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曲終人散
- 唐朝小卒
- 張伊妹
- 2104字
- 2020-03-31 07:07:00
靖陽公主去了刑部天牢見到了王守一,夫妻二人相對無語凝噎。
“靖陽,若我遭遇不測,你要活下去,找個好人家再嫁了。”
靖陽公主默然。多少話語此刻竟然說不出來,生死離別之際,靖陽竟無話可說。她已經(jīng)盡力,無奈皇兄不肯答應。
“守一,你若走了,我必不會隨你而去。望你在泉下有知不會埋怨,至于嫁人都是后話了,我們的孩子還小,萬一哪天正要嫁人,你也不要責怪。每年自會燒香祭祀,還望夫君泉下安心。”
靖陽公主走了。
王守一面容慘淡,萬萬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結局。
自從被關押到天牢,王守一希望皇上的怒火就此停止,不至于再牽連到王家其它人。這次事情給王家造成多大的傷害,王守一清清楚楚。所謂的符厭事情不過是皇家的借口,不空查明姐姐不孕不育的根源在于太平公主送的手鐲,并非空穴來風。王守一知道李隆基信奉道教,對佛門向來不感興趣。如此大動干戈,無非是早就想要廢后,不過找個借口罷了。至于皇上為什么能夠準確及時趕到立政殿,自然出于有心人的算計。
想起來真好笑,費盡千辛萬苦打聽到西域來的不空小和尚法力高明,沒想到竟引來天大的災禍。只是這下,害苦了姐姐。想到姐姐終日在掖庭宮中以淚洗面,遭受苦寒之苦,王守一萬念俱灰。官職沒有了不可怕,即使命沒有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連累王家上百口人的前途和性命。
昏暗的地牢里面沒有歲月,直到有一天,一個宮里的宦官拿著食盒,一壺酒來到天牢之中,王守一就已經(jīng)明白結局。酒中含有砒霜,這是皇家御賜死囚的常用手段。
菜是好菜,御膳房做的。酒是好酒,有名的清溪流泉。看到宦官,王守一心里不甘的問道:“王皇后怎么樣了?”宦官沒有理睬,放下食盒站在牢門之外。
想到昨日之事,王守一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從此不能從夢中醒來。
……
立政殿。
“弟弟進宮是為了何事?”王皇后看到王守一驚詫不已,王家人很少進宮。
王守一秘密進宮,只為一件事。
“大慈恩寺來了一個西域的小和尚不空,聽說不空佛法精湛,不如請不空來宮里做一場法師,驅(qū)趕一下皇宮的穢氣。這樣姐姐身體好了,自然就懷上龍種。”
“這件事要是被皇上知道了可不得了,皇上信奉道教,對佛教一直采取容忍的態(tài)度。”
“不空過幾日離開長安去洛陽,姐姐可要抓緊決斷。”
王皇后心里糾結。
和李隆基成婚十幾載,圣眷不衰,唯有不能給皇上生下孩子,這是硬傷。上次姜皎在堂中竟然明言要廢后,雖然姜皎當庭杖責六十,流放千里。誰都可以看出,皇上是真的有這個心思。前有陳嘉佑抗旨不遵,后有姜皎讒言諫議。武惠妃仗著家世,一直深得皇上寵愛。這些日子竟然隱隱蓋過皇后的風頭,如果再不給皇上生個皇子,長此以往恐怕皇后的位置不保。想到這里,王皇后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讓不空和尚進宮主持法事。
此事切不可被皇上知曉。
王守一早和不空和尚約好,皇后這邊得到應允,出宮之后去大慈恩寺將不空接進宮中,隨行還有四位和尚。不空來到立政殿,查看殿中果然發(fā)現(xiàn)端倪。殿內(nèi)有鬼祟作怪,雖然不影響主人身體,但是阻止產(chǎn)生后代延續(xù)福澤。
不空拿出法器,立地張幡,擺上香燭、手敲木魚,口中念念有詞。看到燃香竟往皇后身上飄去,不空緊緊盯著,燃香入袖竟然消失。
有古怪。
不空請皇后挽起衣袖,看到一個翠綠的手鐲。不空請皇后褪下手鐲,無奈這手鐲竟似生根一般,緊緊挨著肌膚,無法褪下。
“皇后,所有癥結都在手鐲之上。如果貧僧所料不差,這件玉手鐲已經(jīng)跟了皇后十幾年了。”
皇后大驚,不空所說毫厘不差。
“手鐲有什么問題?”
“手鐲內(nèi)有穢氣,導致皇后娘娘十幾年未能生產(chǎn)。”
皇后看向手鐲,若有所思。
這件手鐲是當年太平公主所送,過了兩年,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將太平公主黨羽一網(wǎng)打盡。太平公主因此香消玉殞。沒想到十幾年來不孕不育,竟然是太平公主搞得事端。
如此穢物當然不能繼續(xù)戴著。待皇后將胳膊伸出,露出翠綠手鐲,不空拿起敲打木魚的木槌凌空砸下,手鐲斷裂成四截,單看截面隱隱有黑絲纏繞在翠綠之中。
解決了問題,不空和尚要回去了。正在這時,柳翠急急忙忙進殿說道,“皇后娘娘,皇上駕到。”王守一和不空和尚尚在殿內(nèi),如何是好?當即兩人趕快將做法事的用具收起,只聽外面?zhèn)鱽硪宦暎骸盎噬像{到。”兩人來不及出門,只好在屋內(nèi)躲避。
皇后迎出殿門,李隆基問道:“皇后在做什么?”
進殿之后,剛做法事不久,殿內(nèi)還有香味縈繞。李隆基本是修道之人,對佛門香燭極為敏感。心中起了疑心,待皇后回道:“臣妾一直在宮內(nèi)看書,未曾注意到皇上來了。”李隆基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碎成四截的手鐲。“這是怎么回事?”
原本皇后只要將手鐲之事合盤道出,李隆基亦不會責怪與她。當年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lián)手將韋后亂黨緝拿,有一段和睦時期。太平公主一心提防著李隆基,在手鐲上作怪也是正常。無奈皇后一錯再錯,不知皇上已經(jīng)起了疑心。
“這是剛才出門時不小心碰了,戴了十幾年,可惜了。”神情之中倒是真切。
無奈李隆基既然懷疑殿內(nèi)有人,當然不肯放過,命令高延福仔細查找。高延福在查看到床后時,看到王守一和一個和尚。高延福知道事關重大,沒有明言只說什么都沒有。李隆基不信,又傳高力士查找。高力士發(fā)現(xiàn)了王守一和一名和尚藏在殿內(nèi),如實匯報。宮中侍衛(wèi)將不空與王守一拿下,李隆基大怒。當場責令杖責高福年六十,可憐的老宦官,六十歲的身子怎么能經(jīng)得起這么敲打,幾杖之后竟歸天西去。
不空被驅(qū)除出宮,王守一關押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