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出版的傅惜華所編《子弟書總目》,從公藏和私藏兩方面收錄了“子弟書”目錄凡四百余種,計一千數百部之多。每書注明來源。有趣的是,從這些注里,我們知道,子弟書這種北方民間曲藝形式,在封建社會里雖長期被視為“不登大雅”之作,卻受到不少文人學士的珍愛。
比如在子弟書收藏名家中,就屢見梅蘭芳、程硯秋。這兩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對子弟書由喜愛到刻意搜求,說明為了攀登藝術高峰,他們是很善于多方面吸...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五十年代初出版的傅惜華所編《子弟書總目》,從公藏和私藏兩方面收錄了“子弟書”目錄凡四百余種,計一千數百部之多。每書注明來源。有趣的是,從這些注里,我們知道,子弟書這種北方民間曲藝形式,在封建社會里雖長期被視為“不登大雅”之作,卻受到不少文人學士的珍愛。
比如在子弟書收藏名家中,就屢見梅蘭芳、程硯秋。這兩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對子弟書由喜愛到刻意搜求,說明為了攀登藝術高峰,他們是很善于多方面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