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匆匆趕來,顧不上跟馬冠福寒暄,就問,“這鼻煙壺有問題?”
馬冠福點點頭,“我也有一只同樣的鼻煙壺,一模一樣,只是個頭上比這個略小,都是民國時期的仿乾隆制。”
林濤面色沉重,“馬爺,要不我把東西取出來,您上手看看?”
他怕馬冠福走眼了,還想最后確認一下。
馬冠福點點頭,“也好~”
林濤親自那要是打開玻璃展柜,小心的拿出鼻煙壺放在桌上,“您上眼~”
馬冠福雙手捧起,仔細觀摩著壺面,又看了眼底款,最后確定道,“和我那個一模一樣,技術上跟真品沒兩樣,甚至有所超越,但精髓差了不少,只可意會,你多少錢入手的?”
“6萬?”
“不虧,要不你轉手給我得了,正好和我那湊成一對兒~”
“您認真的?”
“當然~”
林濤遲疑了片刻,點頭道,“可以啊,您要是不嫌棄,那就轉給您吧,給個成本價就行~”
“那不成,咱們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能撿你的漏,這樣吧,10萬塊錢,你少賺點,我也不吃虧。”
“行,聽您的~”
馬冠福在京城混了這么多年,不至于為了這么幾萬塊錢,拿自己的名譽開玩笑,更何況兩家認識這么多年,知根知底,對于老馬的為人都信得過。
“唉~我這次算是走了眼~”
等馬冠福轉完賬,林濤感嘆道。
“不算走眼,你也沒虧不是?這東西我也是曾經看過真品才能斷定其仿作的本質,否則我也會認為是真的,仿作之人一定是位制壺大師,其技藝之高超不弱于古人。”
“是啊,就是不知道這位大師姓甚名誰。”
“那就不得而知了,民國時期的高人多了去了,大多都死在了戰亂年代,導致我們國家很多國寶級的手藝失傳。”
“嗯~對了,您今兒怎么有空過來?”
林濤示意眾人回院子里坐,馬冠福這才道,“我也是閑得無聊四處逛逛~”
“最近不用做節目嗎?”
“節目邀約一直沒斷,但我都沒接,覺著沒意思,說來說去還是那么點話題。”
“也是,大部分都是找您鑒寶的,如今在我們國家這一塊,您這塊牌子無疑是最響亮的。”
“得了吧,主要是看我歲數大~”
林劍笑了幾聲,跟著問,“對了大爺,您最近有沒有撿漏?”
馬冠福詫異,“你小子怎么這么問?”
林濤笑著解釋道,“他準備跟老唐家的小子一起弄個私房菜,這不琢磨著滿世界撿漏籌錢嗎~”
“呦呵,等開業了記得給我發個邀請,我去給你捧捧場~”
“就等您這話呢~”
“不過說起撿漏,上個月還真有人想帶我下去轉轉,你要是有興趣咱倆可以搭個伴~”
林濤立馬道,“這可是學習的好機會~”
“嗨~有小賤跟著我也不用帶助理了,省的麻煩~”
林劍一時沒明白,“您說的下邊兒是指?”
“就是到下邊農村,連旅游帶收貨~”
林劍連連點頭,“這機會不錯,我也跟著長長見識,咱們自己開車去?”
馬冠福道,“你想開車就開車,不想開就跟我一起,我那邊兒有朋友安排了商務車,夠咱倆坐的了~”
“得嘞,什么時候出發?我這邊安排一下,隨時都能走~”
“暫定下周吧,要是有變化再通知你~”
。。。
出發前這一周林劍也沒閑著,時不時的去京城幾大古玩市場轉轉,也算小有收獲,撿了幾個小漏,用來充斥店里的商品庫。
一周的時間眨眼就到,剛剛過了國慶假期,京城再次恢復了忙碌繁榮的景象,而林劍和馬冠福趁著這個時候,坐著一輛別克商務車出發,前面還有一輛霸道負責開路。
前面開霸道的是劉山河和他的朋友,兩位土豪也是這次活動的‘贊助商’,一切花銷都由他們負責,林劍原本想要掏點錢不想跟著馬爺占便宜,但被劉山河拒絕了,用他的話說,這點錢要是還算計,他以后這生意就沒法做了。
商務車里,林劍和馬冠福分別坐在中間兩座,開車的是劉山河的司機,副駕駛坐著他的小秘,大波浪卷的發型很有女人味,不愧是大老板,去哪都帶著秘書。
“大爺,咱們目的地是哪?”
馬冠福摸了摸后腦勺,“我也不知道,不過第一站應該是保州~”
保州距離京城也就150多公里,順利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去保州?那邊有漏可撿?”
