲,說道:“我都忘記之前咱們是因為什么分開的了。”

范簡道:“價值觀不合,你認為我們不是一路人,所以沒必要進一家門,便去了漢王那里。”

“你這個人的價值觀在以前確實有問題。”

呂云道:“是真的。”

“我現在也沒變,還是原來的那個我。”

范簡道:“我是一個中庸之人,思想極端偏執的人,他們站在中間線的兩端,無論誰看我都感覺我不在他們那一邊,不是一路人。”

“中庸?”

呂云咀嚼起這個詞兒來,良久后嘆道:“或許,我也是偏執的人。”

“不是或許,是真的偏執。”

范簡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當你執著于一面時你就偏了。不要執著于善惡、對錯、好壞,我們需要的不是包容,也不是拒絕,而是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事物。”

“你這是要超脫成佛了啊!”呂云感嘆。

范簡笑道:“佛的另一面是魔,或許在某些人看來我已經入了魔道。”

“我現在看你就是一身的魔氣,但我卻認為是我境界不夠,所以看偏了你,我信你是中庸的,站在那個中間平衡點上的人。”

呂云道:“人生天地間,天為陽地為陰,人在陰陽之間,所以才為人,不能偏,若是偏了,便不為人。”

“好,本尊現在加封你為功德無上天尊,為本尊之親密道友。”

“什么意思?”呂云問。

范簡道:“你有大本領啊,必然會創造無量功德,自然是功德無量天尊了。將來,還會有度人無量天尊歸位。”

呂云肅然道:“度人無量天尊,那定然是位大仁大慈者了。”

兄弟和好,呂云也就留了下來,至于漢王就不保他了。

其實在范簡這邊,兩人是真兄弟,不是嘴上說,兩人是真的平等,甚至因為呂云之前的公司大老板世界首富的關系,范簡對呂云的尊重任何時候都沒有減少。

反觀劉邦就不一樣了,主公人君的思想讓呂云很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

在后世的社會雖然也有等級和階級,雖然也有人瞧不起窮人,普通百姓,可他們并不敢明目張膽,理所當然,只要敢表露出來,這種人用不了多久便會倒臺完蛋。所以他們只能將優越感隱晦的表達,就是所謂的低調炫富。

而封建帝王不一樣,他們理所當然把自己擺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如此的直白,讓呂云很難接受。

魏豹在對驪食其說漢王時,是這么評價劉邦的:“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吾不忍復見也!”

同是諸侯王,漢王傲慢又侮辱人,視諸侯、群臣如同家奴一般,我不想再去看他那副嘴臉了。

魏豹這話是真是假?還是因為許負說他妻子將來要生天子膨脹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驪食其并沒反駁,可見魏豹說的并非都是污蔑。

不說呂云,就范簡的小心眼小脾氣,動不動就甩袖子走人,其實也跟項羽的態度有直接關系。不用項羽說多難聽點話,只要他的態度稍微輕慢一點點,范簡的自尊都會被觸動。

當然了,這也只是對項羽,別人他是不在乎的,比如秦始皇、嬴異人、華陽夫人,他們對范簡如何,即便是視作奴才,范簡都不會往心里去。

原因很簡單,在范簡心里也從來就沒把秦始皇他們當回事,當根蔥看。

不光項羽、項梁,彭越和彭輝這倆,敢對他范簡不敬,一樣會惡其心。

范宜回來,表面上范簡勸她回去,可心里還是很高興的,同時也希望范宜別再跟彭越父子倆牽扯。

若是范宜真的跟那倆人斷了關系和感情,范簡就不會有任何負擔了,惹他不爽就直接出手砍了他們,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你身上涌出了殺機,是要殺誰?”

呂云察覺到了范簡的情緒波動,問道:“不會是要盤算著殺我吧?”

“我在走神兒。”

“走哪兒了?”

“在想體制問題,我要摸索出一套先進的體制出來,以此最為大楚王朝的立國根本。”

范簡道:“巢國現在的樣子并非是我在胡搞,而是順應自然的發展趨勢,讓人們自己從最松散的狀態向聚體發展。

我基本上不干預,看看會發展到一個什么程度。”

“佩服,你這是自下而上了。摒棄了傳統的由上而下,以少數人的思想強行施加給全天下的模式。”

兩人出游,游歷巢國各地。

“怎么樣?”范簡自己都有點得意。

呂云贊嘆道:“太彪悍了,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巢國之民將會成為單獨的一個民族。”

“沒錯,巢國是開放的,人口的流動使得順民都離開了,而好事的都聚集了過來。

我認為列國就該這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類人聚在一起,尋找適合自己的土壤,形成自己的民族和國家,摸索屬于自身的社會體制。

我們華夏地大物博,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王的專制,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會破壞地域性特色,滅異求同。

因為天下人都是一個樣子,他的管理手段才能更有效。

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對于集權統治是很不利的。

從華夏民族到漢族的進化,就是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貨幣、語言,焚書、坑儒,人口遷徙等政策的延續,漢承秦制,從秦到漢只是換了名,核心并未變。

當多樣性的華夏族被秦漢強行同化后,語言、文字、風物人情都趨于統一,這便是一個民族了,稱為漢族。

原本的民族應該是從地域發展起來才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方人就是一個有著自身特色的民族。”

“有道理。”

呂云不斷的點頭,“后世的漢族在一定意義上講,不算民族,而是我華夏內失去了自身特色的人的通稱。

為何以國號為民族的名稱?

