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五十年:1895-1945:媾和·書憤·明恥
- 陳占彪
- 993字
- 2020-03-06 17:49:20
丘逢甲:臺事詩
離臺詩六首
其一
宰相有權(quán)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其二
虎韜豹略且收藏,休說承明執(zhí)戟郎。
至竟虬髯成底事?宮中一炬類咸陽。
其三
卷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偉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
其四
從此中原恐陸沉,東周積弱又于今。
入山冷眼觀時局,荊棘銅駝感慨深。
其五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氣消除道德編。
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再升天。
其六
亂世團圓骨肉難,弟兄離別正心酸。
奉親且作漁樵隱,到處名山可掛單。
送頌臣之臺灣二首
其六
親友如相問,吾廬榜“念臺”。
全輸非定局,已溺有燃灰。
棄地原非策,呼天倘見哀。
百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
其七
王氣中原在,英雄識所歸。
為言鄉(xiāng)父老,須記漢官儀。
故國空禾黍,殘山少蕨薇。
渡江論俊物,終屬舊烏衣。
重送頌臣
惻惻重惻惻,行人適異域。
華夷忽易地,何處為鄉(xiāng)國。
車馬多離聲,川原帶行色。
同來不同往,欲語涕沾臆。
論交本世好,古誼吾所式。
結(jié)發(fā)論文字,廿載忘形跡。
海氛忽東來,義憤不可抑。
出君篋中符,時艱共戮力。
書生忽戎裝,誓保臺南北。
當(dāng)時好意氣,滅虜期可刻!
何期漢公卿,師古多讓德。
忽行割地議,志士氣為塞。
刺血三上書,呼天不得直。
北垣遽中亂,滿地淆兵賊。
此間非死所,能不變計亟。
親在謀所安,況乃虜烽迫?
乾坤巳中變,萬怪競荒惑。
人情易翻復(fù),交舊成鬼蜮。
君亦挈家來,航海期不忒。
得君意中慰,歸粵途始即。
卜居家再遷,山中事稼穡。
與君此偕隱,山水況奇特。
君言:“暫歸視,尚有舊廬室。
來如潮有期,信在期不失。”
聞君言未畢,哀淚弗能拭。
翹首滄海東,蒼波渺無極。
昔時干凈土,卵育長鯨匿。
吾兄去秋往,三春阻消息。
因君速歸駕,異類安可昵?
愿君信如雁,勿竟誓成鲗。
歸途逼炎景,珍重慎眠食。
到時常寄書,千里若門閾。
書來君不來,累我長相憶。
形影為君單,語言為君默。
我欲從君往,天不假羽翼。
時因西風(fēng)夕,吹夢到君側(cè)。
送君詩盈幅,難展腸結(jié)。
詩成復(fù)自寫,不辨淚和墨。
愿君置懷袖,長鑒此悃愊。
春愁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往事
往事何堪說,征衫血淚斑。
龍歸天外雨,鰲沒海中山。
銀燭鏖詩罷,牙旗校獵還。
不知成異域,夜夜夢臺灣。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百年如未死,卷土定重來。丘逢甲像。

“倭人每見劉軍絕無動靜,三五成群,潛探要塞,輒被人劫殺如羊豖然,立時分食,或攜歸作羹,日必數(shù)起。”(《番食倭肉》,《點石齋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