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種水稻岳青楊整地,赴陜西任平安求親(上)
- 一招制勝
- 半解書屋
- 4044字
- 2020-06-02 04:58:35
從山上下來,他們決定到地里去看看。
極目遠望,裂開口的棉鈴隨風而笑,村民們身前系著包袱,一邊說笑著,一邊往懷里摘棉花。不一會兒,包袱里滿了,就倒進地頭上的麻袋里,麻袋裝滿了,就有小伙子用推車送到逍遙居。隔三差五,就有人裝滿馬車拉到縣里壓棉籽。棉籽壓出來,挑選出顆粒飽滿的留到明年當種子,其余的就拿到油房陸陸續續地換成油,分到各家各戶炒菜用。壓出籽的棉花,按人均十斤的量往下分,外加五百文錢買布用。
岳青楊說道:“按你的意思,我和黃秋實說過了,入冬前叫他帶人挨家挨戶檢查。還沒做好棉衣棉被的,收回棉花和錢,逐出黃家莊。”
“三哥,你變壞了,我可沒說逐出黃家莊,我只說要各家各戶檢查,是怕他們舍不得用新棉花。”
岳青楊笑道:“意思差不多,我又自由發揮了一下,不能讓你的好心付諸東流。這棉花也到時候了,再摘幾次就該拔柴了。等收拾好了,我讓他們把棉花拉到咱們新宅去。”
“大豆呢?怎么分的?”
“一半留給村民,剩下的都拉到咱鋪子里了。”
“安排得不錯。”柳月瑤看那邊小麥也種到了地里,明年夏天微風拂過,麥浪翻滾,也將是一派豐收景象,滿滿的成就感,她不覺笑了一下。
岳青楊注視著她,只要她笑,他的心里就樂開了花。
“怎么啦?笑得那么神秘。”他說道。柳月瑤說道:“莊稼豐收,你有沒有一種打了勝仗的感覺?戰場上沖鋒陷陣,揮刀殺敵是很瀟灑,可是看著滿地的尸體,我卻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種成就感。”她想起寶兒被水泡過的尸體,想起寶兒娘死也不肯閉上那雙充滿仇恨的眼睛,不禁打了個寒戰,“殺多少敵人我都不會手軟,可是傷及無辜,我這心里就不安。”
“誰是敵人?”岳青楊問道,“皇上手底下的那些兵嗎?沒準就有從岳家莊黃家莊或是柳家莊出去的。每個士兵的身后都是一個無辜的家庭。戰場上的鮮血,不知剝奪了多少無辜家庭的笑聲。”
“三哥。”柳月瑤驚奇地看著岳青楊,他帶給了她不小的震撼,“是你變了?還是我根本就不了解你?”
正說著,黃秋實遠遠地看見他們,忙跑了過來,“月兒夫人,三老爺。”
柳月瑤說道:“這段時間你們也夠累的,辛苦了。”
千畝棉花,一茬桃子接著一茬桃子的開,摘不及時,日曬久了,好好的棉絮就變成了劣質品,色澤降低,強度減弱。若遇上降雨,盛開的棉鈴被砸到地上,棉絮就全毀了。所以要晴天快摘,雨天搶摘,每天都要卯足了勁干。而且大豆要收,小麥要種,想想都替他們累得慌。
黃秋實說道:“不累。人手是不夠,不過有從鄰村過來的幾十個短工幫忙,也不耽誤農時。”
柳月瑤說道:“做得很對,農活忙的時候就要多雇幾個人,還要再多添些趁手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了,我三哥要的地給他收拾好了嗎?”