其實這是春秋戰國的叫法,趙人、魏人、齊人、荊人、吳人、越人、衛人、魯人,都是對一諸侯國人的稱呼,漢人也一樣。

至于形成漢族,我們自己其實是不知道的。這個應該是始于東晉和南北朝,到隋唐才正式確定漢族是一個民族。

在東晉時四夷的胡人進入中原,連殺好幾個晉朝皇帝,朝廷、士族、地主紛紛逃離中原躲到了江東建立了偏安的東晉。

沒有能力逃走的平民百姓幾乎被屠殺殆盡,被胡人稱之為兩腳羊,圍起來豢養充做食物,將吃剩下的頭骨擺在城門前做裝飾。

三國是漢末的諸侯軍閥割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義上依舊是大漢天下。后來司馬昭建立晉朝,時間也不長,對周邊的胡族也沒有任何影響。

而積極對外通商貿易的大漢則是盛名在外,胡人、外國人依舊習慣稱呼華夏中原的人為漢人。

五胡亂華,主要是羌、羯、氐、匈奴、鮮卑五個胡族最為強大,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小胡族,他們以氏族為國,稱呼漢人時習慣上就當成了一個民族。

漢族這個稱號其實是胡人對華夏人的通稱,偏安的東晉和南朝則有自己的自尊,他們以傳統的華夏人為漢族,嶺南山野叢林的則排除在外。”

說到這里,呂云笑了起來,“若是以后人的眼光看,你這個巢國人也屬于少數民族了。”

“哈哈哈……本來就是少數人。”

范簡道:“我要阻止多數的產生,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魯人、齊人、晉人、秦人、吳人、楚人、越人,各自發展成民族。中原的蔡、鄭、宋、衛等則稱為周人和商人。”

“額?”

呂云一呆,“商湯人善于經商,后人將做生意的人通稱商人,商人已經不是原來的商人了。”

巢國的結構是以幫派為基本單位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勢力,大幫派占據一城一縣,小幫派依附大幫派形成鄉、村、亭。

總體上來說,在范簡的巢王瓦解后,整個巢國便處于一種自由松散的狀態。但是看起來松散,實則不然,各城各幫派中也是有實力排名的,公認最強的那個若是能服眾,便是無冕之王。

若是不能服眾,便會被其他幫派聯合起來干掉,等待附和要求的無冕之王出現。

無眠之王是誰不重要,因為經常換。

但范簡和他道教的信徒還是很有勢力的,各幫派都有道士、信徒。

許負可以算是居巢人的精神領袖了。

巢國、巢人的歷史很悠久,是夏商時期甚至三皇五帝時期就存在了。

巢,就是居住的窩,也是家的雛形,核心。

即便是到了后世,人們依舊在探索家的含義是什么?

家不是房子,可房子是家的基礎,即便是游牧民族的流動帳篷,在撐起來的那一刻,女主人按照自己的習慣將生活用品擺在習慣的位置時,家的氛圍、味道就出來了。

巢、窩、房子雖然不是家的全部,但卻是凝聚一個家庭最基本的要素,必不可少。

哪怕是臨時租住的,當小兩口將房子布置出自己的味道時,那就是家。當然,前提是房東不討厭,有事沒事就去找你們的茬兒。

住賓館、酒店、旅店就不是了,即便是星級的,一樣不會有家的味道。

居巢人雖然都是悍匪、強盜、好事的幫派人,但所有人都重視家,都要有自己的窩巢,哪怕是一個山洞。

這個就是領地意識,極其強烈的意識,比野獸的領地意識都強。

這也是幫派斗爭的基礎,基本上幫派之間的爭斗多數起于地盤兒都爭奪。

“在巢國沒有王,沒有天子,更沒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當你占領一塊無主的土地時,你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當然,也要有自知之明,因為沒有法律為你撐腰,為你主持公道,自己的地盤兒要靠自己的拳頭守護。”

“面對外國大軍入侵怎么辦?”呂云問。

“這個不用擔心,也不需要人擔心。面對侵略,巢人有他們自己的抵御之法。”

“什么?”

“吞噬。”

范簡解釋道:“這個詞典兩個字是分開的,吞和噬。面對入侵,巢人會張開嘴讓開路請敵人進來,這個叫做吞。剩下的便是噬了,一點點就把你給消化了。”

“哦!”

呂云豎起了大拇指,原來從一開始范簡就在培養人的性格和觀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教育| 海丰县| 固原市| 绥棱县| 德昌县| 无极县| 玉环县| 兴化市| 柏乡县| 肇东市| 昆山市| 龙口市| 阳江市| 南陵县| 吉林市| 孟津县| 新郑市| 无极县| 贞丰县| 彭山县| 松溪县| 兴隆县| 霍城县| 双柏县| 西畴县| 内江市| 孟州市| 承德市| 九龙县| 来凤县| 突泉县| 墨竹工卡县| 静宁县| 石河子市| 大新县| 新河县| 泰宁县| 广州市| 涿鹿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