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柳三成將真氣運行一周天后,感覺精神之海擴了一倍多,最重要的是精神光波中有了不同色彩,這讓他驚訝。以前他喜歡花是因為它能令自己神清氣爽,還有那淡淡的花香能讓他安靜。這種喜歡僅因他需要這種功效而亦,不會因一朵花枯萎或盛開而悲傷或喜悅。
精神之海一片清明,他感覺很好。現在有了光彩,盡管他還不能確定出現的這些光彩對他來說是否有利,但因看到不同色彩產生的喜悅之情卻是毋庸置疑。
“我這是向好的方面發展,還是不好的方面發展?”柳三成自語著。自他通過那本書,明白了人應該有的七情六欲后,他常常問自己。以前他從不知寂寞為何物,現在怕了。他甚至懷念在禁閉室呆的那些天,還懷念陸乘風,想他是否安好。這種牽掛也是以前從沒有的。他現在發現自己的煩惱多了,就因為沒人陪他修練,沒人關心他?
這樣想著,柳三成更煩,以前他承包了所有人的笑點,卻沒有這樣的煩惱,現在大家都不再輕視他,相反對他還多了幾分尊敬,為何卻不快樂了?
從這方面看,是沒向好的方面發展。柳三成對自己的變化有些惱火。好在,沒過幾天他變突破融合進入心動境界,從心動到元嬰再到出竅、分神、合體四境似乎一氣合氣一般,短短的二十來天,他就達到了合體境,隨著修練層級增,他的那些煩惱終于不再是煩惱,他感覺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中,不再被情緒左右。
最先知道他達到合體境的是聞昭照。
“你竟然短短二十余日就能修練出元嬰,神游天外,凝結出元嬰有多難你不知道嗎?有了元嬰你才能脫離生死道。有元嬰、出竅、分神都不太難,但這個瞬移你怎么也做到了,有些修道者用盡一生都達不到瞬移,你這個一氣呵成壯舉,可真是逆天之舉。”聞昭照感慨萬千。
吳清遠知道柳三成達到合體境界也是吃驚不亦,他算是修道奇才了,結嬰用了三年,從分神到合體也經歷了三年,期間還差點功敗垂成。柳三成是怎么做到的,他也很想知道。
“你是怎么做到的?”吳清遠忍不著還是問了柳三成。
“這個我也說不上,自心動以后,就結出了元嬰,有了元嬰就能出竅,出竅后自然可分神,有出就有進,這個不就是順理成章的嗎?”柳三成一臉無害的回答讓吳清遠無語了。也許這個過程對格三成這樣的奇葩來說是容易,他在融合境就能進佛境,以佛境根基一氣呵成此四個境界也在情理之中。
“這個對你來說,也許真是簡單了點。”吳清遠心中感慨萬千,最終只凝成一句很淡漠的話語。
“大師兄,如果不是您讓我修練那本書,我想,到現在我也突破不了融合瓶頸。謝謝。”柳三成知道他的修為能突飛猛進,是得益那本書,那書讓他識得人的七情六欲,感悟到這些情緒帶給他的煩惱。元嬰期他摒棄了那些讓他不快的情緒,結出的元嬰自是與眾不同,小人兒金光燦燦,得他充沛靈力滋養,自然是成長很快。
“這是你的造化。”吳清遠不勝唏噓。
.......
考核的前一晚,劉希瑾來找聞昭照和柳三成,想看看他二人修練效果。在發現柳三成已達合體之境后,不勝唏噓:“有些人的確不能用常人標準衡量。”
聞昭照也凝出了自己的元嬰,他凝出的元嬰還只是一點光華,沒能成人型,但元嬰周身卻籠罩著一層光霧。劉希瑾的比聞昭照的大,都有了眉色。
三名候選弟子就有了這般境界,這在三清觀建觀以來從末有的。就是吳清遠和劉清云也是開光之境拜師修練的。
考核早上,柳三成準備了豐盛早餐,大家吃飯后就開始在場地活動,等待觀主和道長到來。
觀主出觀無聲無息,他甚時出觀的他們這些弟子都不知道,只有在劉希瑾報上觀主飯食后,柳三成才知道觀主出關了。
觀主出觀的這些日子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眾人都沒見過。今日就能見到觀主,眾人真想一睹這個傳說中很牛的前朝帝師。
據傳,觀主是當年修復神劍僅存的碩果,因修復神劍折損功力才離開帝京在玉秀峰休養,是初元大陸最強者。
柳三成與聞昭照、劉希瑾來到演練場,看到大師兄和三師兄已到了,他們二人不知道在聊著什么,似乎還很激烈,引不少弟子側目觀看。
“二位師兄這是怎么了?”聞昭照也看不明白了。
“是啊,二位師兄好似吵架一般,他二人雖都有點高冷,但都不難相處,是什么事讓他二人如此情態?”劉希瑾也是不明所以。
“也許他二人在聊今兒天氣還好吶。”柳三成笑盈盈地說。
“就他二人秉性,聊這話題,一人一句就能結束對話。”劉希瑾笑著用吳清遠口吻說,“今兒天氣尚好。”,又學著劉清云的口吻回答:“確實如此。”
他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柳三成和聞昭照呵呵大笑,三人行徑成功引起眾人注意,就是吳清遠和劉清云也不由向他三人看來。
“師弟,他們三個一向這么好嗎?”吳清遠問。
“柳三成在關禁閉時,陸乘風問他誰有可能來看他,他說聞昭照和劉希瑾會來看他。”劉清云將陸乘風當初所言又復述了一遍。
“看來他們真的是好友。”吳清遠說。
“大師兄,那個柳三成當時可不這么想的,他認為劉希瑾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好處。”劉清云將當日陸乘風與自己所說都說給吳清遠聽。
“也許那時的他還不懂什么是朋友之誼。”吳清遠說。
劉清云雖不明白他說的什么意思,但看吳清遠對柳三成頗有好感,便知他看好柳三成。
柳清云與聞昭照、劉希瑾看著遠處向他們招手的吳清遠和劉清云,飛快跑上前,同聲說:“二位師兄,要做什么事,您二位吩咐我們三人即可,不需親力親為。”
吳清遠聞言笑對劉清云說:“清云,他們這是要把我們供起來。”
“咱們二人也能體驗到做甩手掌柜的悠閑,好事。”劉清云呵呵笑道。
三人聽觀中最德高望重的二位師兄如此平易近人,不由樂了,干活就更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