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決斗。
決斗,咱們都不稀罕,外國人就好干這個。這是個消滅情敵的好辦法。我們一般不干這傻事兒。我們的策略是,“兵貴陰不貴陽”,有了想法,是不會輕易說出來的。對不對?
好啦,我們看看莫泊桑這篇短篇小說《一場決斗》吧。
主角是誰和誰?為什么決斗?有沒有發生什么意外?估計有的,“無巧不成書”嘛!
好吧,看看吧。
人物:杜步伊先生,德國人,英國人。
句子:
戰爭算是結束了,可德軍暫時還駐扎在法國,全國人民張皇得如同一個打敗了的角力者壓在得勝者的膝蓋下面一樣。
……
巴黎被圍的整個時期杜步伊先生一直在城里的國民防護隊工作,現在他搭乘列車前往瑞士尋找他的妻子和女兒了,在敵人還沒有入侵以前,為謹慎起見,她們母女倆早被安排到了國外。
……
這會兒他又生氣又害怕地看著這些留著胡子、帶著兵器把法國當老家住著不走的人們,接著,他心里泛起一陣衰弱無力的愛國熱情,與此同時,他也感受到了那種迫切的需要,那種明哲保身的本能。
……
猛然,列車在一個小城市的車站上剎車了,一個普魯士軍官,在佩刀和客車的兩級踏腳板相觸的巨大響聲里,從車廂的門口上走來了。他的高大的身材被緊緊裹在軍服里,那胡子幾乎翹到了眼角。下頦的長髯紅得像是著了火;上唇的長髭須的顏色略微淡些,分別斜著向臉兒的兩邊翹起,臉兒好似被分成了兩截。
……
“在那個小鎮里,我殺死了12個法國兵。俘虜了200多個。”
英國人顯得很有興致,立馬就問:“噢!它叫什么名字,那個小鎮?”
普魯士軍官答道:“法爾司堡。”
后來,他又說:“那些法國小子,我狠狠地揪他們的耳朵。”
……
德國人接著說:“等會車子停了的時候,請您幫我買點來。”
他重新又笑了起來。
“我一定給您酬勞。”
……
德國人坐在法國人的對面,始終帶著笑容:“您剛才不愿意幫我跑腿?”
……
軍官說:“那么,把您的胡子裝進我的煙斗吧。”
于是,他的手伸向杜步伊先生的臉邊。
……
兩個英國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已然起身走到跟前來了。他們同樣挺直腰板站著,顯然是想從這兩人的打架中獲得快樂和驚喜,似乎這是一場賭局,各押一人,此時他們滿心等待誰先跪地求饒。
……
驚惶和疼痛使得那個普魯士人一直摸不著頭腦,他并沒有向杜步伊先生撲過來,在他緩過氣來后才說:“假如您不肯用左輪手槍來同我決斗,我就要宰了您!”
杜步伊先生回答:“只要您愿意,我完全同意。”
……
兩個英國人不停地掏出表來看,他們加快了腳步,匆匆地準備一切,生怕誤了列車時刻,錯過了原車。杜步伊先生不曾用過手槍,卻被公證人牽到一個和對手相距20步的地點上。有人問他:“您準備好了嗎?”
……
杜步伊先生不等瞄準,信手放了一槍,后來莫名其妙地瞧見那個站在他對面的普魯士人搖晃著身子,伸起了兩只胳膊,直挺挺地撲倒在地上。
……
然后,他們依次莊重地向杜步伊先生伸出右手,握手之后掉轉身軀,依然一個挨一個地坐在他們的座位上。[結束]
小結:
德國人惹了眾怒,卻渾然不知,要求法國人跟他決斗,請兩位通行的英國人作公證人。法國人信手開槍,德國人應聲倒地,法國人決斗勝出,和那兩個英國人一道,肩并著肩,回到了火車上,走了。啟示:多行不義必自斃!善惡到頭終有報!勝利永遠屬于熱愛和平的、勇敢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