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三大家族

(作者的話:以下連續幾章,思慮很久要不要這樣寫,但為了讓方展狀元之才的身份豐滿起來,猶豫再三,還是堅持這樣寫了。作者是新人,不是很懂,可能這樣寫下來于網文來說并不適合,但還是頂著頭皮硬上了。可能有些枯燥乏味,已經看到這里的讀者朋友們,還請不要離開,僅此幾章而已。這幾章過去,方展的身世之謎和他的修武之路將會展開。另外,多謝能夠看到這里的朋友們,有你們在,我才動力滿滿。如果覺得還可以,請投上您寶貴的一票,于我,真的很寶貴!以下幾章連傳,如果實在覺得乏味,請匆匆一覽或直接跳到二十九章黃盛香即可。不會影響后面的閱讀。此書真正的開始,也是在過了這幾章后。謝謝大家的支持!)

……

林家、周家、馬家一直是古井鎮的三大家族。

三家論及財力和聲望,互相伯仲,難分高下。

值得傳頌的是,三家比鄰而居,相互之間極為交好。

就連祖上墓園都是連在一起,墓園立起一尊石碑,名為三丈碑。

碑文記錄了三大家族為鎮子建立的種種功勛。

問題便出自這三丈碑。

上個月三大家族不約而同的收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拜帖。

并且拜訪同是今天。

隨拜帖同來的還有同一本書籍,《三丈碑》。乃是嶺西才子吳縱玉所著。

林書山收到第一封拜帖,翻閱之下,只驚得一身冷汗。

書上面對林家、周家、馬家極盡溢美之詞。

問題是,大都言過其實,并且添油加醋。

甚至還有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也被加在書上。

林書山驚懼之下,遂與周顯、馬家家主馬文公聚在一起相商。

三人談及此事,都不免費解。幾番思量,覺得此事大有蹊蹺,來訪者似乎不懷善意,倒有興師問罪的意味。

三人最終決定,在市面上收買所有書籍,加以銷毀。

但畢竟流傳太廣,所能收回的不過十之六七。

再各自動用自己的人脈,找來一些能言善辯且頗具學問的名宿前來助陣。

方展先前見到的那些老學究,原本都是周顯邀來已備今日之約。

奈何被周繼元誤以為又是給他找來的先生,被周繼元一番逼問,一眾老學究紛紛敗下陣來。

周顯也是抱著試試兒子,同時也試試這些所謂的老學究的本事,沒有阻攔。

哪曾想會是這樣的結果。

見到那些老學究個個氣得吹胡子瞪眼,便沒有說出下面的話。

此時,在林府的宅院當中,擺好了桌椅,東西各分一排,靠北位置石階上,是林書山、周顯、馬文公三人。

左首都是今日來訪的賓客,右首則是林書山和馬文公邀來的助陣賓客。

方展、李玄衣、尚可三人受林書山邀請,便坐在林書山三人的旁邊。

毛團兒林眸清、傲嬌少年周繼元,還有一個馬家的小少爺馬果兒各自挨在自己母親的旁邊,站在檐下,同時注視著場中正在說話的一人。

場中人手里正拿著那本《三丈碑》。

他翻到其中一頁,說道:“梧桐學院趙彥博,有一點不明。這書里面提到一句,“林、周、馬三大家族藏書三萬卷,即令梧桐學院的天書閣也難望其項背。”天書閣目前藏書兩萬七千三百二十九卷,便請三位家主不吝把藏書給趙某一觀,真若是能超出天書閣,趙某也好回去交差。”

林書山三人相互看了看,林書山道:“趙兄說笑了,我三家是有些藏書,但就連我們自己,也未曾嚴格統計過到底有多少卷,現在如果把這些書做個統計的話,時間上不允許。林某三人剛才再三解釋過,《三丈碑》并非我們三家授意,這書與我們真的無關!”

趙彥博道:“林老爺不必過謙,整理書籍卻是費時費力,所以趙某才第一個站出來,等后面這些訪客逐一解決了來此的目的,你的書籍也整理的差不多了。”

林書山搖了搖頭,道:“我們不會整理,若是因此開罪了梧桐學院,我三人在此認輸,趙兄回去如實回稟便是。就說梧桐學院的地位,無可撼動。這樣可好?”

