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0章 嘆良將弓弩伏木門 賀龍子蒹葭倚玉樹

  • 魏卿
  • 執戟良人
  • 3352字
  • 2021-02-20 17:21:02

轉眼已是夏末六月。

魏蜀兩軍苦苦忍受著炎熱無比的天氣,在渭水一線已經對峙了足足一月。

魏軍大營之中,眾將接到主帥司馬懿的傳喚,紛紛來到了大營,等候主帥的指令。

全副披掛的大將軍司馬懿環視帳內,看到張郃、郭淮、賈詡、夏侯霸、戴陵、司馬師、司馬昭等諸將都在,這才開口說道:

“既然諸君都到齊了,有一件事情,本帥還需與諸位一塊定奪。”

眾人默然,側耳準備仔細聆聽。

“今日辰時,本帥接到探報,蜀軍已然糧草不足,準備撤軍還蜀,本帥想要趁著蜀軍撤退之際,派遣一軍前去追擊,不知哪位將軍愿意前往?”

帳中所有人都曾見識過蜀軍的戰力,也都明白諸葛孔明素來通曉戰事、深通兵法,因此此刻竟無人敢主動站出來。

“大將軍容稟。”

這時,驃騎將軍張郃站了起來,朗聲諫言道:

“兵法有云:‘圍師必闕,歸師勿遏’,蜀軍一向進退有據,此次又僅僅只是糧盡而退,并非是戰敗退軍,只怕此時追擊,難以取得戰果。所以末將并不贊同大將軍阻擋蜀軍撤退。”

“本帥自有主張,將軍勿復多言!”司馬懿此刻臉色陰沉如水,厲聲喝道:“吾意已決,張郃將軍聽令!”

“末將在!”張郃此刻雖然心有不忿,但奈何軍中以主帥為尊,張郃只能聽令。

“本帥命你率軍兩千,前去追擊蜀軍,不得有誤!”

張郃聞言大驚,他抬頭怔怔的望了一眼司馬懿,一時無語。

兩千兵馬,讓自己去追擊強悍而訓練有素的蜀軍,看來司馬懿是要讓自己去送死啊!

可是自己又能奈司馬何?

自己既然身為大魏的將軍,就不能帶頭違抗將令。

看來,一切只能聽天由命了……

張郃嘆了一口氣,躬身說了個“諾”字,便大踏步朝著營門外走去了。

司馬懿望著張郃消失在營門處的魁梧身影,在心中冷笑了一聲:張郃,你休要怪老夫無情,要怪就怪你自己,那么的自命不凡,不將我司馬家放在眼里,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么……哼!

“全軍聽令,全速前進,追擊蜀軍!”張郃此刻率領著麾下兩千輕騎,在秦嶺山道上疾馳著,他雖然并不贊同司馬懿的命令,但自己作為大魏上將,明白軍令如山這個道理,如果連自己不嚴格去執行軍令的話,那以后大魏的將軍還如何服眾呢?

“且慢!”張郃驟然勒馬,警惕的望了望四周地形,突然萌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問了問身旁的隨軍向導:“此處,乃是何地?”

“啟稟將軍,此處名叫木門道,因其形狀酷似木門,因而得名。”

“木門道……”張郃警惕的望了望兩側山峰,他覺得此處太安靜了,安靜的有些不太正常。

說不定此刻蜀軍就藏在這山中的叢林里!

“全軍聽令,后撤五里,立刻退出此山道!”張郃說著便撥轉馬頭,朝后方退去。

————

魏軍主營中,所有大將此刻全都提心吊膽的等待著張郃的消息,所有人都知道,打完這一仗,他們就可以班師回朝了,只希望張郃能夠贏回一陣,這樣他們也好在陛下面前交代。不過大將軍司馬懿卻好像不怎么擔心的樣子。

司馬懿心想,只要好好安撫策應諸葛亮叛亂的鮮卑大人軻比能,再加上自己此次并未讓諸葛亮占據大魏寸土,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將功折罪,不會受到責罰。

“報!”

