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漢代文學思想史
  • 許結
  • 1774字
  • 2020-02-26 18:23:28

四 進取與幽怨的雙重心態

漢初文學沒有獨立的地位,間或有帝王詔賢良文學之舉,其“文學”亦泛指經世之學,故辭章之士多以經世之學為尚,他們的文章才華皆托附帝國的政治與命運。注2緣此,漢初文人始終存在著進取與幽怨的心態矛盾:因其進取,表現出一種激切的悲壯之情;因其幽怨,又表現出一種感傷的凄惻之情。

注2:朱熹《楚辭集注》盛贊賈誼文詞“于西京為最高”,其《惜誓》“瑰異奇偉”,《鳥》《吊屈》“尤精”。然總論其人,則云:“有經世之才,文章蓋其余事耳。”

漢初黃老“無為”政治“持以道德,輔以仁義”,提倡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親族血緣的倫理道德觀念,同時減免賦稅,發展生產,休生養息,取得了社會穩定、經濟恢復、民心夷和的成效。對此,漢初文章之士是從接受和倡導兩方面對待黃老之學,并為社會政治服務的。他們謳歌社會安定,期待經濟繁榮,將希望寄托在一種偏于理想的盛世圖景之中。但是,當這種盛世圖景遭到人為的毀壞和現實的嘲弄,他們又出于歷史的負重感和現實的責任感,轉謳歌為批判,表現出剛正不阿的直諫精神。這種由進取心態而產生的補袞《詩經·烝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毛傳》:“有袞冕者,君之上服也。仲山甫補之、善補過也。”“補袞”即取此意。意識,在漢初作家筆下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通過對秦王朝暴政的抨擊,由歷史反諷現實,陳詞激切,宏肆動人。賈山所謂“昔者秦政力并萬國,富有天下,破六國以為郡縣,筑長城以為關塞……然而兵破于陳涉,地奪于劉氏者,何也?秦王貪狼暴虐,殘賊天下,窮困萬民,以適其欲也”(《至言》)。是假秦論漢,突出“暴虐”二字,寓示教訓。同樣,賈誼斥秦政之“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亦針對現實,旨歸仁義,表現其直諫精神。其二,通過對帝王奢侈行為的針砭直諫,以顯示其質樸為美的思想。陸賈以為“圣人貴寬而世人賤眾,五谷養性而棄之于地,珠玉無用而寶之于身。故舜棄黃金于嶄巖之山,禹捐珠玉于五湖之淵,將以杜淫邪之欲,絕琦瑋之情”(《新語·術事》);劉安所謂“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亂情,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為而成”(《淮南子·原道訓》),皆以反奢歸樸為美。其三,通過對上古盛世與先賢圣哲的企仰,喻指現實。這在賈山《至言》有關“古之賢君”的一段論述,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有關“昔者黃帝治天下而力牧”的一段構想中十分明顯。在這里,企仰之心并不僅是一種理想的回歸和自我的隱遁,而是以進取心態對現實的一種隱諫。

如果說漢初作家對社會政治的頌揚與補袞(直諫)是出于進取心態的兩個方面,那么,幽怨心態的產生又緣于補袞意識的消退與轉化。換言之,正是進取心態支配下行為的受挫與蹈虛,才轉向發抒自我情感的痛苦消釋:幽怨感傷。再以賈誼為例。他以“不遇”垂名,后世對其原因雖有多種解釋,《漢書·賈誼傳贊》引劉向說賈誼“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此“庸臣所害”不遇說;《漢書》本傳班固贊云“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誼亦天年早終,雖不及公卿,未為不遇也”,此“早終”非不遇說;李贄《藏書·德業儒臣后論》云:“漢文,無為之圣人也;……然則賈生雖一痛哭二流涕六太息,何益乎?”此漢文無為賈生有為而不遇說。然其文章之幽怨情懷,卻正由其少年進取而來,不遇只是進取與幽怨的中介。因其不遇的身世,賈誼才有“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因以自喻”(《漢書》本傳)之舉;因其不遇壓抑著進取心,賈誼才有《吊屈原賦》中“嗚呼哀哉,逢時不祥”,“賢圣逆曳”,“方正倒植”的悲世之憤;因其不遇帶來的心理轉換,賈誼才有如《鳥賦》中那般的遭讒離尤,傷情幽怨,如《惜誓》中那般的超舉游仙,淡然自樂。而從賈誼的不遇透視漢初文士的幽怨心態,又可概括為三方面:一是士子不遇的悲哀。這種悲哀雖是我國文學思想中一永恒主題,甚至處于漢代政治、文化盛期的文士亦難免此憂,但在漢初社會有為與無為之矛盾中,這種悲哀情感在文學中表現得尤為凄切。二是生命無常的悲哀。這同樣是我國文人共有的一種情感,然其在漢初的出現,又具特定時代意義,這便是黃老之學的自然觀通過社會貧乏、人生坎坷的折變在文士心間的投影。嚴忌《哀時命》之返真求靜,賈誼《鳥賦》之旨歸老莊,比較集中地揭示了這一點。三是離群異俗的思想。《隋書·經籍志》載:“漢時,曹參始薦蓋公能言黃老,文帝宗之,自是相傳,道家眾矣。下士為之,不推其本,茍以異俗為高,狂狷為尚,迂誕譎怪而失其真。”此從現象上闡述了時風“異俗”與漢初黃老的關系。然其表現于文學思想,又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漢初文學依附政治,故文士對黃老多求治國之“本”,而與民間“下士”黃老道家之風不同,此亦其異俗高蹈意識不強烈之因;其二,在文士社會政治責任感受挫后,必然引起他們對黃老之“本”之“真”有所懷疑,因此在不遇的逆境中自然產生“異俗”情懷,由幽怨心態引發出高蹈之思,這又與“下士”黃老道家思想吻合,此亦漢代隱逸文學出現之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英山县| 阳朔县| 昌宁县| 濉溪县| 翼城县| 湘西| 涟源市| 齐河县| 永济市| 丹棱县| 郸城县| 剑阁县| 乾安县| 砚山县| 新绛县| 南安市| 衡南县| 罗平县| 昂仁县| 海晏县| 昌图县| 新郑市| 延吉市| 靖宇县| 安福县| 黄石市| 固始县| 隆尧县| 黑山县| 翼城县| 时尚| 门源| 思南县| 福鼎市| 乐清市| 五原县| 靖江市| 宣威市| 盐城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