趙彥博正色道:“吳縱玉是什么人,所著書籍豈同兒戲。即便他吳縱玉言過其實,趙某也想知道到底差距多少,便請三位家主成全。”

林書山看了看周顯,又看了看馬文公,三人都無奈搖了搖頭。

便吩咐下去,令府上所有人全都參與其中,把三家的書籍統一搬到林府宅院里面,著人專門拿筆一一記錄。

此事頗費時間,場中眾人不再理睬。

趙彥博拱手說道:“趙某便在此等候。”

這時一人來到場中,翻開手里的《三丈碑》。

說道:“《三丈碑》第二十九頁所提“林家修橋三十七座。周家修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馬家疏通河道一千八百余里。此等功勛,即令遠在東北邊陲的瀚海王,也當拱禮交贊。”

說到這里,他把書一合,說道:“林老爺、周老爺、馬老爺,湖州戴尊禮想問一句,瀚海王征戰四方,輔佐先皇打下這不世江山,也是你區區三家富商可比的么?”

林書山,周顯、馬文公三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

右首陣列中,一人猛然站起。

怒氣沖沖的說道:“不才蔣世旭身居江臺州,對林周馬三家多年來所作所為深表欽佩,書中所提,有何不妥?難道瀚海王不入俗塵,對修橋鋪路通河道難以入眼不成?”

左首陣列中又有一人站起說道:“區區商賈,并論于開疆擴土的一代戎馬藩王,可笑之極!”

右首站起一人,朗聲道:“此書乃是吳縱玉所著,各位也該問問這嶺西才子才對。”

片刻后,左首有人站起說道:“鄙人安子游,書中第三十八頁所提,“高唐國護國神柱九千八百根,三丈碑僅只一碑。一者護國,一者護鎮,其功有大小,其意無高低”。安子游素來居于幻海之濱,家邊就有一根護國神柱參天拔起。近十幾年來,每每看到,心生崇敬。此《三丈碑》怎敢與護國神柱相提并論。”

安子游一番話說完,沒有一人回復。

只因這護國神柱在高唐國上下都無人敢詆毀。

在高唐國百姓心里面,護國神柱便是真神一樣的存在。

高唐國正史載:

“武凌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子時三刻,瓊華州境內,天降無數道天火,而后地有強震。

地有近五尺寬裂縫,綿延三千余里。

隔日裂縫漸寬,增尺半。

再隔日,增二尺余。

三日,又增半尺!而后停止繼續增寬。

武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再次發生強震,裂縫復又增寬二尺。

武凌十五年,三月十四日,三次發生強震,裂縫又寬一尺。

武凌十六年,國主武凌皇帝飛龍入夢,按夢中所示,結盟幻海王朝,以九千八百根通天鐵柱深埋地下一千五百余尺,鐵柱直徑長七尺七寸,上以巨鏈連接一起,試圖牢牢固住裂縫不再增裂。

武凌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最后一根巨型通天鐵柱在高唐南境,幻海之濱,經兩國協作,浩然立起。

同日,海中出現巨大漩渦,幻海王朝三十萬將士連同國君在內,卷入漩渦中,無一生還!

自此,高唐國每年三月十四日,舉全國之力,各地百姓擇近對九千八百根通天鐵柱行跪拜禮,以緬懷盟國幻海王朝三十萬將士和幻海國君的英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安吉县| 开阳县| 凉山| 富民县| 万年县| 吉隆县| 侯马市| 新巴尔虎右旗| 泽州县| 许昌县| 都江堰市| 屯昌县| 兴海县| 奈曼旗| 滨海县| 克东县| 历史| 定结县| 南乐县| 南漳县| 瑞金市| 锡林浩特市| 武汉市| 志丹县| 渝中区| 子长县| 咸宁市| 洪洞县| 盐源县| 土默特左旗| 虹口区| 门头沟区| 东乌珠穆沁旗| 吴旗县| 黎城县| 富宁县| 竹溪县| 米林县| 胶州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