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6章 天意

彭城。

兩個月過去了,從七月到了九月,連雨不斷,一直在下。

范簡很少出門,他不需要人服侍,一個人住在府邸,在屋檐下燙酒喝,去除身上的濕氣。也會走到院子當中連劍,那一把普通的鐵劍。

墨芷的刀潑風不進,速度快到可以形成一道護體金鐘。范簡的劍真的很傅紅雪,拔劍,揮劍,還鞘。

劍出鞘,只揮一下,從不拐彎變招。

這樣的劍,只適合殺人,基本沒有防御力。被兩個人圍攻,就會很危險。

但范簡不在乎,他也不怕,練的就是出劍的速度,這是武道、劍道。

“先生,我最近總是心神不寧,這雨下的也太詭異了。”

“果然有天意啊!”

看到項伯前來,范簡的劍還鞘后不再拔出,就那么站在雨中。此時的雨很纖細,如煙如霧,沒有水珠,時間長了還是能濕衣服的。

范簡的衣裳和頭發都已經濕透了,其實這只是表象,他的心在兩個多月前就已經開始下雨。

可以說這天氣很合他的心境,他也很喜歡。世界很吵的,什么亂七八糟的聲音都有,難得是是,在下雨天,范簡能感受到一種寧靜,除了雨聲再沒有其它。

“什么天意?”

“不用,已經濕透了。”

將項伯伸到頭頂的雨傘撥開,敷衍道:“難測啊。”

“不如讓武安君收兵回來吧?”項伯建議道。

“善!”

范簡點頭,“就說是我的建議,請他立即回來。”

定陶。

項梁很生氣,在生田榮的氣,同時也非常的失望。

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三川郡守李由都死了,秦朝天下成了趙高的,他也如愿做了大秦丞相,讓二世喊他相父。為了自己的江山,趙高派大軍增員章邯,得到補充的章邯軍威重振,已經朝定陶殺了過去。

趙國、齊國在家養精蓄銳,就那么看著楚國獨自抗秦。韓國不起作用,魏國已經被打殘,燕國偏安。項梁現在是誰也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自己。

召集眾將商議軍情,劉邦、項羽、英布、蒲將軍、曹晨、周勃、灌嬰、蕭公、龍且都是猛將,對面章邯沒有一個怯敵的。

“將軍,我認為這伐秦乃是為公,趙齊燕都應出力才對。今日我楚獨自面對秦軍,這對我們很不利。”

“宋君以為如何?”項梁問。

“我愿親自出使趙齊,逼迫他們出兵。”宋義道。

“我反對。”

項羽說道:“章邯有何可怕的,還不是被我擊敗,縮在濮陽不敢出戰。今日不過多了一點人而已,照樣能將他殺的大敗。”

沛公也忙站到了項羽身邊,道:“少將軍所言甚善!我劉季也不懼他。”

項羽和劉邦對視一眼,很有默契的說道:“請大將軍下令,我項籍和沛公愿為先鋒,出兵截擊章邯。”

大軍行動,也是分批的,兩軍擺陣開戰,優勢兵力一方會占盡便宜。若是截擊戰,遭遇戰,輕裝靈活點一方即便無人數優勢,一樣能占到便宜,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項梁同意,就按沛公、項羽所請,主動截擊章邯。

事實證明,雍丘的勝利帶給楚軍的氣勢正盛,突然殺出了項羽劉邦軍真的打了章邯一個措手不及,將秦軍殺的大亂,四散奔逃。

前方戰報傳來,項梁大喜,章邯也不過爾爾。其它的義軍對上他被打的落花流水,那是他們太廢物了,碰上我項家軍就不堪一擊了。

楚軍聲威一時無兩,項梁甚至都看到了帶大軍攻入咸陽的情景了。

什么立楚懷王,現在看來絕對是多此一舉。范增老了,思想太過陳舊,這不是平白給他項家找了個‘爹’嗎?

