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在鄭州長大,這個名字見證了父母的愛情。
那時她和爸媽還在鄭州,但戶口在老家,只能回老家念書。
媽媽看著小小的人兒,十分不舍:“爸,鄭州就拜托您照顧了,我每月會按時打生活費的。”
沒辦法,爸媽的工作在鄭州,脫不開身,只好把她放在爺爺奶奶身邊。
爺爺退休幾年了,傳統(tǒng)的思想讓他偏愛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比自己大兩歲的姐姐是奶奶一手帶大,她默默地抱著媽媽買的小松鼠玩偶。
年紀小,被欺負也不敢吭聲,哥哥和姐姐天天打架,有時姐姐會和她一起揍哥哥,而最慘的是哥哥姐姐一起揍她。
媽媽每個月打來的生活費充裕,除了學費,還有給老人的生活費,漂亮的新款裙子。
可是她營養(yǎng)不夠沒長個子,奶奶悄悄把裙子給了姐姐穿,每周和媽媽打電話也說不清楚幾個字。
記得是一次周五下午,放回她走回家,只有逃課的哥哥在家,拿了一把小刀削水果。
“喂,吃不吃?”哥哥沖她揚揚手中的刀。
她搖搖頭,準備回房間。
哥哥見她這副樣子,上前一把拽住她,手中的小刀也輕輕劃過不知名的東西。
鄭州只覺得臉上好疼好疼,溫熱的液體流了下來,錯愕的哥哥愣在原地。
直到爺爺回來,送了她去醫(yī)院。
專業(yè)術語從醫(yī)生口里蹦出,爺爺愣是聽不懂,大姨在一旁形象解釋:“臉破了三層,需要縫三層,一個月后看恢復,還要到BJ去復查。”
看著醫(yī)藥費的一串數(shù)字,爺爺狠心道:“就縫縫最外一層。”
醫(yī)生目瞪口呆:“老人家,這女孩子以后長大還要落疤痕,而且最外一層相當于繡了個棉花被,治不到根啊!”
“沒錢!”爺爺頭疼道,心想著以后科技發(fā)達,應該不會留疤。
善良的醫(yī)生看著小姑娘可憐,順手簡單處理了里面兩層,感概這算什么事啊。
后來媽媽來電話,爺爺總找借口說鄭州睡了,偶爾讓她接電話,她一聽媽媽的聲音,忍不住大哭喊疼。
爺爺慌忙搶走電話,再也不讓她和媽媽打電話。后來媽媽察覺不對勁,一年后回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受到如此的傷害。氣憤之余,揚言要上法庭打官司,奶奶在一旁打圓場。
“哎我說,都是一家人,打什么官司,讓別人看笑話嗎?”
媽媽苦笑不已,冷眼旁觀的大姨終于開口了。
“確實是小陽不對,但孩子知道什么?我明天就帶她去BJ,上最好的醫(yī)院,不過我可沒錢,車費醫(yī)院費可得你掏。”
加上爸爸的施壓,媽媽有苦說不出:“這也是你的女兒!”
“親戚怎么辦?以后技術發(fā)達了,消個疤不算問題。”
去了BJ也沒用,已經(jīng)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在學校被同學嘲笑。
“你的臉上怎么有疤?好嚇人!”
“你是灰太狼的小情人嗎?”
“丑八怪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