“正在收拾著,那邊拔冬瓜蔓的就是。”柳月瑤剛才就看見了,有幾個村民正在拆架子,干枯了的藤蔓被扯了下來扔到一邊,只是她不知道那是在給岳青楊收拾種水稻用的地。
種水稻?南方人喜歡吃大米,看來方小柔也不例外。為了討女孩子的歡心,還真是肯下功夫,柳月瑤嗤之以鼻,極不情愿地跟著岳青楊去看地。
土地太硬,村民拽不動深埋在地下的根,就用鐮刀沿著地面把莖割斷了。“這樣可不行。”岳青楊讓人抬水來灑到地上,把土壤浸濕了,他抓著莖使勁晃動著,然后用力一拽,埋在土里的根帶著大塊土疙瘩就被拔了出來。他敲下粘在根上的土塊兒,把根莖扔到了地頭上。
柳月瑤問道:“三哥是擔心有根留在地里嗎?我竟不知道原來三哥這么心細。”她的心里酸酸的,言語間不免也帶了諷刺的味道。
岳青楊光忙著干活了,沒注意到她說話的語氣,他解釋道:“冬瓜根不能留在地里,會影響水稻插根的。再說萬一冬瓜根上帶著什么病蟲害,也會傳染給水稻。為防萬一,還是小心點好。”他對黃秋實說道,“人勤地不懶。這塊地要好好收拾收拾,先粗耕幾遍,再細耕幾遍。算了,還是我自己來吧。”
柳月瑤撇撇嘴:“你這是不放心吧?”親力親為,是想證明愛得足夠深嗎?至于嗎?不就是水稻嗎?搞得跟誰沒吃過大米似的。懶得跟這種人計較,她說道,“我累了。”
“累了就歇著吧,讓王林陪你回去,我這里一會兒就好。”岳青楊拿過鐵鍬,一腳踩下去,用力一掘,掘出了一大塊冬瓜根。他把根上的土拍下來,頭也沒抬。
柳月瑤冷哼了一聲,扭頭走了。真心看不慣,岳宸楓岳子杉,甚至連岳少松都有了喜歡的姑娘,誰也沒見和他一樣,骨子里都透著賤。
第二天,岳青楊按照方小柔的方法用大豆做了一盤炸豆。柳月瑤拿起一顆放在嘴里,脆生生香噴噴的,味道還不錯。她說道:“什么時候長的本事?以前怎么沒見你做過?”岳青楊說道:“方小柔這樣做過,我就記在心里了。”
“咳咳”,一顆大豆差點嗆進氣管,柳月瑤不停第咳嗽著,眼淚都嗆出來了。她厭煩地把炸豆推到一邊,“什么破爛東西?要香不香,要甜不甜,要酸不酸,要麻不麻,要辣不辣,味道怪怪的,難吃死了。”
因為岳青楊要拾掇地,柳月瑤借口幫忙,就住在了逍遙居。時不時的,她也回岳家莊一趟。
岳家大宅規矩越來越多,入夜定點關大門,一過時辰,哪怕你在外邊叫破天也不給開。屋里定點滅燈,睡不著,那就摸黑。當然,上房大老爺屋里除外。早上定點起,誰都不能偷懶。起來后不許閑著,練武的人練武,做飯的人做飯,打掃衛生的打掃衛生,各人有各人的分工,不能亂……
柳月瑤討厭規矩,所以她不想回去。陸錦想讓她到店里看看,因為郭子嬸的繡品掛了出去,有不少客戶喜歡蘇繡的細膩、逼真,爭相拿著衣裙絲綢要繡蘇繡。買賣太多,陸錦卻不敢接。小蓮荷花初學乍練,幫不上忙,她怕累著郭子嬸,仨活兒倒是推掉倆,只留簡單輕松的接下來給她做。
開門做生意,這樣一直往外推客戶,陸錦也很心疼。后來,她就雇了兩個會蘇繡的繡娘。她把這件事說給柳月瑤聽,柳月瑤不耐煩地說道:“既然你是掌柜的,經營上的事你說了算,我只管看賬本就行。”
柳月瑤現在心里只記掛著兩件事,一是岳青楊的水稻種植。她倒要看看,一個對種植水稻一無所知的人,僅憑聽了別人幾句話,到底能種出什么樣的水稻?兩眼一抹黑,卻幻想著成功,看來愛情的力量還真是偉大。盡管岳青楊告訴她水稻過了年才開始種,現在只不過是先把地整好。可她還是耐不住性子,日日想夜夜盼,焦急地等著看他出丑的那一天。
另一件事就是二丫說的織布。沒幾天的功夫,小木匠就把紡車和織布機做了出來。有不對的地方,岳青楊和二丫商討著,也讓他改了過來。棉花是現成的,搓捻子、紡線、落線、牽線、漿線、刷線、作繒,到闖杼時,急得二丫真想把線扯斷了事。本來是想著用篾片將經線按順序一根根分離,可不知怎么搞的,不是順序搞錯了,就是經線都糾纏在了一起。
林氏在旁邊是干著急卻幫不上忙。她學了紡線,也上機織過一陣子,可是別的程序她是一點也不會。
最后二丫惱了,她說道:“這活兒我做不來。不光這道工序,就是勉強把布織成了,我也不會了機。”
那怎么辦?柳月瑤也很著急,“要不你回趟老家再學學?”
