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Linux基本命令

在Linux中,命令通常由3部分組成:命令(command)、選項(options)、參數(arguments)

第一部分:命令,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的必須是命令,或是可執行程序的路徑,或是腳本的路徑、名字。

第二部分:選項,命令與選項之間必須用空格隔開,選項的作用是修改命令的執行方式及特性,選項可以同時使用多個,而且選項有長和短之分,有些選項是可帶有參數的。

短選項:通常用一個短線“-”和一個字母來引導,如果在命令中加入多個短選項,也可以用一個短線“-”把多個選項組合在一起引導,組合引導選項與選項之間不需要隔開,也可以每個短選項都單獨用一個短線“-”引導,但需要用空格隔開。

長選項:通常用兩個短線“--”和單詞格式的選項作為引導,長選項通常不能組合,必須分開引導。

第三部分:參數,是命令的作用對象,定義命令在什么地方生效,對于不同的命令而言,是否能接受參數、接受的參數個數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3.2.1 ls基本命令

作用:列出指定路徑或當前目錄下的子目錄和文件。

命令使用格式:ls目錄/文件,ls不加參數時,只列出當前目錄的子目錄和文件。

常用選項如下。

-h:做單位轉換。

-a:顯示目錄下包括隱藏文件在內的所有文件。

-l:以長格式查看文件。

-A:顯示目錄下包括隱藏文件在內的所有文件和目錄,但不顯示“.”和“..”。

-d:顯示目錄自身屬性。

-S:以文件的大小進行排序。

-i:顯示文件的索引號。

-r:逆序顯示文件,默認順序顯示文件。

-R:遞歸(recursive)顯示,此方式顯示比較消耗資源,比如一個目錄下有上百個目錄而每個目錄下都有上百層,上萬個文件,因為將要顯示的數據都是先調入內存中,此時用這種方式顯示,內存的大量緩存會用于顯示目錄。

ls命令后面不加任何選項。

(1)-l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如創建者、創建時間、文件的讀寫權限列表等,以長格式查看文件。

(2)文件屬性每段代表的含義,如圖3-3所示。

圖3-3 文件屬性分解圖

① 第一個字符文件類型包括以下幾種。

? d:目錄文件。

? l:鏈接文件。

? b:塊設備文件。

? c:字符設備文件。

? p:管道文件。

? -:普通文件。

② Linux系統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文件類型,詳解如表3-2所示。

表3-2 顏色代表文件類型詳解圖

(3)-a列出目錄下所有的文件,包括以“.“開頭的隱藏文件(Linux下隱藏文件是以“.”開頭的,表示當前目錄,如果存在兩個點“..”,則代表存在著父目錄)。

(4)-d查看目錄(不查看里面的內容,一般與-l參數同時使用,單獨使用-d參數意義不大)。

(5)-S以文件的大小進行排序。

3.2.2 命令別名的使用

命令別名即把一個命令名稱定義成另一個名稱,在使用時,可以使用命令本身,也可以使用命令的別名。

定義一個命令別名時,使用alias命令,命令可以帶選項和參數,如果命令、選項、參數之間有空格,則用單引號引起來。

定義命令別名是Shell的特性,只在當前終端生效,當用戶退出當前終端時,所定義的別名才會失效。就算同一個用戶再次打開一個Shell,其也不會生效,也就是說,在Shell中定義的命名別名僅在當前Shell生命周期中有效。別名的有效范圍為當前Shell進程,如果需要永久生效,則需要通過修改Bash相關的配置文件來實現。

當前用戶生效的命令別名,僅在當前用戶下使用,全局生效的命令別名則在系統中所有用戶下都可使用。

1.定義命令別名

命令是alias,作用是用于定義命令別名。

命令使用格式:alias自定義別名='系統已有命令',此方式為臨時定義命令別名。

在使用命令別名時,實際上是使用命令別名對應的命令,也就是說,在執行命令別名vimens33時,實際上系統是在執行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2.刪除命令別名

命令是unalias,作用是用于取消/刪除命令別名。

命令使用格式:unalias命令別名。

3.設置命令別名永久生效(分為兩種生效范圍)

(1)設置當前用戶命令別名永久生效(僅當前用戶使用有效)。

(2)設置全局使用命令別名永久生效(系統所有用戶使用有效)。

總結:命令別名的永久生效,分為全局定義和個人定義兩種修改配置文件的方式。

全局定義:修改/etc/bashrc,在文件中加入alias cls=clear即可。

個人定義:修改~/.bashrc,在文件中加入alias cls=clear即可,~表示當前用戶家目錄。

3.2.3 cd基本命令

作用:切換目錄(Change Directory)。

命令使用格式:cd [目錄]。

說明:直接輸入cd表示回到當前用戶家目錄。

例3.4:cd的使用示例。

3.2.4 history基本命令

作用:用于查看所執行過的命令和管理。

命令使用格式:history [選項]。

下面是4個快速查找Linux歷史命令的技巧。

(1)按鍵盤的↑↓鍵。

(2)Ctrl + R組合鍵,輸入某條命令的關鍵字,找出來對應的命令,按右光標鍵。

(3)“!數字”表示執行歷史命令中第N條命令。

(4)“!字符串”表示搜索歷史命令中最近一個以xxxx字符串開頭的命令,如!vim。

3.2.5 Linux中的快捷鍵

Linux中的快捷鍵有以下幾種(^表示Ctrl鍵)。

(1)^C:終止前臺正在運行的程序,如ping g.cn之后想停止運行程序,按Ctrl+C組合鍵即可。

(2)^D:退出,相當于exit。

(3)^L:清屏,與clear命令的功能一樣。

(4)^R:搜索歷史命令,可以根據關鍵詞進行搜索。

(5)Tab鍵:補全命令,只能補全命令和文件名。

(6)!$:引用上一個命令的最后一個參數,等價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紫金县| 甘肃省| 麦盖提县| 台东县| 潜山县| 利川市| 壤塘县| 祁东县| 广东省| 永泰县| 准格尔旗| 塘沽区| 泾源县| 礼泉县| 龙川县| 丹东市| 宁南县| 溆浦县| 营山县| 马鞍山市| 永寿县| 迭部县| 台州市| 陆川县| 延安市| 长乐市| 湖南省| 西乌珠穆沁旗| 崇文区| 周宁县| 星座| 大连市| 图们市| 潜山县| 蓬莱市| 射洪县| 永川市| 洛扎县| 丰台区|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