所有人聽到營門外的呼喊,都不由自主的朝著營門偏頭看去,只見一名滿身傷痕的斥候沖進大帳,伏地一邊慟哭,并一邊回稟著戰況:“張郃將軍他……在木門道……遭到蜀軍伏擊,傷重……不治身亡了……”

“啊!”賈詡等人皆驚呼一聲,不敢相信那斥候所說,要知道張郃可是封了侯的上將,沒想到就這么草率的薨逝了。

就在所有人驚愕嘆息的時候,主帥司馬懿的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

七月乙酉日,洛陽宮廷之內,上上下下皆是一片喜氣洋洋。

由于皇子曹殷平安出生,皇帝十分欣喜,不但下令大赦天下,而且還在宮中舉行了一場宴會,以作慶賀。

式乾殿內,此刻歌舞升平。

太樂丞率領著樂師們,依次演奏著大魏新創的樂歌,先是《楚之平》、《戰滎陽》、《獲呂布》,再到《克官渡》、《舊邦》、《定武功》[注1],這富麗輝煌的黃鐘大呂,襯的整個洛陽宮更加喜氣洋溢。

【注一:魏臣繆襲根據漢代太樂所改的曹魏太樂歌。】

由于皇帝歡喜非常,因此就連文學侍從、散騎侍郎等外戚公子都被邀請前來參加這場皇族家宴。

皇帝曹叡與懷抱皇子曹殷的毛皇后并席面南而坐。

其余皇室外戚公子們則都各自隨意散坐在階下席上。

“陛下,臣妾素聞,席間諸位侍郎公子,皆是才華橫溢之人,既然今日大家都出席在列,何不讓他們為皇兒填詩作賦,以助宴飲之樂?”

毛皇后朝著曹叡頷首行禮,面帶微笑著說道。

“皇后所言極是。”

曹叡今日心情大好,朝著階下眾位文學侍從說道:

“今日乃是皇兒滿月之喜宴,在座諸位皆是飽學之士,不妨就在此為皇兒吟詩作賦,以助宴興,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階下,夏侯玄、曹肇、卞蘭、李豐、何曾、杜恕等人,以及皇后之弟毛曾等人皆躬身答道。

“好,來人,備筆墨。”

在皇帝一旁隨侍的內侍答應一聲,便去準備了,不多時,階下幾人面前都擺好了文房四寶。

昌陵侯夏侯玄與長平侯曹肇一向才思敏捷,因此提筆便開始揮毫寫作,而毛皇后的弟弟毛曾,只是憑著姐姐的地位權勢,這才得以擔任天子郎官,實際上卻才疏學淺,文不得武亦不得,臨場作詩文,自然是不太容易。

不多時,曹叡見階下眾人都已投筆,點了點頭,他望了望席間的夏侯玄,看來是想讓夏侯玄先行獻上詩賦,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夏侯玄乃宗室以及皇室姻親公子中,才情最好、名聲最高之人。

“泰初,不妨將你的詩作,為皇兒吟誦一番,如何?”

夏侯玄微微一躬身,回答皇帝道:

“微臣為皇子殷作下《皇胤賦》一篇,在此拋磚引玉,還請諸位切莫取笑。”

夏侯玄說著,便起身離席,踱步誦道:

“覽二儀之上體,本人倫之大紀。道莫崇于后辟,統莫大于承祀。伊皇衢之光赫,享乾坤之元祉,在太和之五載,肇皇胤之盛始。”

夏侯玄誦完一段,席間眾人皆流露出了欽佩之色。

“時惟孟秋,和氣淑清。良辰既啟,皇子誕生,爾乃發愷悌之明詔,振湛恩之豐沛。殊惠洽乎黎民,崇施暢于無外。爵群兆以布德,赦殊死以示仁。黔首詠而齊樂,愿皇祚之日新。”

夏侯玄吟誦完以后,席間眾人皆拊掌以示贊賞,曹叡也十分滿意,舉起酒壺親自走下殿階,為夏侯玄添了一樽酒,并說道:

“希望殷兒,便如泰初方才賦中所言一般,平安祥樂,永世無災,來,此一觴酒,朕敬泰初!”