馬冠福哭笑不得的搖搖頭,“你小子掉錢眼里了?哪有那么多漏~”
頓了下,“不過保州是歷史名城,也是風水寶地,有很多歷史名人都葬在那里,周邊古墓很多,想來這次應該能發現不少好東西~”
林劍摩拳擦掌,滿臉堆笑,“那就好那就好~”
一個半小時左右到達保州,下車在市內找了家評價不錯的飯店飽餐一頓繼續上車,到了保州市下面一個叫陵水村的地方,劉山河收到消息,這邊似乎有一座古墓即將出土,有不少當地的農民在山里撿到老玩意準備出手,趁著這個時間差不少古董販子都想來看看有沒有便宜可占,否則一旦等有關部門介入,他們想買也買不到了。
陵水村,這個名字似乎取了個諧音,村頭有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水質清澈,應該是山上留下來活水,林劍下車活動腿腳的時候,用手捧起水喝了一口,一股甘冽的滋味兒在口中蔓延,擦了擦嘴起來道,“好久沒喝到這么甘甜的泉水了~”
馬冠福笑瞇瞇的關心道,“你小心點別拉肚子~”
“放心大爺,我就嘗嘗不多喝~”
那頭劉山河正在和他朋友溝通著什么,沒多久就見一位拄著拐棍的老人,在年輕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從村里走出來。
來到劉山河面前,“您是劉老板?”
“是我鄭大爺,您還記得嗎?之前跟您在電話里溝通過的~”
“記得記得,一個月前的事,忘不了~”
鄭大爺說話透風,離得遠了有點聽不真切~
“記得就好,您看我們先去家里看看老物件?”劉山河提著嗓子喊道,不喊不行,大爺有些耳背,正常音量根本聽不清。
就這樣還得讓身邊的年輕人在他耳邊重復一遍,“走,走,我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來了~”
劉山河帶著笑意,回身沖林劍和馬冠福招招手。
眾人慢悠悠的往村里走,比起林劍印象中的土道,陵水村的路還要破敗,土就不說了,關鍵是還不平,時不時還有石子路出現,車進來一趟都費勁。
“老人家今年高壽啊?”劉山河的朋友問道~
“87了~”
“嚯,87了,您這身體可夠硬朗的~”
“不行咧,沒幾年了。”
主要是為了配合老人的速度,足足走了20分鐘才到了位于丘陵坡上的老人家里。
從路上聊天中了解到,鄭大爺以前是村長,后來身體不行了,村長由他兒子接替,上邊還派了個大學生村主任,但因為受不了陵水村的生活走人了,現在這個村子還是老鄭家說的算。
對此鄭大爺從不掩飾,甚至還告訴大家,以后準備把他孫子,也就是身邊一直攙著他的那個年輕人給培養成村長。
林劍在后面聽得直咧嘴,老鄭家在陵水村也是土皇帝來著。
整個村子大概有幾十戶人家,屋子都很舊,零零散散的坐落在丘陵四周,丘陵屬于身后老深山的一部分,這山也沒個名字,村里人一直叫老深山,顧名思義,非常深,用鄭大爺的話說,至今村里的人也沒走到過山的盡頭。
林劍估摸著這老深山應該是太行山的余脈,想到這心頭不禁火熱起來,太行山啊,遍布著各朝各代的古墓,從風水學的角度講,太行山也是華夏的龍脈所在,拱衛著京城,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可陵水村為什么還是這么窮呢?不管風水這東西是真是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著老深山,發展的再差也不至于到了2014年,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吧?
劉山河也有同樣的問題,沒忍住多嘴問了一句。
對此,鄭大爺的回答是,“小劉啊,你有所不知,我們陵水村一沒有特產資源;二沒有走出過厲害的大人物,就連種莊稼也因為土地肥力不夠,以及時不時的干旱,導致產能不足,只能勉強維持村里人的溫飽,以前靠著山,還能以打獵為生,我們村子里很多老人祖上都是獵戶出身。
可現在國家管得嚴,這太行山里但凡有個野生的活物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不能殺更不能吃。
別的村子靠著不錯的自然景觀發展旅游,經濟也是蒸蒸日上,可我們呢,最大的景就是這片山,有什么可看的?”
隨著鄭大爺的講述,眾人也是紛紛嘆息,這陵水村看似占著寶地,可什么便宜都沒占上,就連唯一生活的依靠也因為國家的大力保護而被剝奪了,這也導致村里人越來越少,年輕一代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就在外地讀書,畢業了就留在了外面,再也不回來,以至于整個陵水村幾十戶人家,真正在村里生活的還不到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