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問答及案例解讀
- 全國普法辦
- 848字
- 2020-02-19 18:44:51
12 對拒絕或者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病人、疑似病人應如何處理?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延伸解讀 傳染病密切接觸者不配合隔離觀察措施后被強制執行
2020年1月24日,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無錫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經流行病學調查,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追蹤到某小區市民張某為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之一,需接受醫學觀察。張某所在轄區街道、社區及派出所收到信息后,多次聯系張某進行居家隔離,但張某拒不配合。25日上午,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公安部門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取果斷措施,對密切接觸者張某強制執行定點隔離,進行醫學觀察。
案例中,張某的行為違反了《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被相關部門依法實施強制隔離。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發現的病原,傳播力和毒力都較強,而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傳染病,出于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考慮,相關部門對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均應配合醫療機構進行隔離觀察或治療,若拒不配合造成嚴重后果的,甚至會構成刑事責任。
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并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并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刑法》第三百三十條規定,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