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過年瑣事
書名: 重生日常系抽獎作者名: 我不想悔棋本章字數: 3892字更新時間: 2020-03-20 23:49:54
“是不是特別想我?”王呈安等安妮一上車就問道。
“對,特別想你,滿意不?”安妮白了他一眼,說道。
“mua,獎勵你的。”王呈安抱著安妮的小腦袋,狠狠的親了一下。
車開到了五星集市。鎮上有兩個大的集市,鎮中心的集市只有早市,五星集市做的是傍晚的生意。
離過年也就兩天了,集市上非常熱鬧,平時沒有的攤位,這幾天也出現了,比如打氣球,套圈,還有各種賣小吃的攤位。
“呈安,有臭豆腐誒,還有韭菜盒子。”安妮牽著王呈安的手,說道。
“安妮,快吃晚飯了,就別吃這個了吧。”王呈安難以想象臭豆腐和韭菜合體的味道。
“那我們買點炸的龍頭烤吧。”
“少買點,嘗嘗就好了。”
“嗯,好的。”
王呈安買了點,遞給安妮。油炸的龍頭烤,裹著面粉,在油鍋里一炸,又酥又香。
“呈安,我們去套圈吧。”安妮看到小時候玩過的套圈游戲,也想嘗試一下。
“老板,一個圈多少錢?”王呈安問道。
“20塊錢10個圈。”老板用鉤子收起地上散落的竹圈。說道。
“給我20個圈。”
“好嘞。”老板收好錢,遞給王呈安20個圈。
“安妮,給,扔吧。”王呈安接過裝著龍頭烤的袋子,把竹圈遞給安妮。
地上10X10的擺滿了小獎品,大部分獎品都是小東西,值個兩三塊錢,也有一部分是相對比較貴的。
安妮扔的比較快,沒幾分鐘就扔完了。
“安妮,你也不瞄一下就扔了。”
“憑感覺就好了。”安妮接過老板遞過來的一袋小獎品。王呈安湊過去看了看,都是兩元店里賣的東西。
“這些東西你都用不上啊。”
“家里可以用啊,你看牙簽,指甲鉗,都可以用啊。”
“好吧。我們去別的地方轉轉。”
安妮拉著王呈安來到了賣對聯的攤位上。
“家里都沒貼對聯呢,我們買兩對回去吧。”安妮說道。
“好啊,家里也喜慶喜慶。”
挑了兩副對聯,付了錢,兩人就打算回去了。路過,水果店的時候,王呈安看見有賣4J的車厘子,就買了兩箱。
“安妮,我中午的時候在姚城買了60箱煙花,給你家拿點去。”王呈安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拉著安妮的手,說道。
“你買這么多煙花干嘛?”
“放著玩啊,煙花多浪漫啊,誒,說到煙花,我給林總打個電話。”王呈安也是想到就做,立馬給林浩打了個電話。
“林總,開完會了嗎?”
