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6章 元青花水注?(求收藏!求推薦?。?/h1>

(不好意思,發晚了,今天下班太晚了~)

繡花鞋的出現重新燃起了林劍的心里的熱火,看來自己的預判沒有錯,這箱子里果然有寶貝。

就這一對兩雙繡花鞋,做工如此精良,拿出去拍個10幾20萬不在話下,當然這是基于尋寶鼠的判斷。

最重要的是,老葛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對兒繡花鞋的價值,也對,正常人的思維中,近代的東西都不怎么值錢,或者說沒有想象中那么值錢。

但近代也是有精品的,尤其是民國到抗戰那些年,民間有一批繼承了傳統手藝的匠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把手藝流傳下去,導致很多高超的技藝就此失傳。

不過技藝雖然沒有傳承下來,但當時其所作的藝術品卻有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保存下來,就比如眼前這對繡花鞋。

想到這,裝作不經意的樣子站起身,指著繡花鞋道,“這對鞋挺漂亮的,現在很少見~”

老葛點頭道,“想當年母親也是大家閨秀來著~”

林劍對此表示認同,不是大家閨秀,也很難請得動大師定做繡花鞋,就沖這做工,在當時就不能便宜了。

見林劍沒再出聲,老葛撓了撓光頭遲疑道,“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便宜點賣給你,反正這東西我留著沒什么用處~”

林劍心道,“真是打哈欠有人送枕頭~”

“不瞞你說,我家的博古架上正好缺了這么一件服飾類的藝術品,我看這一對兒繡花鞋就不錯,正好擺上~”

老葛咧開嘴,“你喜歡就好,價格好說~好說~”

頓了下,跟老康對視了一眼,直接道,“要是你答應300萬的價格,這對兒繡花鞋干脆送你了~”

林劍笑而不語,開玩笑,這對兒繡花鞋才多少錢,那可是300萬,不可同日而語的好嘛。

小二很懂林劍,立馬接話道,“先不談價,繼續看看再說~”

老葛一聽也沒什么意見,“好~等著~”

翻身回去抬出最后一只木箱,用了一分多鐘才找到對應的鑰匙將其打開,頓時一股酸臭味兒彌漫出來,充斥著整間地窖,這味道太辣眼睛了。

“呸~什么味兒這是?”沉默了很久的趙亮終于開口了。

林劍站在最前頭,是第一個受到毒氣侵害的,一把捂住口鼻,生怕被熏暈過去,這味道實在嗆人。

老葛尷尬的直扇呼,可惜沒什么卵用,此時就恨自己沒那一把蒲扇下來。

好不容易等味道消散了一些,眾人朝箱子里望去,原來是一堆爛紙,上面還有一些已經腐爛不成型的東西,看不出本來面目。

“那個~還看嗎?不看我就把東西拿出去收拾一下~”

“等等~”林劍喊了一句,他眼尖,離得也近,一眼就看到爛紙下面還有東西。

約莫是文房四寶一類的,忍受著‘毒氣’,用手把爛紙掀開,搶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支筆洗,青花瓷的,不過一看就是民國時期的產物,連仿古都算不上,緊接著是木制筆架,造型比較古樸,不過同樣是民國時期的東西,價值不高。

此外還有十幾只毛筆、破損的硯臺、以及用過不少的墨,就在林劍失望的以為這箱子里再無有價值的東西之時,藏在夾角處一件10幾公分長,5、6公分高的船型瓷器,抓住了他的視線。

頓時,尋寶鼠發功,二級、三級。。。一直到六級,燙的他直嘬牙花子才停下。

這是?水注?

林劍一時拿捏不準,要不是擔心被老葛看出破綻,估計早就按耐不住上手了。

強忍著心中的激動,不經意的瞄了老葛一眼,說道,“要不咱們把東西拿上去看吧?在這看不清,主要是這味道太難聞了~”

老葛立馬道,“行嘞~”

老康留了個心眼兒,插嘴道,“林先生看到什么有意思的物件了?”

林劍很淡定的點了點頭,“那一小塊墨有點意思,得拿出去聞聞,在這都竄味兒了~”

這招叫聲東擊西!

老康一聽是塊墨便沒再吱聲,剩那一點就算再好的墨也值不了多少錢。

趁著老康和老葛想辦法把箱子搬出地窖的時候,林劍不由想著水注這東西。

在華夏傳統的文房用具中,除筆墨紙硯外,還有不少其他輔助性用具。

如紙怕風吹移動,就產生了“鎮紙”;洗筆要有水盂,就產生了“筆洗”;磨墨要有水,就產生了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的“水注”;

當然還有放印的有印盒、擱硯的有硯盒、擱墨有墨床、擱筆有筆架,還有筆格、筆筒、筆床、筆船、筆屏、墨盒、印章等等,文人用的東西數不勝數。

其中的水注,就是林劍看到的那件船型瓷器也稱“水滴”、“硯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時用來裝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硯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

