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環保風暴肆虐神州大地,波及絕大多數勞動力密集性行業。怨聲四起,可上不達聽,或是聽而不問。究其原因,竊以為是環保背后所蘊藏著深厚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布局。環保嚴厲的督查讓大部分企業停產停業,甚至關門,同時也迫使大企業注入創新投資,或轉型或升級。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部分企業關停,低成本低價格的無序競爭將得到遏制。產品價格將會大幅上漲,存活下來的企業,其利潤空間將會持續增長。企業有錢了,自然能活的滋潤。但這只是那些眼光長遠,有戰略定力,能夠在嚴冬風暴中存活下來企業,他們才會聞到春的花香。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商人,在行業低糜,風暴正盛的時候,大肆購廠置業的原因。他們買的是已關閉的門坎,和自己的眼光。隨著在風暴中熬不過去,逐漸凍死的企業不斷增加,失業率會飛升。就像本世紀初的國企改革,犧牲掉一代甚至兩代產業工人的利益。而現在的人口基數更大,城市人口已經突破農村,其波及范圍將更為廣泛。企業的用工荒會得到改善,但社會問題將會長期存在,其威害不言而喻,處理不當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做為個體,誰會是風暴中的處理品呢?也許是你,也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