看到項羽劉邦戰勝了章邯,宋義都有點不可思議了起來,他甚至都不愿相信這是事實。若果真這樣,章邯一拜,項梁攻入咸陽將不會再有任何阻礙。那他和楚懷王可就難以自處了,得勢的武安君豈會還把他們放在眼里。

同時他也隱隱的產生了不好的預感,當初周章的三十多萬大軍都攻到戲水了,陳勝王也以為秦王朝的覆滅在即,產生了輕敵之意,不再設防備。以至于周章戰敗,使他失去了和章邯的周旋機會,被章邯乘勝逐北,很快就給殺死了。

當時的博士孔鮒曾勸諫陳勝王不要輕敵,更不能‘不恃敵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這是兵法的常識,出自《孫子兵法》,‘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他一個儒家人都知道,陳勝不應該不懂。但那時的陳勝是真的蒙了心智,根本就聽不進孔鮒的勸諫。

宋義再看項梁時,也似乎看到了一層黑霧在其頭頂縈繞,最后還是忍不住去找項梁,勸說道:“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

這話說的太直白,項梁很是不爽,尤其是他現在對楚懷王和宋義一點好感都無。什么叫戰勝而將驕,什么叫我兵少,秦兵多?那些有用嗎?我項家軍可都是精兵,豈是一般刑徒,和臨時征調的百姓能比的?

兵貴精而不在多。

你一個文官還是不要管戰事了,不是要去齊國出使嗎,那你就去吧!

項梁趕走了宋義,讓他去齊國出使。進攻咸陽還是需要趙國、齊國一起出力的,不是要他們幫多大忙,而是防止這兩國在背后偷襲彭城,攻打楚國的老窩。

能想到這些,說明項梁還沒有膨脹到不可一世。

宋義離開的很是著急,匆匆的就走了。等他離開后,項伯送來的書信也到了。項梁大開后,看了一眼,心中的怒火就升騰了起來。

什么意思?莫非項伯被熊心收買了?

很有可能,這宋義一直在促成六國聯軍合縱攻秦,讓楚懷王做縱約長,到時覆滅秦朝,最大的功勞就是他熊心這個盟主的了。

書信中項伯說了很多,陳述了趙國張耳、齊國田榮都非善類,希望武信君不要和章邯死戰,乘勝之威回彭城固守整頓休養后在做后算。

項伯說的很有道理,現在楚軍在外已經連續作戰兩個多月,即便打了幾場勝仗,可身體還是會疲乏的。尤其是天不作美,連雨也是從從七月初秋下到了九月晚秋,可謂是整整下了一個秋季。

所謂的風雨無阻說的是上學上班,在古代雨天是真的不適合開戰打仗的。

彭城。

雨有大了起來,從浠瀝瀝的蒙蒙細雨變成了唰唰響的穿線珍珠。項伯還是在范簡住處,他發現此時的范先生雖然看起來很是蒼老,但身體真的很棒,每天都在院子里淋雨。

“先生,大將軍能回來嗎?”

“你沒有把我寫道書信里吧!”

“沒。”項伯最終還是沒有將范簡寫進去,他怕引起項梁的反感。

“你錯了,項梁是我晚輩,而且我還是巢王的身份,我說的話他不敢不聽的。但是,你的話就差多了。”

“我跟他陳述了張耳和田榮的野心,暗示他若是不回來,齊國很可能會進攻楚國。”

田榮真的不是善類,這人看上去莽,但其內里卻是極其的狡詐。他和齊王田儋一起去救魏,偏偏就把齊王的命給交代了,他反而帶著余兵逃得了性命,而且是一路直奔東阿,這必然是提前計劃好的。

再有便是放走了田假、田間、田角逃到了趙國和楚國,并要求楚趙殺死田假、田間,不然他就不出兵。按正常來說,他不應該提出讓楚王殺田假這種無禮要求的,不管怎么說田假也是齊人擁立的齊王,而且還是逃亡到了楚國求庇護的,殺了他便是惡了所有齊人。比秦國困死楚懷王還遭人恨。

