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獲了為人處世,做人要負責人,在會計上,要嚴謹,不能算漏賬,一定要查得仔仔細細,滴水不漏……”
忽得面試官哼笑了一聲,就直接進入主題:“那我考考你,看你算得對不對?”
還沒等她抬起頭,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故意的,他忽然如水如魚地灌出:“有ABC三家公司,A公司向B公司進貨500份,單價5000元,B公司向A公司購貨5000份,單價100元,C公司向A公司借了100000元準備投資,結果投資給了B公司,后來……”
“虧本無力償還債務,A公司恰巧在這個時候急需用錢,向C公司催債,正好B公司倒閉被D公司收購,D公司又是A公司的老鄉,兩人關系好,D公司愿意替A公司償還債務,我想知道的是……”
兩只耳朵一下子聽到這里,明明那么簡單的題目,就跟課本上一樣,可偏偏她兩只耳朵就跟被池水高漲的洪水給淹了一樣,半天都反應不過來。
面試官手指不經意地敲了敲桌子,儼然問:“A公司在這條案例當中,它最后是賺錢還是虧錢?賺或虧,它最后僅剩的數額是多少?”
童彩靈腦子一片空白,半天都是漿糊,等了兩秒沒等到開口,他的聲音忽然又出場……
他將問題又重復了一遍,簡直就跟過山車一樣,只記得過山車的刺激感,不記得過山車到底是怎么轉圈圈的。
面試官等了她五秒,接著道:“第二道題,A公司跟B公司口頭借了50萬,B公司應該向A公司寫借條還是寫欠條?如果B公司沒來得及寫,A公司恰恰已經親筆擬了一張紙條,我想請問A公司擬的是借條還是欠條?”
童彩靈半晌都跟雕塑一樣一動不動,一個頭兩個大地飛轉,是借條還是欠條?誰借誰?誰欠誰?
她半天都反應不過來。
面試官好像已經猜到了她的狀況,直接略過第二道題,到第三道題。
“假設A公司是生產面料的,B公司向A公司購了5000份面料,單價20元,B公司付了全額,收到面料,結果檢查發現500份面料掉色有質量問題,如果你是談定合同的那個人,我想請問……”
“你會怎么解決客戶的問題,達到腰包里的數額利潤最大化?”
童彩靈:“……”
我根本還沒聽清問題,沒空思考,怎么知道???
面試官似是想到了什么,直接把簡歷往桌角上方移了移,“你連最起碼的會計職稱證都沒有,你覺得你有希望嗎?而且我們是大公司,像你這種才中專畢業一年經驗,根本達不到我們的面試要求。”
童彩靈這下聽得懂了,她根本連踏進這家公司的資格都沒有。
秒意的她快速抽走自己的簡歷二話不說紅著眼眶垂著腦袋匆匆奔向那不變的結局……
能進,也得出。
...
她低著頭,門一打開,就抬起腳往外走去,卻沒想到撞到了一堵硬邦邦的墻,她下意識抬起了頭,看向了墻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