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刁刁 刁難的刁
- 你是沙兒我是雕
- 我是小黑龍
- 1131字
- 2020-04-22 00:29:10
刁刁不禁發出啞鈴般的笑聲,“別啊,我才是工具人,你不是啊。”
“有勁,這條廣告除了暴露出自身的有錢搞補貼,其他的我都看不出來。”布華大哥默默在群里給了一個贊。
這群孩子天天看的是什么啊?現在都流行跨學科研究多學科交叉了嗎?現在要研究從表面看本質了嗎?看自己客戶的本質還沒看夠嗎?還要看其他品牌的本質嗎?
“別啊,我只是昨晚看了個講解商家補貼的視頻,那個up主現在可火了,叫全魔仙人,他講什么火什么。”刁刁又笑了,熱衷于刷C站的她總能找到千奇百怪的視頻,增長奇奇怪怪的知識點。
話鋒一轉,刁刁的日常疑問又出現:
“布華大哥,做廣告,總跟我自己信奉的樸素消費觀相悖。”刁刁的日常疑問又出現。
廣告總是在宣揚消費主義,讓logo=社會標簽,商品=社會地位,買了商品=擁有怎樣的美好體驗。數不盡的比稿方案里,總是宣揚該品牌能像喬布斯的蘋果一樣,改變世界。
有的廣告,將要售賣的產品或服務廣而告之;
有的廣告,試圖講一個感動天感動地感動消費者的故事;
有的廣告,試圖建立品牌人設,輸出奇奇怪怪的價值觀;
有的廣告,是揚長避短,更是產品性能缺陷的遮羞布。
將低配產品包裝為”年輕人必備“、”青春版“,將商家產能不足、產品延遲下線包裝為“匠心制作”、“慢工出細活”,將夠不到的奢侈品門檻包裝為“輕奢”。
比如這個“領車,領500”廣告,也是清庫存的包裝說法。
簡直比高偉基天天摳方案錯別字,然后說自己是整個項目組最辛苦的人一樣虛偽。
天天說自己最晚下班就是最辛苦的嗎?工作效率、工作安排、工作思維模式不考慮改進一下?
”辛苦“這個父輩流傳下來充滿生活重擔意味和艱苦奮斗精神的詞匯,也變成了”不務正業“、”能力不足“、”效率過低“的包裝美化了。
刁刁的樸素消費觀認為商品就是商品,具備使用功能,滿足個人審美、喜好和欲望,在預算內,就可以了。
例如說,一個上十萬星幣的包,就包本身,她是不會買的。但如果是有目的性進入某個圈子以完成任務、拿下訂單什么的,作為一種高級裝逼融入圈子工具,她是可以接受的,哈哈,舉個例子而已。
“廣告是為品牌做的,消費主義是社會的看法,我們工作是為客戶品牌服務,與社會看法產生矛盾不可避免,與個人消費觀產生沖突也無可避免。立場不同,自然看法不同。”
布華大哥這樣解釋道。
果然寫ppt寫多了,連微信聊天都這么書面化,官方、客套而不失禮貌,句式都是詳密的邏輯推導,和一個清晰的觀點。
但用“立場不同”這個理由來解釋,但又好像沒解釋,點不透,意猶未盡。
也許這就是刁刁困惑的地方,工作輸出的價值觀和自我價值觀的矛盾,貌似不可調解。
猶如戲劇里的變態心理醫生,邊救人,邊殺人。
戲文里的驅鬼師,邊放鬼,邊抓鬼。
他們各有所圖,所有的矛盾甚至是精心設計好的全套,看似矛盾實則順理成章。
但刁刁圖什么呢?她好像只有矛盾的自我拉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