“多謝陛下,陛下請。”

夏侯玄舉起皇帝親賜的御酒,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之后,眾人皆已微醉,此時毛皇后扯了扯曹叡的衣袖,曹叡才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泰初,皇后之弟為人勤勉好學,一向又對你頗為敬仰,想與你結交為友,今日你二人不妨同席暢飲,他日相見,便是知己摯友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叡此刻心情愉悅,說起話來也是滿面笑容。

所有人,包括夏侯玄自己都明白,皇帝這樣做,無非是想要借此機會抬高那毛曾的名氣而已。

“毛侍郎如此抬舉,微臣可擔當不起,微臣無才無德,怎比得毛侍郎皇親國戚的尊貴身份,今日同席無妨,只是這交友,請陛下恕玄不敢高攀。”

夏侯玄話一說完,席間所有人臉色都變了。

曹叡本來心情大好,聽了夏侯玄這話,心中登時大怒。夏侯玄這分明就是看不起毛曾!

毛曾此刻已經起身坐在夏侯玄的身畔了,聽了對方這話之后,毛曾也是臉色通紅,既羞且怒,他心想:你夏侯玄是才高八斗,可是居然連陛下與皇后的面子都不給,看你待會如何收場!

夏侯玄自然明白自己這樣做會惹怒曹叡,可是自己一向不濫交朋友,在他看來,這是他的原則,即便是皇帝也無法強迫自己。

曹叡怕掃了今日宴飲之興,也不想在席間發火,他擺了擺手道:

“朕看大家這會都醉了,不如散了吧!”

“臣等遵命!”眾人見皇帝發話,陸陸續續也都離席而去。

“昌陵侯。”

曹叡見旁人都走遠了,這才叫了夏侯玄一聲。本已打算離席離去的夏侯玄聽聞皇帝呼喚,轉身行禮問道:

“陛下有何吩咐?”

“朕欲提拔毌丘儉為洛陽典農校尉,故羽林監一職會有空缺,從明日起,你便去統帥羽林郎中吧!”

曹叡冷冷的說完以后,大袖一揮便轉身而去。

“臣謝陛下恩典。”

夏侯玄明白,宮城防衛一向由禁軍武衛營、中壘營、驍騎營、中堅營、游擊營等禁軍新軍負責,這羽林監雖名為羽林軍統領,可是實際上如同虛設,毫無作用,看來陛下是借此機會,來懲罰自己啊。

夏侯玄苦笑了一下,從冰冷的石階上站起身來,拂袖而去。

讓夏侯玄與曹叡都沒有想到的是,那日宮中宴會之后,夏侯玄與毛曾同席而坐的事情便傳遍了洛陽城,坊間之人還給這件事情起了個文雅之名,叫做“蒹葭倚玉樹”。意思便是那毛曾如同蘆葦,卻還想要依靠夏侯玄這株玉樹揚名立萬。而這件事情也被傳為坊間趣事,一直流傳到了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旅游| 桐乡市| 明溪县| 洛隆县| 山阴县| 封开县| 昌吉市| 宿迁市| 郸城县| 盐边县| 府谷县| 靖远县| 长丰县| 泰兴市| 九江市| 南昌市| 石狮市| 桦甸市| 繁峙县| 任丘市| 通渭县| 竹山县| 元江| 武隆县| 浦江县| 张北县| 湾仔区| 揭东县| 句容市| 丹凤县| 涿州市| 织金县| 霍州市| 深圳市| 宁城县| 宜阳县| 河源市| 连州市| 吴堡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