田榮正常的要求應該是,派出使者出使楚國,將齊王田假接回齊國,之后他是殺是留,就是齊國自己的事了,不跟楚國有任何的關系。

再有那個張耳,也絕對不是什么善類。當初他勸說武臣自立,其實是對陳勝王有莫大怨氣的。攻略趙地的請求是張耳陳余提議的,可陳勝卻以武臣為將,邵騷為偏將,張耳、陳余只得了個左右校尉。而勸說武臣自立趙王后,他一躍成為了左丞相,陳余也變成了大將軍,那個邵騷則只得了個右丞相。

再有就是弄死武臣,另立沒有根基的趙歇,控制起來比武將出身的武臣要更輕松。至于后來誤會陳余,也是他張耳故意的,明知章邯、王離有四十萬大軍,他偏偏一連數次的派出使者催促陳余對王離的二十萬長城軍出手,這不是讓陳余送死嗎?

后來更是跟著韓信北伐,弄死了魏豹后繼續東進,弄死了代王后南下,弄死了趙歇陳余,他不走了,留在趙地做趙王,讓韓信獨自去攻打齊國,他也不履行什么監軍職責了。

還有,張耳跟孔圣人八世孫孔鮒交往,也免不了借人家身份提升自己名氣的算計。再看他年輕時只不過是魏無忌的食客(多數是濫竽充數的,某某君都喜歡豢養食客沖門面,所以又叫門客),再后來就是娶已喪夫的富豪女為妻,以岳父的錢財買了個外黃縣令。之后才是接著縣令的身份結交劉邦、陳余、孔鮒,一路把自己的名氣給弄了起來。

不是說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對,但是做人必須該具備的品質卻是不能或缺。比如伐秦這件事上,不管是東六國的哪一位君主都不應該含糊,在面對秦國是都應該聯合起來才對。

東六國之前的覆滅,就是燕國齊國不積極,魏國搖擺不定,韓國禍水東引造成的。

當時的趙國在抵抗秦國的攻伐時,若其他五國不是作壁上觀,或者置身事外,而是主動出兵共同抗秦,絕對不至于那么容易被滅國。

經歷了一次被秦國逐一滅國的經歷,趙國、齊國依舊置身事外,尤其是田榮竟然用田假的事做要挾,做不出兵的借口。

當然,在周章帥義軍攻到戲水時,范簡也曾勸項梁不要去,但那也是因為他是穿越者,也因為陳勝的人性不適合做楚王,所以才沒去的。

不過現在的范簡也在反思,甚至有點后悔當初的算計了。不管陳勝如何,當時就應該勸項梁出兵,去幫助周章的。

在這一點上,范簡有點佩服熊心了,不管他是不是楚懷王的孫子,這位的大局觀還是值得人敬佩的。

熊心是楚懷王孫子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曾孫。但曾孫的血脈就太遠了,不如孫子的號召力大,這也是為了大業著想,可以被理解的。

憑良心,以絕對客觀的角度看,楚懷王是最適合做天下共主的,或者盟主也行。

做帝王的話,依舊還是劉邦最合適。

而霸主,就非項羽莫屬了。

熊心、劉邦、項羽,三個人代表了三種體制。至于帝王制,范簡基本不會支持的,因為那個已經是歷史了,再來一次沒必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师宗县| 七台河市| 靖江市| 奉节县| 杭锦后旗| 垫江县| 社旗县| 金堂县| 兴文县| 河北省| 轮台县| 宁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杭锦后旗| 永靖县| 彰化县| 中宁县| 来宾市| 吉安市| 巴彦县| 滕州市| 鸡西市| 连南| 宜宾县| 广灵县| 泸水县| 东安县| 阿合奇县| 长乐市| 赫章县| 漳州市| 山西省| 芒康县| 抚松县| 屏山县| 张家川| 监利县| 桃园县| 开原市|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