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釋義選編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2504字
- 2020-02-11 15:36:11
第二十六條
國家建立傳染病菌種、毒種庫。
對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采集、保藏、攜帶、運輸和使用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嚴格的管理制度。
對可能導致甲類傳染病傳播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確需采集、保藏、攜帶、運輸和使用的,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管理制度的規定。
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具有傳染性,如果管理不善,將會成為可怕的傳染源。在2004年4月發生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就是因為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沒有管理好而導致泄漏和實驗室感染。加強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管理,防止其擴散和實驗室感染,保證生物安全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的共識。
本條意在加強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管理,強化生物安全。本條包含了三層意思:一是,建立傳染病菌種、毒種庫;二是,如何加強對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管理,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是通過行政許可來加強對部分傳染性較強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管理;三是,授權國務院制定具體辦法。
(一)關于傳染病菌種、毒種庫
上文已經提到,我國正在加緊建立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統一保藏制度。衛生部和農業部指定了七個菌(毒)種保藏中心:抗菌素菌種保藏管理中心,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獸醫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林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這些保藏中心就是國家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庫。
這些保藏中心承擔集中儲存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任務。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保藏機構應當依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儲存實驗室送交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并向實驗室提供。保藏機構應當制定嚴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進出和儲存的記錄,建立檔案制度,并指定專人負責。對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應當設專庫或者專柜單獨儲存。保藏機構儲存、提供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其經費由國家予以保障。保藏機構應當憑實驗室依法取得的從事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菌種、毒種相關實驗活動的批準文件,向實驗室提供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并予以登記;保藏機構接受實驗室送交的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應當予以登記,并開具接收證明。
(二)關于如何加強對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的管理
1.根據有關規定,我國正在建立病原微生物的分類制度。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
第一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第二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的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第三類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類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的具體名錄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和獸醫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后制定、調整并予以公布。
2.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樣本應當具備規定的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條件:具有與采集病原微生物樣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相適應的設備;具有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員;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感染的措施;具有保證病原微生物樣本質量的技術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工作人員在采集過程中應當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感染,并對樣本的來源、采集過程和方法等作詳細記錄。
3.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強化對傳染病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本運輸的管理。本條所講的“可能導致甲類傳染病傳播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菌種、毒種和傳染病檢測樣”,就是指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運輸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單位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的規定;
(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容器應當密封,容器或者包裝材料還應當符合防水、防破損、防外泄、耐高(低)溫、耐高壓的要求;
(3)容器或者包裝材料上應當印有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生物危險標識、警告用語和提示用語。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應當通過陸路運輸;沒有陸路通道,必須經水路運輸的,可以通過水路運輸;緊急情況下或者需要將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運往國外的,可以通過民用航空運輸。
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應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運輸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需要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運輸或者運往國外的,由出發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后,分別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批準。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檢驗檢疫過程中需要運輸病原微生物樣本的,由國務院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批準,并同時向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通報。
通過民用航空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除依照上述規定取得批準外,還應當經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批準。
需要通過鐵路、交通、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承運單位應當憑規定的批準文件予以運輸。
承運單位應當與護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確保所運輸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安全,嚴防發生被盜、被搶、丟失、泄漏事件。
- 法律的燈繩(增訂版)
- 韓國養老與社會保障重要法規譯介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節約能源綜合法律法規
- 法律一本通:稅法一本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最新修訂版)
- 法律法規全書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全書·含指導案例(202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年版)
- 2022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及法律解釋)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行政處罰綜合法律法規
- 能源法學研究(第3輯)
-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注釋本
- 安全環保法律法規石油石化員工實務讀本(2017年版)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國際法(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