“老板,剛結束。”
“是這樣的,主題樂園專門劃出一塊地,只要天氣允許,每天都安排一場煙花表演。所以,你還要在招聘一批專業的禮花燃放人員。”
“好的,老板,我這就安排。”
“嗯,還有演藝廣場,盡量大一點,我打算每隔一段時間,就開個電音節。”
“我都記下了,老板。”
“嗯,好,沒什么事了。掛了。”
“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安妮見王呈安掛了電話,說道。
“哈哈哈,不是挺好的嗎,這樣以后人氣就不愁了。”
“我們家就不要煙花了,你放的時候,我來看看就好。”
“嗯,也行,說不定,在我家放煙花,你家也能看到呢”
“那離的稍微遠了點,煙花都變小了。”
“到時候我來接你。”
到了安妮家,給她留下一箱車厘子,王呈安就回家了。
之后兩天,王呈安也沒出去,每天幫著老媽做做過年常吃的美食,比如鲞凍肉,辣椒醬,油豆腐燒肉,糟肉。
農村也有很多祭祀祈福活動,各路菩薩,各個祖宗,種類繁多啊,這兩天膝蓋都蓋紅了。
7號上午,煙花店老板就開著小貨車,帶著一個伙計就來送煙花了。60個煙花,家里都沒地方堆了,被老媽一頓說。后來還是騰出奶奶的雜物房,才安置下。
8號的時候,王呈安一大早就帶著爸媽去了集市,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要把吃的食材都買齊,除夕當天,集市就沒多少攤位了。
王呈安今天特意沒吃早餐,就是為了來集市上吃一碗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面,辣椒醬餃子面,餃子其實就是豆皮卷肉餡,切段。
老爸老媽先去買平常的食材,王呈安吃完面,去買海鮮。
回到家,已經快中午了,隨便煮了點年糕泡飯,對付著吃了。下午,一家人就在棚下,收拾雞鴨。
老爸還給王呈安交代了一個事情,就是給兩個叔叔和姑父打電話,邀請他們除夕來吃年夜飯。
大伯早在幾天前就和大伯母堂姐去奧洲坐移民監去了。
打完電話,跟爸媽講了一下情況,三叔一家明天下午到,小叔昨天已經在他丈母娘家了,姑父也在老家了。
9號,壬辰年甲寅月丙午日,除夕,剛吃完中飯,三叔一家就到了。
“三叔,三嬸,呈銘。”王呈安見三叔的奔馳S600停在路邊,走出來迎接。
“呈安。又變帥了。”三嬸拎著普拉達的包包,走進院子:“你看看你哥,身材好不好?你還是這么胖。”三嬸夸獎王呈安的時候,不忘吐槽堂弟的身材。
“呈安,這是給你爸的煙。”三叔從后備箱拿出一個袋子,遞給王呈安。每年過年的時候,三叔都會給老爸送煙,大重九,牡丹,游泳,南京九五之尊,冬草夏草,每年都換一種。
“誒,謝謝三叔。”王呈安接過煙,替老爸感謝道。
“他三叔,他嬸,喝茶。”老媽給泡了茶。
“哎,二嫂,這茶葉不錯啊。”三叔喝了一口,嘗出味道了。
“都是呈安買的,我們也不知道好不好喝。”老媽解釋道。
“三叔,這是獅峰龍井,走的時候,帶一盒走。”王呈安接話道。
“那就太好了。我平時就好這口。”三叔開心的說道。三叔好茶,小叔好唱,姑父好酒,大伯平常節約慣了,啥都不好。
王呈安搬了一張方桌放到院子中,擺了幾把椅子,桌上擺上水果,瓜子,堅果,請三叔三嬸坐下喝茶。
“呈銘,現在工作怎么樣?”王呈安給三叔遞了支煙,然后自己也點了一支,問正在玩手游的堂弟。
“還是在原來的公司。”堂弟讀書工作都挺曲折的,小時候上過體校,轉學5次,大學沒考上,后來三叔花了十來萬走后門去當兵了,在崇明當了兩年的海軍,然后退伍回來,本來轉業可以去街道辦事處,他嫌太無聊了,就自己找了一份工作,每天坐地鐵從浦東跑到浦西上班。
怎么說也算是個小富二代,干著白領的工作。
快三點的時候,小叔一家也到了,王呈泱因為出國留學了,所以只有他們三個。
“小叔,小嬸,瀟瀟,快進來坐。”
“哥哥好。”瀟瀟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王呈安一把抱起瀟瀟,這個妹妹可是王家最小的娃啊。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今年的收獲,說說明年的打算,其樂融融。
“大家進來拜一拜。”老媽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擺好了祭祖的祭品,走到外面,喊道。
一群人一起依次拜了拜祖宗,這是每年除夕必做的事情。
之后王呈安就幫著老媽準備年夜飯。
姑父一家在晚飯前也到了。
“姑父,姑媽,時間剛剛好,馬上就可以吃飯了。”王呈安今天算是接待員了。
“諸敏,去后備箱拿兩瓶紅酒。”姑父將車鑰匙扔給表弟,說道。至從姑媽手術之后,姑父就移民奧洲了,在奧洲做紅酒生意。
因為每年年夜飯都是在王呈安家吃的,所以老爸很之前就專門買了大的圓桌,能坐20個人。
四家十二口人加上奶奶,一共十三個人,確實需要大圓桌。
大家都倒上了紅酒,幾個小輩只能喝飲料,因為要當司機,王呈安是因為不會喝酒。
先干了一杯,然后大家就享用年夜飯了。不管一年來有多少難處和困難,都在這一刻煙消云散。
“姑父,你的酒莊有拿到奧洲頂級的紅酒嗎?”