“不行。”不等二丫說話,任平安拉過二丫藏到了身后,“萬一她回不來怎么辦?”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柳月瑤審視著任平安和二丫,兩人雙手緊緊地攥在一起,緊張不安地對望著。“看也沒用,”柳月瑤說道,“養了十五六年的閨女,悶聲不響地跟著人家跑了,做爹娘的不痛心才怪,哪有回去了再放手的道理?即便不鎖起來,也得派專人看著。從此,自由怕是沒有了。”說著,柳月瑤長嘆了一聲。
任平安說道:“那就一輩子不回去。”
“你覺得二丫良心能安嗎?”柳月瑤問二丫,“我就奇了怪了,想當初你跑出來的時候,就沒想過你爹娘嗎?唉,”她又長嘆一口氣,“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么樣了,該不會哭的肝腸寸斷了吧?難不成已經……已經……”柳月瑤神情緊張起來。
二丫緊張地看著柳月瑤,攥著任平安的手直哆嗦:“不會吧?”她兩眼噙滿了淚,“平安,我想回去。”任平安為難地看著她:“萬一你爹娘把你鎖起來,我怎么辦?”“可是我不放心。”說著,二丫再也控制不住,兩行熱淚奔涌而出。她想她的爹娘,想她的哥哥,想小年,還有那個她生活了十幾年的青柳坡。
“別哭,”任平安說道,“我知道你委屈,我陪你一起回去。如果他們不讓你出來,我就在你家門口搭個帳篷等著。一天等不著我等兩天,兩天等不著我等三天。如果他們一輩子不放你,我就等你一輩子。”
“平安。”二丫顧不上害羞,一頭扎進任平安的懷里,泣不成聲。
柳月瑤說道:“干嘛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答應我一個條件,所有問題我幫你們解決。”
“怎么解決?”
“成親。”
“好,成親。”任平安對二丫說道,“現在就辦,等成了親,你爹娘就不能再說什么了。”
柳月瑤哈哈大笑:“任平安,還真有你的,生米做成熟飯,讓人家爹娘有怒有怨也只能憋著,你小子夠狠啊。想過二丫的感受嗎?想過人家爹娘的感受嗎?我不想說你自私,因為這不是你的本意,我只能說你幼稚。”
“是你說的成親。”
“對,是我說的,那你也得先求親啊。我想好了,挑個良辰吉日,讓你舅舅陪你們回青柳坡。你們就在青柳坡風風光光的成完親再回來。只是你們還小,成親可以,圓房必須等到三年后。”
“不小了。”任平安小聲說道。
咳咳,柳月瑤被嗆到了。任平安不由一陣臉紅,二丫也紅了臉,低下頭不再說話。
柳月瑤不滿地說道:“問題幫你們解決了,怎么沒人問我的條件?太不仗義了吧?”
任平安說道:“什么條件?你說,只要我能辦到的,死都成。”
“你高興過頭了吧?你死了你讓二丫怎么辦?讓你娘讓你爺爺怎么辦?以后說話注意點,別以為大義凜然地去死就是英雄,好生留住你那條命陪二丫吧。再說了,我這條件跟你也沒啥關系,我是要你們回青柳坡這段時間,二丫和大姐能把織布的技術學到手,回來給我織布。”
“行。”任平安痛快地答應著,“這個好辦。”可是他又犯愁了,“我們回去,二丫爹娘就能讓我們成親嗎?”
“當然沒有那么簡單。不過這事兒你別管了,我和你舅舅再商量商量,總得想個萬全之策才行。這事兒可不能辦砸了,我還等著二丫回來給我織布哪。這段時間二丫也別閑著,你上我屋里挑幾匹布料,給你們一家老小做幾套合身的衣服。記住了,挑那上好的布料,能不能成親可都在這幾套衣服上。算了,”轉念一想,柳月瑤又說道,“現做怕是來不及,你們去買現成的吧,我這就給你們錢。”一家四口,每人至少三套衣裳,做,太浪費時間,柳月瑤不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