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理紛爭
- 氟西汀的自我救贖
- 吳寅子
- 2098字
- 2020-03-22 19:20:22
收假后的第一周我們迎來了月考,整場考試都在略帶緊張的情緒中進行,這是我第一次明顯感受到來自學習的壓力,即便中考也沒給我?guī)磉@般情緒上的波動,那是在持續(xù)亢奮中的超常發(fā)揮。
考試結果公布后,我迫切地拉著佩佩去看成績單,還好第五,懸著的心終是沉了下去,順著成績單一直往下看,最后三個名字里才找到尹汀。回到教室他反倒像個沒事人一樣繼續(xù)睡覺,我輕輕把他拍醒,他睡眼朦朧的看著我說:“怎么了嗎?”
“成績出來了,不去看看嗎?”我是擔心的,看到他這副樣子有些氣憤又有些無奈。
“反正也是倒數(shù)。”見我沒說話,他微笑著無所謂的說,”放心吧,我以后學音樂,對文化分要求不高的。”
即使事情在他預料之中但這毫不留情的昭示還是觸動了他那顆滿目瘡痍的心臟。就像運動員登上獎臺那刻的興奮是勝券在握的比賽過程中無法體會的,那么悲傷就更是無法比擬了,誰叫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放大傷痛。
他開始會向我借筆記、問問題,并欣然接受了我對他學習上的督促,至于下自習睡覺、上課打瞌睡的毛病效果甚微,唯獨體育課他像重獲新生般的在籃球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
體育課后,我和佩佩在自動販賣機前遇到了羅伊,她順道問:“甫竹,你平常都給尹汀買什么水呀!”
“怎么突然關心起這個?”
“她天天和高陽在后面打乒乓球,你還沒看出來。”
“其實也沒什么啦,他每天早上幫我?guī)Ф節(jié){,我怎么好意思白喝人家的嘛!”轉而帶著戲謔的腔調向佩佩說,“你以為個個都像你,千年鐵樹不開花。”
佩佩身邊一直不乏追求者,只是沒有一個能真正俘獲她芳心的人。
“體育課后補點鹽水可能會好一點。”我笑著正經(jīng)的說。
自此我才留意到她和高陽之間的某種貓膩,下課就擠兌一塊兒,似一對歡喜冤家。高陽有事沒事就教她做題,逼她背單詞,教室硬生生成了他倆的約會佳所。
冬天一步一步逼近,天氣漸寒,我的水杯時常備有尹汀兌好的熱水,而他的抽屜里隨時可見我的零食。說是我長胖了,要幫我掌管體重,可零食卻越吃越多。
課間,班主任拿著一沓單子走進來說:“下學期就分文理了,咋們班是預設理科班,申請書我就不每人都發(fā)了,想轉文的自己上來領。”
陸陸續(xù)續(xù)有同學上去,尹汀也走了上去,我頭腦發(fā)熱,竟跟了上去。
班主任疑惑看著我:“甫竹,你這數(shù)學學的不挺好的,怎么也想學文。”
“我還不確定呢,先拿一張。”我不太自信的尬笑。
“這周周末回家都和家長好好商量,決定要轉的,下周一把申請書交來。”
我開始心神不定,想知道尹汀的想法,又不知道怎么開口,他此刻大概和我有同樣的想法,我們就這樣默契的持續(xù)著尷尬。
晚上回到宿舍,羅伊一來我就上前問:“你和高陽談過分文理的事嗎?”
“這有什么好談的,他學理我就學理,他轉文我就跟著轉文。就我這成績,學什么都一樣,還不如和我家高陽一起呢!那你和尹汀呢?”
“他應該要學文,但我想學醫(yī)的話肯定要學理。”我泄氣的說。
“沒事啦!”一邊拍著我的肩,“反正也只隔著一堵墻,說不定文科也有對應的醫(yī)學專業(yè)呢!”
回到家我立刻上網(wǎng)查文科能學的醫(yī)學專業(yè),“中醫(yī)學”,這讓我喜出望外。媽媽回家后,我組織了下語言,清了兩聲嗓子:“媽,我想學文。”
“咋了,理科學的不挺好嗎?”
“理科太難了。”
“不學醫(yī)啦?”
“我查過了,文科可以學中醫(yī)學。”
“等你爸回來你和他說吧!”
我爸只是中學文憑,他知道我想轉文后找人咨詢了一天,回家說:“你要真想學醫(yī),你就好好學理科,文科是能學中醫(yī),就整個中醫(yī)招收比例來看,還是理科偏多,況且中醫(yī)年輕時候也不好混,更何況你個文科的。要是學理科,那么多醫(yī)學專業(yè),選擇權也多一點,不然你到時候就只能學護理了!反正你想學什么我們也不干涉,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做決定。”
有時候越逼著自己做決定就越容易陷進死胡同,不到黃河心不死,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向衛(wèi)子希咨詢。
“小姑娘學文挺好的,以后能當個律師、老師類的。”
“如果當醫(yī)生呢!”
“那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學醫(yī)終生都在和數(shù)理化打交道。”
“那不還有中醫(yī)嘛。”
“本科以上醫(yī)學院招收的理科生較多,文科生較少,尤其像主干專業(yè),拿臨床醫(yī)學類專業(yè)來說,通常都要求理科生。”
“我理科其實也不差。”
“那就學理唄,文科可沒想象的簡單,就高考招生來說占不到一點好處。”
“我最好的朋友學文了,所以……”
“你腦子里是漿糊嗎!不管你什么朋友,難不成大學還能保證去一處。”
對啊,怎么就被繞進這死胡同里了呢?他最后不還是要去藝術學校。
“感謝衛(wèi)大警官指點。”
“那么見外干嘛!人一生要做無數(shù)個決定,每個決定背后都是一條未知的道路,不要因為分岔路口的野花過于艷麗就忘記前方的燈塔。”
開學老師收申請書時尹汀遲遲沒有上去,他不會改變注意了吧!可他理科沒一科拿得出手的。
“還有沒有要交的,后面還要交的今天之內送我辦公室,對了,尹汀,跟我來趟辦公室。”
我有些為他擔心,怕他真的學理,兩眼巴巴盯著門口,快上課了他才進來,摸了兩下我的頭說:“沒事,就我爸今早來幫我交文科申請書。”
其實他知道我擔心的不是他進辦公室這件事。
“你是不是又和你爸吵架了?”
“文科那錄取分太高了,理科不還有你嘛!”
“反正就一堵墻啦!”
我們之所以會糾結只不過是不愿面對決定背后失去的另一種結果,但也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痛苦的,比如你在商場里為已經(jīng)糾結過的衣服買單后,下一秒就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