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木首先跳過了哲學層,對于格木來說,這一層大約就是沒什么用的東西,當然也可能是他境界太低的緣故。
格木頂著盾踩著樓梯往上走,整個空曠的場地發(fā)出鞋子噠噠噠的聲音,以及格木身上水珠滴落的聲音。
沒有血肉之軀的好處就是不用去擔心冷、餓、困、倦,生老病死這一些問題。格木有些飄,認為只要不是遭到認為破壞以及宿主死亡,他靠著這副身體能永生基本上不是什么大問題。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假設。
格木現(xiàn)在有些頭疼,科技類的書實在是太多,他必須還的縮小范圍。不然一本一本往后找純屬二傻子行為。
他一思考腦子里就跳出幾個關鍵詞來:人體改造,人格實驗,共生,動物與人類科研性共生。
格木一路小跑著,眼睛上下不停地在看書名兒,找到一本就把丟一本到中間的空地位置。在找的過程中,格木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科技書架比哲學書架干凈,哲學書架大部分書都吃灰,反倒是科技,一塵不染。所以格木可以肯定,絕對有人來過這里。
為了確認自己的想法,格木先暫停了找剩下的有關書籍,而是跑上去藝術和玄學的書架轉了一圈,果不其然,上面的書架果然也是臟的。
那就說明了,科技書的范圍還真是有人“特別關心?!彼麑に剂艘幌?,運氣好他今天能蹲到那個人過來,運氣不好可能要等很長一段日子。
雖說樓下,格木已經(jīng)挑選了很多書出來,但是要摞起來也是足以把人砸死的一個范圍。格木肯定是不可能細細看的,他只能挑選出幾本或者一本里面的幾頁書撕下來帶出去。
忽然,格木在往科技書籍區(qū)域路上跑著,瞧見了一本用木頭刻成的書。格木內(nèi)心一陣臥槽,心想這個時代了還他娘有這種玩意兒,既然別的書不一定帶的出去,但是這本書格木一定要帶出去!
看著就他娘是茫茫的金錢的味道。
他毫不猶豫踮起腳將這本書拿下來,用嘴吹了一把上面的的灰塵。要不是格木現(xiàn)在“玻璃身”他整個人應該是像胡椒粉灌進鼻子里,噴嚏連天。
格木還故意用袖子把這本書擦得锃亮!書封面只用上古時代大篆刻著兩個字:七柱。
格木之所以能看的懂大篆這種字體,完全因為他小時候在孤兒院里面學過?,F(xiàn)在想想那個孤兒院也是足夠反人類的,竟然還教大篆這種字體。
格木特別喜歡這本書,就毫不猶豫的想先翻開大概瀏覽一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格木傻了,徹底傻逼了。他覺得自己可能抽中“鬼牌”了。
整本書一共七頁,或者說只有七片木頭也不為過,加上封面和封底一共九頁,書左側邊,從上到下打五個空,用棉線穿起來連接。
整整七頁,全都刻著畫,沒有一個文字解說,也沒有標注作者姓名。問題就出在這些畫上。
第一頁刻的畫是一個人造人誕生的畫面,如果沒有猜錯,大概這個作者是以AW實驗室為背景來作畫的,要么就是AW實驗室的狂熱粉絲。
還他娘從第一頁就連環(huán)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其實看起來也沒有多大的意思,也就是講了,一個人造人的誕生,首先是在巴掌大的培養(yǎng)皿里,實驗員時不時給它注射些營養(yǎng)液啊,或者是生命成長的必需品生命的,讓這個還不成人形的玩意兒趕緊發(fā)育起來。
漸漸地,等這個人造人有了人的形態(tài)之后,它就被送去大一點的培養(yǎng)皿里,而且每個人造人手上都帶有一直手環(huán)。
不得不說,格木現(xiàn)在見到手環(huán)就間接性心里不舒適。尤其是,畫上這個手環(huán)和被禿子李嚼碎那個手環(huán)極其相似。
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迅速的,大概從巴掌大的培養(yǎng)皿里轉移到紙盒大的培養(yǎng)皿里只需一要二十分鐘。而在小臂高的培養(yǎng)皿里,這個初有嬰兒形態(tài)的人造人,會在接下來五分鐘內(nèi)長成成熟嬰兒的形狀。
接著會被實驗員轉送出來,手環(huán)也跟著嬰兒的變化發(fā)生大小改變。也就是說嬰兒全部長成的時候,實驗員還要再換一次培養(yǎng)皿,換成能容乃正常成人大小的培養(yǎng)皿。
但到底這種手段終歸是批量生產(chǎn),可以簡單理解為擁有人的形態(tài),但沒有人的感情和意識。人造人的出現(xiàn)可能是最早人格實驗室的開端。畢竟載體就是人。
接下來讓格木不寒而栗的一格畫來了,這一格說的是人造人因為沒有自我意識,也不擁有現(xiàn)代知識。研究院就用系統(tǒng)程序連接培養(yǎng)皿,將現(xiàn)代知識全都傳輸?shù)饺嗽烊说哪X海里。
為了彌補人造人缺乏“童年成長”這種經(jīng)歷,研究員會偽造一段這樣的經(jīng)歷輸入進去,讓人造人從睜眼起,又可以叫意識覺醒的那一剎那,就認為自己就是擁有那一段記憶的經(jīng)歷的。
人造人可能至死都不會知道,那段記憶根本就是捏造出來的。
看到這里格木不禁有些突如其來的呼吸困難,為什么人造人的東西金山研會用在他身上?按照金山研的說法,難道他格木不應該是“本體”么。
看到這一頁,格木不得不對自己的記憶產(chǎn)生了懷疑!他從小無父無母,是個孤兒,在孤兒院長大。
“孤兒院”這種設定簡直不要太貼合人造人的虛假記憶植入。他回想了一下,他大概是六歲多一點兒開始記事的,那么問題就來了,他當時去的孤兒院是一個“神職人員”帶他去的,因為那會子格木正在垃圾堆旁邊,和野貓掙地盤打架battle。
可是格木卻死活想不起流浪之前父母的模樣,哪怕是一點點都他娘的想不起來,因為他的記憶中似乎是有“父母”這個概念的。
而且格木發(fā)現(xiàn)回想起了一個細節(jié),他所在的這個孤兒院異常太平,真的是異常太平,沒有所謂的克扣食物,衣服,也沒有不知所謂的性侵,甚至連校園暴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