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這個時候有點黑
- 開啟制藥新時代
- 一粒西地那非
- 1903字
- 2020-03-04 23:44:35
蘇忱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沒有以學生身份而是以創業公司老板身份,忙活了好幾天,也僅有幾家銀行接待了他,收到的也大部分是質疑,而愿意聽他說完的,也只余一家銀行。
“我們銀行花這么大一筆錢幫助醫院建設實施這套系統,我們銀行能獲得什么?”這是關心眼前收益的銀行看法。
“又有多少人愿意使用這套所謂的“銀醫通”系統進行付費,患者都有各種顧慮,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會感覺窗口交流更加靠譜一些。”這是更加注重前景的銀行看法。
“這個“系統”的操作難度怎么樣,上手難易程度又是怎么樣的能不能快速推廣。”這已經是有意愿參與的銀行意愿。
“銀醫通”這個項目從名字中就可看出,主角是“銀行端”和“醫院端”,銀行作為“銀醫通”系統的投資方,目的是發卡收費、收取管理費、獲得醫院沉積資金,醫院則是借此像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以及響應上層號召。
蘇忱所在的信息硬件服務公司,是提供系統的設備支持,為了能夠盡快登上這艘大船,蘇忱只能提前推動兩家合作,否則失了先機,一是難以和東南沿海的各類實力雄厚的公司競爭招標,二是沒有提前知曉的信息渠道很容易被銀醫兩家提前踢出局。
最終蘇忱還是以醫院參與的保證以及全省第一家銀醫通的前景優勢,說服了工商銀行的當地支行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當然前提是,蘇忱真能找得到一家醫院來達成合作。
“還是四大行有魄力。”蘇忱在腦中贊嘆。
醫院方蘇忱這真沒轍,蘇忱打算先以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入手,只能從同是大學同為一個教育系統方面下手,求助于藥學院牽線搭橋。遼大藥學院老師多為沈陽藥科大學畢業,但也有部分能和遼寧中醫藥大學打上交道。
對于遼寧中醫藥大學,蘇忱沒有太多印象,單以學生角度,只能記得是一個很小的學校,東校區與西校區只有一個天橋之隔,但是專業能力還是很強的一所學校。女生超級多,劃重點,男女比例大約是1:7,這樣比例有多懸殊,舉個例子遼寧中醫藥校內四棟公寓,只有一棟12層的為男寢,其中1-2樓還是食堂,其余全是女生宿舍。
蘇忱找行政里上次一起吃飯的學長幫忙聯系了大陳院長,約好在院辦公室見面,藥院兩個院長,正副都姓陳,大陳院長是個很慈祥的中年人。
有人對于本地體系的黑暗,人情味濃、官僚主義等有看法,其實這些大多都是偏見,大家都是中國人,人情社會,南北都一樣,權力機關也注定會受到腐蝕。官僚主義,整個黃河以北,大體上都是一致的。無論是東北還是山東,都肩負著國家戰略安全和國土安全,這種定位要求高度集權。
反正在學校,蘇晨感覺雖然確實有時有些形式主義,但是真正你有能力,有重要事情,辦事效率還是挺快。這次蘇忱已經把供應公司、銀行都已經打通了,只需借助學院的關系,創造一個能和醫院對話的機會,還是很容易實現的。
大陳院長的反應也不出蘇忱所料,即使學校里沒有太多支持大學生創業先例,但是只是提供簡單的幫助,院長還是非常樂意的。
打了幾個電話,院長聯系到中醫藥大學的中層校領導,約好可以給蘇忱一個成果展示的機會,至于成不成并沒有打包票。
能夠有這樣的關系,蘇忱已經很感激院長,再三道謝,“謝謝院長的支持,我一定會把這個項目談下來的。”
院長上揚著眉毛,表示自己很在意蘇忱的意見“我們非常樂意見到有杰出的學生,如果有合適的想法我們都會非常支持,即便制藥工程專業才成立五年,我們院的基礎還比較薄弱,雖然學院幫不了你太多,但是舍了我這張臉,幫你去求求人,我還是能做到的。”說著拍了拍蘇忱的肩膀,“回去好好準備準備。”
前世只是簡單的在學校度過了大學四年,并沒有和院長有過多接觸,蘇忱現在也是很感激院長的幫助,能在藥院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叫上陳乃堂,開著奔馳大G去壯壯場面,沒辦法,現在正處于醫療健康行業還在猖狂的時期,蘇忱心里還真有些沒底,在2010年,莆田系還在沒有大面積曝光時,一個診所營業資格證已經被炒到了10萬元的價位,醫師資格證,尤其是副主任和主任醫師資格證也高達數萬元一年。
即便現在正當新醫改實行的第二年,但具體實施和配套措施還有待完善。比如,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目標被一再延遲,僅是制定基本藥物目錄,就已經困難重重,與之配套的基本藥物使用和管理規范,也一直未見出臺。這其中有醫療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藥品供應鏈條巨大利益的羈絆。在現在2010年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低價常用藥,往往“莫名消失”或者遭遇改頭換面。
而此時公立醫院的改革也陷入困境。
因為在現在,所有藥品必須通過招投標才能進入醫院,藥品出廠價15.5塊,還得先通過醫藥公司進行定價,定價三四十,這時藥品還不能進入醫院,得通過全省藥品集中采購投標報價。
從這些事件就可以看出,蘇忱只能寄希望于院長的面子好使,以及這種信息體系建設中貓膩比較少,還有背后銀行的撐腰,來確保自己的項目能夠平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