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787字
- 2020-02-11 15:36:15
第四十二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可以采取下列緊急措施并予以公告: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二)停工、停業、停課;
(三)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
(四)控制或者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
(五)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
上級人民政府接到下級人民政府關于采取前款所列緊急措施的報告時,應當即時作出決定。
緊急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并宣布。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在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緊急控制措施的規定。
緊急措施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實施的行政措施,是政府行為。公告,是指事先讓公眾知曉、了解情況,以便讓公眾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的相應準備,并予以配合。公告可以根據疫情控制的需要,采取張貼布告,在報紙中刊登,在廣播、電視中播放等形式。
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時,必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決定后,方可實施,并向社會予以公告。這些緊急措施可能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或者可能造成單位和個人財產損失。因此,需要政府決定,并嚴格按照程序執行。上級政府在接到下級政府關于采取緊急控制措施的請求時,應當及時作出明確答復,以免貽誤傳染病控制的最佳時機。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是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時采取的臨時控制措施。屬于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的授權,為保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特定條件下采取的措施。
根據本條規定,采取緊急措施時,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傳染病暴發、流行;
(2)控制疫情確實需要采取緊急措施;
(3)必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
緊急措施的解除,必須由原決定采取緊急措施的機關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的趨勢,認為不需要繼續采取控制措施時,決定和宣布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