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羋月
- 戰國從臣子到君王
- 雀同
- 2002字
- 2020-03-08 19:28:02
秦國,這個讓九州六國皆為恐懼的國家,自從劉眾踏上了秦國的國土,就感受到了完全的不一樣。
這里的市井沒有商人,街頭沒有行街叫賣之聲,也沒有奢侈玩樂之人,甚至連鐵匠木匠都等各種工匠都看不到一個,而飯館也都是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
秦人精神面貌很好,精神飽滿,辛勤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些常常在別的國家看到的,樹蔭下熱鬧的景象完全不存在,幾乎很少有休息之人,偶爾有,也是不足片刻,便行色匆匆向田間行去。
“君上,阮隆第一次看到人民竟有如此景象,若天下人皆像秦人一般,辛勤勞作,有了足夠的存糧應對饑荒,又何須懼怕天災蟲疫?”
自從進入秦國,阮隆就一直拉著車簾看著外面的景象。
“在齊國時,眾人皆談論齊國與秦國誰強,秦國政策利弊,然而不到秦國,不知齊秦的差距,齊人懶惰,人民多不愿種糧,齊國若鬧饑荒,則四處賣糧,若到戰時,諸國皆屯糧自保,齊國哪有糧食可買?”
阮隆畢竟是在齊國長大的,自然會先想到齊國。
“齊國臨東海之濱,常年風調雨順,黃河水災不入齊,九州旱災齊最少,秦國畢竟是匱乏之地,天災人禍,不可避免,故而商鞅變法先為民,再為國,而后圖爭霸,商鞅乃天下奇才啊。”
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布《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
商鞅的變法,直接刺激了農業生產、重塑社會價值觀。
商鞅打擊學士,抑制商人,讓學士和商人投入到農業生產之中,并以種糧多少,來判定功勛多少,可以說在秦國,只要自己種的田好,收成好,就能受封個小貴族。
商鞅還削弱了貴族、官吏的特權,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貴族沒有了特權,想要活命就必須加入生產之中。
商鞅還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一人犯罪,鄰里連同受罰,一家有罪,其余各家均應告發,否則將連同懲罰。
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嚴懲私斗、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
可以說商鞅的改革,方方面面都在于提高生產,并注重國內民眾團結,讓拔毛飲血的秦國,一躍成為戰國最強諸侯國。
“若君上回到燕國,可否效商鞅之法?”
阮隆畢竟是士人,士人對功名的執著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便曾力勸劉眾莫要追尋商鞅之路,但看到秦國這一幕,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阮隆這么一問,卻讓劉眾心里驚了一下,他要尋濟世天下之良方,使得諸王免于紛爭,百姓安然若泰,這秦國不就是最好的國度么?
但隨即又開始否認。
秦國雖然在這方面完全達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但這只是暫時的,而且是戰時的。
秦國的王權,已經達到了極致,而物極必反,政權也是一樣。
他心中的國度,應該是不滅的,永生的,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安泰。
但燕國能給他這么一個國度么?
秦國的王權太集中,也太極致,想要達到他心中的想法,也太難,反觀燕國的王道,似乎更適合自己策劃。
劉眾甩了甩腦袋,拋開這亂糟糟的思緒。
“燕國奉行王道,效堯舜之仁,若要行此法,怕有難度。”
首先燕王這一關能不能過去還另說,也正是因此,燕國也成了劉眾的第一個選擇,畢竟燕國王室的傳統,皆以仁政愛民為本。
“君上說的是,我等皆是臣子,施展有限啊。”
阮隆感慨了一句,卻像是觸動了劉眾的某根神經,驚得他不敢想象。
前面有一處關卡,關卡外站了一行人,劉眾駕著馬匹向關卡行去。
這是在秦國,蘇秦的策略已經無法在光天化日之下威脅到他,現在他是安全的。
“自接到邊關傳信,劉子來到秦國,大王便派我等日夜兼程來接劉子,如今終于見到了劉子,我等今晚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那關卡處一太監,還沒等劉眾走到,就開始說。
熊貓眼,一臉疲倦,想必這幾日可是受了很多苦,見到劉眾就開始抱怨。
“大王如此待劉眾,劉眾感激不盡,公公辛苦了,快去驛館休息吧。”
劉眾對那公公行了一禮。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劉子乃是大王朝思暮想之人,咱家可受不起劉子一禮。”
帶著尖銳纖細的聲音,說的有些小心翼翼,但臉上的竊喜之情,卻是表露無疑。
畢竟,劉眾的身份有點太響亮了,賢者,六扇門門主,一戰而滅中山國之將。
嬴稷真的這么想他?
在燕國,他僅僅是給嬴稷送過幾次水果而已,畢竟曾經他很崇拜這位流傳千古的明君。
“公公是長者,劉眾是晚生,劉眾當給公公行禮。”
劉眾說著,從懷中摸出些金子,塞給那公公。
“劉眾在秦國,望公公多多照應。”
這招數是阿三教他的,金子也是阿三給的,不過看到那公公驚喜的表情,劉眾就知道,阿三猜對了。
再三推遲,那公公也就收下了,心情愉悅之下,竟然連疲倦之態都少了幾分,開心的領著劉眾一行人去了驛館。
公公名叫湯常,是嬴稷的貼身太監。
第二天早起,劉眾一行人就在等著湯公公,也許這湯公公真的太勞累,竟然從戌時睡到巳時,
七個時辰,十四個小時,醒來還在打哈欠。
用過飯,一行人開始上路。
“湯公公,大王年幼,是何人為大王主持朝政啊?”
路上,劉眾騎著駿馬,跟在湯常坐的馬車旁。
“是宣太后,宣太后聽大王說想念劉子,對劉子甚是好奇,到時候劉子便可以見到太后了。”
宣太后,羋月,楚國公主,楚威王的女兒,而他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冉。
曾經和義渠王有私情,卻為了秦國,而殺害了自己的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