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華易逝,紅顏易老。
太平公主感嘆了一番剎那芳華,思緒也陷入了往事的回憶之中。
麟德元年(公元665年),上官儀因為支持高宗李治準備廢掉武后的決定,被高宗李治甩鍋出賣,武后聯合其他重臣誣陷上官儀謀反,高宗李治無力挽救,最終上官儀被下獄處死。
家族抄家治罪之下,還在襁褓里的上官婉兒隨著其母鄭氏被發配掖庭。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武后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較。
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
武后看后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后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后歡心。
上官婉兒正是因為“黥面”之故,在刺青之處重新紋上了落梅妝。
由此,宮內開始流行落梅妝。
這也是梅花衛的由來,每一位梅花衛的身上都紋有梅花妝的標志,只是有的在明處,有的在暗處。
當時,弱冠之年的上官婉兒正得圣眷,雖是女官,卻幫助武后處理著許多重大的政務,就連當朝的宰相都要考慮她的意見和立場。
雖說伴君如伴虎,但上官婉兒并沒有退路,她是掖庭出身,無法如其他官員一樣退休隱退,只能隨時陪伴在武后的身邊,而且正值她品嘗了權力的滋味之后雄心勃勃的時期。
二十歲的上官婉兒已經歷經了武后排擠掉高宗李治獨掌大權、擁立皇太子李顯繼位、廢黜皇帝李顯為廬陵王、擁立相王李旦繼位等大事件,在這些政變的過程里,她看到了百官百態,也品味出了權力的重要。
只是由于年輕氣盛,或許也是武后故意為之,讓上官婉兒成為她手里的槍,常與宰相們因為朝務之事發生爭辯甚至是沖突。
例如說,宰相裴炎本就不同意武后臨朝稱制,而是希望皇帝李顯親政,如今又有了一位女舍人的巾幗宰相來制約著群相,裴炎更是不喜。
再如說,宰相魏玄同,與裴炎是至交好友,正是因為兩個人政見相同才能情義匪淺,不然的話,兩個人也會因為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
兩個人對女人掌權執政有著自己的偏執,對李唐的忠心也是相同的偏執,生為大唐人,死為大唐精魄。
守真聽到這里,訝道:“這算不算是宰相們擋了上官婉兒的路?”
“如果上官婉兒年紀再長一些,或許不會將權力看得這么重。那個時候,她才二十歲,正是春風得意的年紀,還不懂得隱忍和退讓。還記得徐敬業在揚州起兵的時候,上官婉兒收買了一個名為薛仲璋的監察御史。”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徐敬業被貶,途經揚州(今江蘇),遇到同樣遭貶的事中唐之奇、長安主簿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盩厔令李敬猷(徐敬業的弟弟),盩厔尉魏思溫等人。
幾個人準備匡復李唐,在揚州起兵。
為此,魏思溫聯絡監察御史薛仲璋,讓他一同起事。
監察御史薛仲璋心領神會,上書請求出使揚州。
皇帝李旦被幽禁皇宮內,武后臨朝稱制,令御史到各地監察官員的風紀,一求準奏。
監察御史薛仲璋到了揚州之后,徐敬業指使韋超告揚州長史陳敬之謀反,監察御史薛仲璋乘機捕殺之。
徐敬業堂而皇之騎馬進入揚州官衙,直言自己是揚州的新任長官到任。并且,有了監察御史薛仲璋確認他的身份,其他官員沒有太多懷疑。
新官上任之后,徐敬業謊稱自己奉密詔討伐南方的反叛勢力,從監獄里放出囚犯,又打開倉庫,給囚犯和官衙里干活的工匠們分發武器,組織起幾百個人來,占領了揚州城。
占領揚州之后,徐敬業打出匡扶廬陵王李顯的旗號,發動揚州之變。
他準備出兵去房州迎接被幽禁的李顯。
但是,監察御史薛仲璋認為金陵有王氣,而且有大江天險,勸徐敬業南下攻取常(今江蘇)、潤(今江蘇鎮江)州,定霸王之業,然后北圖中原,“進無不利,退有所歸”。
徐敬業聽從了這個建議,揮師南下攻取潤州。
正是這個決定,讓全國準備一起勤王清君側的人士看透了徐敬業的野心。
如果徐敬業去房州迎接李顯,將會有大批的李唐忠義之士一起起兵,朝廷上下的軍隊也不會聽從武后的調令,反而一起幫助李顯奪回政權。
但是,徐敬業轉道去了金陵,意味著徐敬業自己想謀反做皇帝,許多忠義之士和蠢蠢欲動的軍隊全都偃旗息鼓,沒有加入到造反之中。
徐敬業失去了人心,僅僅過一個月,徐敬業就被朝廷的平叛大軍所敗。
當徐敬業等人被王那相殺死之后,詭異的是,監察御史薛仲璋下落不明。
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對于武后而言,不管是勤王清君側,還是造反,都是謀逆之罪。
重要的是,這位監察御史薛仲璋竟然是宰相裴炎的女婿。
正是這條最重要的信息,讓武后認為宰相裴炎和謀逆賊首徐敬業乃是一黨,兩個人相互聯絡,里應外合,準備推翻武后的政權。
守真聽到這句話后,內心大動,雙眼不由地一閃,腦海里馬上搜索這個監察御史薛仲璋的信息,但怎么也想不出相關的信息。
自從祖父被武后賜死,他從小生長在掖庭,根本沒有這個人的信息,如果不是太平公主說起此事,他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一位姑父。
但是,他對這位“姑父”從頭到腳都充滿了質疑。
按照太平公主的講述,薛仲璋應該是被上官婉兒收買。
詭異!
宰相裴炎的女婿被政敵收買。
遺憾的是,宰相裴炎竟然到死都不知道上官婉兒將他列入到政敵的名單里,到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死于何人之手,只以為自己惹怒了武后被賜死。
守真非常有必要去搜集這個監察御史薛仲璋的下落和信息。
監察御史薛仲璋到底在這個血案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守真只能從太平公主的講述里推測出,宰相裴炎的死并非那么簡單,或許幕后黑手就是上官婉兒,而武后只不過是上官婉兒借刀殺人的那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