在宋、元時期水注較為盛行,器形有方、圓、立瓜、臥瓜、雙桃、蓮房、蒂葉、茄壺、牧童、羅漢騎獸、雙鴛臥牛飛蟾諸式,也常做辟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狀。

然而現存最早的水注是三國時期的青瓷水注。

唐代水注形態分為溜肩形水注、扁腹形水注、盤口形水注、葫蘆形水注、動物形水注等五類,到了兩宋時期形式更加多樣,動、植物造型愈發精致。

而元代水注則以龍泉釉和JDZ青白釉為多,也有部分青花水注。

明清時期較為流行青花、素三彩、紫砂、青白釉和各種單色釉制品,內廷御用品中,多含有玉石、瑪瑙、水晶等元素,也有白釉、紫砂等材質。

林劍記著曾經在馬冠福的博物館里看過一款水注,那是一件汝釉仿生水注,胎質細膩潔白、釉層肥厚、整器呈粉青色。

造型上運用仿生手法,將文房水注塑造成動物形態,嘴部為注水之流,背部置注水孔,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水注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喜愛珍視的文房藏品,所以普遍的造型都是小巧精致,比較能夠討人喜歡。

博物館里的那件水注,不僅造型古樸典雅,小巧而大方,晶瑩透亮的釉色,溫潤細膩的觸感,都讓它在實用物之外,多了觀賞的功用,最重要的是底部有“丑牛五年清涼寺張家造”款。

別誤會,這個款兒里的“清涼寺”不是鹿鼎記里順治出家的那個清涼寺,而是宋元時期一處規模較大的汝瓷官窯遺址,據記載,在開元盛世之時,隨著大唐御窯張氏家族的加入,汝州青瓷的發展一日千里。

而汝瓷盛于北宋元佑元年,在汝瓷生產的整個歷史過程中,張家窯在數百家窯口中起著領袖群倫的作用,其精品多入皇室內廷,民間難得一見。

足以見得馬冠福收藏的那件‘水注’的價值。

而林劍眼前所見的這只船形水注,其首尾略窄、中部寬、底部平。

船體中空可盛水,船首有小孔作出水用。

因為造型的復雜,導致其制作工藝難度非常大,那個時候可沒有極其,只能用純手工制坯粘合而成。

青花發色淡雅,人物、船倉等細節處理精妙,紋飾看似復雜,可層次分明,繁而不亂,是元青花的典型特征,這也是當時元青花瓷器能夠遠銷中亞,受到***文化熱烈追捧的原因。

一想到元青花林劍心中就一陣火熱,雖然這不是更為傳奇的元青花大罐,但水注這類器物,無論是公共或者私人的收藏機構中都較為罕見,可以稱得上是十分難得的孤品了,再加上元青花的名氣加成,這件水注賣個大幾百萬非常輕松。

這箱子看著不沉,一個成年人使使勁兒也能搬動,可真要往地窖外面抬可就費了勁了,一個在前面拎著一個在后面用肩扛,好不容易把箱子鼓動上去,差點要了老康和老葛倆人半條命。

林劍他們緊隨其后從地窖鉆出來,“辛苦辛苦,來支煙?”

老康擺擺手,“不了不了,歇會兒就好,老了不中用了~”

老葛倒是不客氣,接過煙湊著火機狠嘬了兩口,“這味兒是夠竄的,林先生你們慢慢看,我去找點東西熏熏地窖,不然以后沒法兒進人了~”

林劍巴不得他離遠點呢,“行嘞,您忙您的~”

等老葛晃悠著離開之后,林劍重新蹲下來,把每件物品拿出來整整齊齊的擺在地上,筆洗、筆架之類的不用細說,不過為了顯得逼真,還是假模假式的端詳了一番。

重點是那塊兒墨,這可是等會兒用來忽悠人的關鍵,墨錠顏色偏暗紅,湊到鼻子前細細的聞,有股淡淡的墨香,不明顯,可能是保存不當的原因,味道也不正。

墨錠在文房四寶中排在老二,足以見得它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墨本身就因為難以保管,導致明清時期的老墨極為稀少,長期以來少有藏家涉足。

但近年來,隨著古玩收藏之風盛行,墨錠收藏作為后起之秀,收藏價值正逐漸升溫,很多人開始炒墨,不過大多是民國期間的老墨,近代的也有不少。

可誰要是有一塊兒明清時期的墨,那絕對能在朋友圈里狠狠的漏一把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祁阳县| 佛学| 张家口市| 邯郸市| 嘉定区| 土默特右旗| 谷城县| 石首市| 宝丰县| 玉林市| 济南市| 布尔津县| 盐津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长阳| 江都市| 樟树市| 德化县| 华亭县| 平舆县| 延安市| 房产| 海兴县| 阳泉市| 元阳县| 西青区| 东丽区| 平舆县| 疏附县| 荔波县| 张家界市| 潜江市| 句容市| 柞水县| 霍山县| 泸水县| 沁阳市| 赤水市| 古浪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