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通縣。
溫馨雅活潑開朗的性格倒是十分惹人喜愛,這一路上她就像個一個開心果,不停的和華清真人說著通州的人文歷史,名人傳記,
可見溫馨雅的學識頗為淵博,這讓易云佩服不已,對這個姑娘產生了一絲好感。
大約行駛了兩個多小時,溫馨雅停下車,華清真人和易云也走下車來,
只見此處并非是云華山,而是巴蜀省的5A級景區真佛山,華清真人疑惑不解,連忙問到:
“小雅,我們要去的不是真佛山,是云華山...”
溫馨雅看出了華清真人的疑惑,笑著回答到:
“張爺爺,您有所不知,”
“云華山還在這真佛山景區后面,因為道路崎嶇,車沒辦法開進去,”
“需要我們步行過去哦,大概有十幾公里路吧,我以前來旅游的時候去過一次,您就放心吧~”
然后回頭對著易云嫣然一笑,繼續說到:
“易云哥哥,張爺爺,我們走吧,從這里過去呢...”
說完就走在了前面。
這時候華清真人好似想到什么,對著溫馨雅說到:
“小雅,這一路辛苦你了,要不你就送我們到這里吧...”
其實,溫馨雅老早就覺得很奇怪,一般人誰會去那個不出名的山上辦事?
好奇的種子在她心里生根發芽,她也想去一探究竟。
于是乎,就撒起來嬌,說:
“張爺爺,讓小雅陪你去吧,這片山脈那么大,您和易云哥哥可能找不到嘛~”
說完,還對易云眨了眨眼,
易云一臉無奈,只好對華清真人說到:“
師祖,相逢即是緣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何況她說的有道理,我們不熟悉山路,可能是找不到云華山的。”
華清真人想了想,嘆了一口氣,說到:
“既然這樣,那么,小雅,你要答應張爺爺的一件事!”
溫馨雅像是小雞吃米一樣,急忙點頭。
“不管等會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都不要說話,能答應張爺爺嗎?”
溫馨雅一聽,立馬高興跳起來,
“小雅一定只帶眼睛和耳朵,絕不帶嘴巴,”
“出發吧,耶~!”
…
大約一個小時之后。
易云一行三人,來到了一座大山腳下。
這座山沒有泰山的巍峨磅礴、絕頂凌云,
也沒有華山的陡峭險峻、鬼斧神工,
但是卻有一種別樣的韻味。
山花野草,漫山遍野,鳥語蟲鳴,花香撲鼻。
易云神情激動,轉過頭對華清真人說到:
“師祖,我感覺到了!”
“這是靈氣!”
“這座山,靈氣如湖泊之水般充裕!”
“仙山福地,果然是仙山福地!”
易云神色激動到滿臉通紅,身體如同饑餓了十天半個月一樣,盡情的吸收著靈氣道韻。
華清真人也是心情激蕩不已,求道數十載,一朝得真知,
老天師立馬對著云華山方向稽首行禮,大聲喊到:
“晚輩龍虎山張國清,求見云華真仙!”
然而,山還是山,并沒有任何回應。
華清真人有點躊躇,易云這時候站上前來,稽首行禮,運足靈氣,高聲說到:
“晚輩龍虎山易云,得真仙指點已經踏入超凡,應約赴云華山求見真仙,望真仙垂憐!”
聲音響徹山間,在山谷回蕩。
而一旁的溫馨雅則是一臉驚訝,心中泛起了嘀咕,
“原來,他們是來尋仙的,”
“這也太奇怪了,現在都是科技社會,哪來的神仙?”
“難不成,我生活了二十年的科技社會,其實是假的?哎呀,要死了~”
溫馨雅用手使勁捏了捏自己的臉蛋,還是那么疼,現在又不能問個究竟,急得她小臉通紅。
就在這時,一個空洞蒼老的聲音從山頂傳來,如雷霆震耳,
“易云?”
“你就是老師說的有緣人嗎?”
“請上山來吧!”
話音剛落,只見漫山遍野的鮮花都在爭先恐后的綻放,仿佛是在歡迎這位有緣人,
剎那間,花香撲鼻,讓三人頓時覺得神清氣爽!
易云見有高人回復,神情一振,三人走在這漫山花海之中,
山野之間,怪石嶙峋,層巒聳翠,參天大樹,郁郁蔥蔥,好一個仙山福地之盛景!
不同于易云和華清真人在欣賞仙山美景,溫馨雅則是目瞪口呆的跟著易云走著,
她現在腦海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是被古松的大嗓門給支配了,還是被顛覆自己三觀的世界風給嚇到了,
她這從開始到現在,還是一臉茫然的跟著。
…
三人從山腳走到山頂,足足花了一個小時,看著不高的山峰,卻是山路十八彎。
登上山頂,只見這里居然有一座陳舊道觀,
道觀外墻上,依稀可以看出拆拆補補的痕跡,
大殿門前的正中間,掛著一塊木質牌匾,上面的油漆已經掉光了,依稀可以看清模糊的字跡,赫然寫著“云華觀”!
云華觀殿門大開,正殿前面有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仿佛有一陣子沒人打理了,
空地上放著一張石桌,四個方向各自擺放著一個石凳。
易云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大聲說到:
“龍虎山易云,昔日得真仙點撥,食氣筑基,踏入超凡,然而前路渺茫,請真仙指點迷津!”
說罷,三跪九叩,行跪拜大禮!
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殿前傳了出來,
“你不必行此大禮!”
“老師早已離開多時,尚未歸來!”
華清真人三人,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不由得面露驚異,
但是對于易云,他倒是有所察覺,發現了一點端倪,只見他走到正殿外的懸崖邊上,說到:
“前輩,您可是晚輩面前這顆蒼松?”
“哈哈哈!真不愧是老師都夸贊之人,果然心思敏捷!”
“道友是如何發現我的?”
古松哈哈一笑,顯化出人形。
只見一個面容古樸、銀發白須的綠衣修士出現在殿前,
這位綠袍修士渾身上下,透漏出一股木靈之氣,身形也有幾分虛幻的感覺,
古松打量一番易云,見其靈光從天慧冒出,靈韻逼人,道像非凡,笑著說到:
“道友,古松有禮了...”
“愧不敢當,前輩稱我易云即可”
易云拱手一禮,說到:“敢問前輩可是云華真仙的高徒?”
“老師傳我修道之法,恩深似海,故古松以師禮敬之。”
一提到唐天緣,古松立刻流露出一股敬意,
他以其學生自居,其實和易云一樣,都是前路迷茫,想要得到仙人的點撥,
正所謂是,霧里看花水中月,撥開迷霧見真我!
“兩位請坐,易云道友,請坐~”
古松對華清真人和溫馨雅并不在意,
在他看來,華清真人和溫馨雅,身無靈光,不過是兩個凡人而已,百年之后,兩人不過是一捧塵土,沒什么值得在意的,
但是對于易云的態度可就不一樣了,
在他眼里,易云此子心思敏捷、靈光內斂,一看便是天之驕子,
其前途不可限量,最主要的是身上還透露出一種和他同源的親近感,
這才是他對易云如此友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