“可以啊,不過,量比較少,我主要做的是普通紅酒,走量的,價格便宜。”
“也不用特別多。這不是我爸媽不去工地了嗎?我想著在姚城給他們開家店,賣賣茶葉和紅酒。”
“那沒問題。什么時候要,提前給我打電話。”
“好的。”
王呈安因為不喝酒,所以吃的比較快。手上拿著一瓶INVO,走到院子外,路上已經沒什么車了。倒是已經有人吃完晚飯,出來串門了。
“呈安,你這么快吃完了?”隔壁鄰居三叔走了過來。
“嗯,三叔,抽煙。”王呈安掏出煙,分了一支:“對了,三叔,幫我叫幾個人來放煙花。”
“你買了多少煙花,還要叫人來放。”
“我買了60箱。”
“這么多?那我幫你叫人。”說著,掏出手機打了個電話。鄰居三叔姓潘,是村里的大姓。潘三叔打完電話,沒幾分鐘,他的本家兄弟,就來了好幾個。
王呈安回屋拿了一條冬草夏草出來,讓幾個叔伯分了。
“安妮,我這準備放煙花了。我來接你?”王呈安給安妮打了個電話。
“不用,我快走到你家了。”
“你快到了?”王呈安馬上走到路邊,朝著來路望去,還真看到安妮了。
“你怎么就走過來了呢?我好去接你啊。”王呈安拉著安妮的手說道。
“晚飯吃的有點多,走路過來消化一下。”
“你爸媽不來啊?”
“他們不好意思過來。”
“原來是這樣啊,早知道我去請了。”
“馬后炮。”
“嘿嘿嘿。”
“呈安,煙花在哪里?差不多可以放了。”潘三叔走過來,問道。
“在我奶奶的雜物間里。”領著潘三叔進去看了一下。
“你這煙花太大了,我得去找幾塊鋁皮,圍一下,安全第一。還有路的兩端,也要設置一下警示信號,不然等會有車誤入,就麻煩了。”
“嗯,都聽三叔的。”潘三叔當過村長,確實不一樣,想問題比較周全。
等一切準備妥當,人員也分工好了,2個負責點,2個負責搬,還有2個負責給燃放完的煙花澆水,以防復燃。
王呈安家面前的這條路,原來是條河流,后來為了造搶險公路,就被填了,所以這條路比較寬,大概有30米寬。
潘三叔帶頭,點燃了第一個煙花的引線。每次放四個,相隔都在10米以上,點引線也是個體力活,要來回跑。
煙花短暫升空,在100米的高空突然綻放,非常漂亮。
王呈安家這邊放的煙花,吸引了周圍的鄰居。畢竟村里這么大規模放煙花的也就王呈安家這邊了。
王呈安這邊也沒閑著,因為來看煙花的人越來越多,散煙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
“安妮,好看不?”等散完煙,王呈安回到安妮身邊,拉著手,問道。
“好看。”
“等樂園建成了,到時候放禮花彈,會更漂亮。”
“我有點期待了。”
煙花燃放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空氣中彌漫著火藥的味道,馬路上到處都是煙花的碎屑。早已等候在旁邊的收廢品的人,就上前把煙花的空殼搬到了小貨車上。王呈安也沒問他們要錢,能把馬路收拾干凈,就很感謝他們了。
見時間差不多了,安妮進屋跟幾位長輩告別,王呈安將她送回了家。
“安妮,明天我們吃完中飯就去機場,思明下午給我打電話,到時候會有車來接。”
“嗯,好的,那我進屋幫爸媽去收拾行李了。”
“嗯,好的。mua。”
回到家,三叔小叔姑父幾家人也回去了。
今年的春晚,孤零零的在電視上放著,也算貢獻了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