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換路子
書名: 總有刁妃想害朕作者名: 寸珠本章字數: 2243字更新時間: 2020-04-30 22:08:39
晚食時分,才終于把阿余送了回去。
人走后,榮秀擔心道:“夫人這般直接地調理余美人,就不怕她去圣人面前告狀嗎?”
薛賢妃顯然十分愉快,微微哂笑,垂至鬢側的銜珠步搖輕輕晃動。
“就是要她去告。”
“夫人?”
“她說話做事素來是直來直去,但卻絕不是沒城府的直性子,而是將凡事都擺到明面上來,叫人覺得她占理,如蘭氏、戚氏那般口蜜腹劍的,反倒容易叫毛氏抓住把柄加以回擊。”
“所以夫人您是故意的?”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要裝得坦坦蕩蕩,那我自然陪你一起光明磊落。
薛賢妃是一品妃位,叫她區區一個美人來服侍無可厚非。
更何況又好吃好喝地招待著她,還另送了不少賞賜去福熙閣,任誰聽這都跟調理兩個字不沾邊。
若是阿余氣不過要去告狀,那才是中了計。
賀閎聽罷,只會覺得是她不識抬舉。
但是……“婢子覺著毛氏應該不會輕易中計,她若沒有直接去告狀,反而是使了什么陰損法子趁機陷害呢?”
“她若設局,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只要被本宮揪到分毫,那必然撕下她一層皮來。”
如今這后宮,到底還是掌握在她手里的,想查到些什么并不難。
之前不管,是因為阿余從沒招惹到她。
可也正因為阿余從不主動招惹,才叫薛賢妃有些坐不住……
“夫人這是要逼她出手?”
薛賢妃點頭:“獻舞一事后,本宮心里總存著個疑影。”
那次的事,阿余若是僥幸逃脫便罷,可若是早有提防,那她知不知道這事到底是誰做的?為何事后再沒有動作?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薛賢妃很斷定她可不是會吃這種啞巴虧的人。
遲遲不動,怕是在算計著什么。
>>>
福熙閣。
阿余回來以后,居然連一口涼水都找不到。
閣里統共就住了兩位美人。
所有的份例和部分屋室都是均攤共用的,所以不必想也知道這肯定是戚瑩的手筆。
至于怎么做到的,也很簡單。
就不停的燒水唄……
保證所有的水都是燒開的就行了。
今兒織花陪了阿余一天,留在閣里的純蘭一直在擔憂主子為什么遲遲不歸,常青則是出去打探阿余的消息。
所以并沒人留意戚瑩那邊在做什么。
織花本就氣不順,當下便怒道:“薛賢妃和戚美人是合起伙來算計咱們啊!這……這也太明顯了吧?”
明顯又拙劣。
就不讓你喝水,氣不氣人?
氣人。
但沒辦法。
就像薛賢妃的所作所為無可指摘一樣,戚瑩此舉也沒什么不對。
歲入隆冬,年關將至。
戚瑩吩咐宮人多燒點熱水過分嗎?
不過分。
阿余摸著燙手的銀制雙魚壺,勾唇道:“這是換路子了。”
開始和她明著來?想讓她有苦說不出?
有點意思。
織花:“她們這是故意壞娘子的嗓子呢!”
阿余今兒話說得太多,現下真是一個字都懶得說。
純蘭也不吭聲。
就悶著頭,用兩只碗不停地倒水。
織花也過去跟著一起。
不過時,也讓阿余喝上了溫水,所以戚瑩此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無非就是想借機出口氣。
幾碗溫水下肚,嗓子才不那么疼。
阿余輕揉著脖子,“這幾天都消停點,沒事不要出去。”
這是怕了薛賢妃,要躲著?
織花不解:“娘子不打算將這件事告訴圣人嗎?”
阿余不僅不打算去告狀,而且……“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我都不會再見皇上。”
哪怕被傳侍寢,她都不去。
織花更不明白了。
但顯然阿余不想多說,她便也不敢問。
當夜,阿余又叫來黃鸝。
“告訴你找來的那些鳥兒,不必再去戚瑩窗前叫喚了。”
“放過她啦?”
“嗯,我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打發走黃鸝,阿余換上了一身宮婢衣裳,摸黑溜出了福熙閣。
這件事,算是在計劃之外。
她本沒打算現在就做的,但很顯然薛賢妃是盯上她了,正找機會捉她的把柄呢。
所以近期內,阿余沒有機會。
只有今夜。
今天薛賢妃才有動作,應該不會這么快出手。
阿余一路躲藏,見到避不開的侍衛就索性鉆進鎖妖囊里,待四下安全了再出來。
于是平安無事地來到一處舊地。
就是壽皇殿附近的那個破敗涼亭,阿余曾在這里嗅到過樟腦草,從而惹出不少麻煩。
時值深夜。
涼亭安靜佇立在羊腸小徑的盡頭,干枯的禿枝張牙舞爪地伸到亭中,比白天更多了幾分陰森。
叮鈴。
頸間的鈴鐺突然一響。
果然。
上次的事情時候,阿余就覺得有些奇怪。
樟腦草的花期是七到九月。
可她去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分明是花期已過,那亭子周圍所有的植物都枯敗,卻獨獨長了一株樟腦草。
這不奇怪嗎?
所以她早就想來瞧一瞧了,不過是因著后來發生了許多事,才一再耽擱。
如今薛賢妃出手,正好促得她來到這。
一來,是怕以后在薛賢妃的耳目下不好出手。
二來,也是姬良給的一月之期不差幾天了,她若再不捉個妖回去,也不好交代。
只是不知……這妖怪道行高不高。
阿余輕輕抽出鬢間插著的象牙簪,手腕一甩,那簪子便變成一柄劍那么長。
她攥著簪劍,徐徐上前……
>>>
翌日,長秋殿。
阿余一落座,蘭貴人就開腔了。
話是對薛賢妃說的:“昨兒在太液亭,可真是意猶未盡,若不是怕人太多會擾了夫人,嬪妾真想也去夫人的承明殿,多聽余美人講幾個故事。”
薛賢妃笑了笑:“余美人的故事的確很有趣。”
阿余擺弄著帕子不說話。
蘭貴人見她不吭聲,愈發得意:“盈夫人素來愛聽戲聽曲兒,卻不知聽故事也很有些趣味呢。”
這是在諷刺她和梨園的伶人沒什么區別。
盈妃不摻和,只是說:“諸位妹妹都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不像我,什么也不會。”
阿余聽懂了蘭貴人的諷刺,仍不言語。
見她雖不吭氣,卻也不見尷尬神色,蘭貴人頗有些拳頭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于是不甘心地又將話頭對向皇后:“皇后殿下可曾聽過余美人講故事?”
“不曾。”
“那……”
“本宮想聽,自會去找說書的。”陶如意將她的話堵死。
今日難得余美人安分。
可這蘭貴人偏要一再挑釁,若把人家惹急了,少不得又要掰扯一番。
真是煩得很。
不過這樣說,多少會有些映射薛賢妃的意思。
畢竟是她昨日叫阿余說了一天的書,不過陶如意并不在意,將宮務都推給她,可不代表她就會多忌憚薛賢妃。
薛賢妃聽罷,果然臉色有些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