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聞家管家
- 柳三成的其他七成
- 百合蓮子粥
- 2603字
- 2020-03-03 07:00:00
聞太老爺收到聞昭照傳來的信息,知道他找到了要找的人,心中高興,當時只說了兩個字“高興”。
下人看到聞老太爺去了聞家藏寶閣,老太爺百歲老人了,身體還硬朗著,二十年前花白的頭發,現在開始轉黑,最近還新長了兩顆牙齒,這都是咄咄怪事,雖下人們私下也議論這些反常之舉,但因他為人豁達,對下面的人寬厚,大家還是把那句想說的“反常為妖”的話生生切了。
聞太爺是君子,以君子之道待人接物,這是下人們喜聞樂見的,能長壽自然是更好。
在下人們的記憶中,聞太爺幾十年沒去藏寶閣了,以往每每聞太爺去藏寶閣都是因初元大陸有大事發生。下人們看到聞太爺去了藏寶閣心中就不安了,不知道初元大陸又發生什么大事。
每每初元大陸發生重大事件,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令數以萬計的民眾不得安寧。上一次朝廷動亂,中原百姓游離失所,在流浪數年后方安定下來,如果再發生變故,不知道何時才能安寧。
下人們不是修行者,在天災人禍面前都是無能為力,他們唯求天下太平。聞老太爺這一脈都是修行者,在聞家庇護下,他們還能茍安,但家人就只能聽天由命,也許自己躲過大災后,卻發現家人都不在了,成了孤家寡人,這是很可怕的。
因為有此擔憂,聞太爺去了藏寶閣消息不脛而走。
聞昭照的父親聞重陽從北疆回府,就聽到了下人們私下議論,便召集眾人訓話,說如再聽到有人私下捕風捉影,就滾出聞府。這個時期可沒人想離開聞家,況且他們去外面討生活比在聞家差遠了,聞重陽一向言出必行,他發話后,下人們才安靜下來。
聞重陽安排人將他帶回府中的東西收好,他自去藏寶閣見聞太爺。
聞太爺入了藏寶閣就再沒出來,這都有五六天了,聞重陽初聽這個消息也是忐忑不安。父親的這種非常舉動,讓他預感到暴風雨要來了。
聞家藏寶閣比三清觀的氣派了許多。閣有七層,占地數畝,寶閣外又有數畝空地,總面積約有十畝。寶閣外空地并沒開發利用,堆放著建筑垃圾,每當春天來臨,就是綠草茵茵,開滿不知名的野花,尋食的鳥雀、寄宿期間的蟲類倒也令此處不那么寂寞。偶爾也會有野獸前來捕食野兔等小動物,每每此時,閣中就會傳出一陣哀婉的樂音,野獸一旦聽到此聲,就會乖乖離開,此處其實已形成一個小生態系統。
聞家總管就住在此處,聞家總管是比聞太爺還神秘的存在。他比聞太爺年長,但看起來年青許多。身板雖瘦小,但永遠都是那么硬朗。
聞家總管大人,下人們一年也難得見這回,這很不正常。下人們認為,這個總管才是聞家老太爺,他只有在聞太爺臨事不能決時,才顯身,當他代聞太爺決定后,聞家人無一例外都會遵從。
“父親,昭照可有消息傳來?”聞重陽進閣后看到父親和總管正對弈,二人殺得難分難解,專注于棋盤,就是聞重陽進來,他二人似都沒有發現一般。
“你回來了,很好。”聞老太爺聞言方停下,看著還沒洗去風塵的聞重陽說。
“孩兒剛回來。”聞重陽據實回答。
“北疆情勢如何?”管家先問道。
管家看起來是比聞老太爺年青,他的須發皆黑,雖人看起來單薄了點,但一雙眼卻是炯炯有神,這雙眼似乎就能看破人所思所想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聞重陽其實是怕這位管家的。管家深不可測,他認為,就是父親對管家也是尊敬有加,從小就讓他以見尊長禮待之,就是父親見管家禮數也從不懈怠。管家對他父子二人雖也是客客氣氣地,聞重陽還是感覺到管家并不認為聞家父子二人禮數過了。
“北疆在陸千里治理下,民富兵強,八荒強者羨慕北疆富庶,又結盟奇襲,陸乘風就以守株待兔之法,將他們統領擒獲,又施以安撫之策,八荒之眾,暫且還不會妄動。”
聞重陽以經商為名行走四疆八荒,各地情形他還是有個基本了解。
“南疆情勢如何?”管家聽說北疆情勢大好,似很欣慰,將手中棋子放下,開始詢問天下事。
“自定國公崔靜被朝廷以叛為名誅殺全家后,南疆一直不太平,但因南疆貧脊,近十年鎮守南疆官吏又都想著如何盤剝百姓,不思如何帶領民眾富強,就是八荒之人也不愿南下,南疆雖軍政最松散,域內民眾私斗不斷,邊境卻是最安全的。”
“定國公一家枉死,朝廷至今沒有定論,實屬可恨。”聞太爺長嘆道。
“定國公與吾交厚,朝廷自是視為眼中釘,怎么能為其平反。”管家淡淡地說,“傳言定國公并非全家枉死,他的兒子崔瑾尚在,吾派人四處打探,至今沒有消息。”
“昭照所尋之人可就是他?”聞重陽問。
聞重陽知道管家和父親令聞昭照入三清觀的目的:尋找他們要保護的人。
聞重陽一直很好奇此人是什么身份,能讓聞家最有權威的二位長者派聞家長孫出面找尋、保護。聞昭照雖在修道方面有天賦,但他離大陸強者還有一定距離,要保護一位重要人物談何容易。
“不是。”聞老太爺否認,“昭照已經找到。現在的他修為在昭照之上,能自己保護好自己,你無須為昭照擔心。”
聞重陽知道父親明白他的心意,讓聞昭照親自涉險,不僅他不放心,聞老太爺也不放心。就是如此,還是令聞昭照進了三清觀。聞太爺的決定無疑就是縱使沒有孫子也不能沒此人的穩絕之招,可見要找的人身份多么重要。
“如此甚好。”聞重陽聽父親這么說,方暗自舒了一口氣。
“昭照此行收獲頗多,不僅找到了要保護的人,還結識了幾位有趣的朋友,好事。”管家樂呵呵地說。
“是好事,我也想見見他的這兩位小友了,特別是那個柳三成,他太有趣了,按他的年齡和經歷來看,他是崔瑾的可能性很大。”聞老太爺心情還真不錯,如果柳三成真是崔瑾,那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有這個可能。果真如此,就是天見可憐崔家,為崔家在這世上留下一點血脈。”管家說著不勝唏噓,他眼中還泛起了淚。
“人在作,天在看,天不會無視人間正道泯滅。”聞重陽說。
定國公一家數十口被朝廷以莫須有罪名誅殺,還誅連三族,上百口人鮮血令斷頭臺血腥味經久不散,斷頭臺常常陰風四起,讓人不寒而栗,就是鄶子手也怕再上斷頭臺行刑。世人都說那是這些被怨殺的人怨氣結成,什么時候沉冤昭雪,什么時候怨氣才能散盡。
人們傳得玄,官府也心虛了,另擇地建新刑場,老刑場從此成了廢墟。
“如果他是崔瑾最好,如果不是也無妨。”管家說,“有昭照他們三人在觀中,那人定會安然無恙。”
“先太子真還活著?”聞重陽問。
他從父親和管家口風中嗅到了味,聞昭照要找的應該就是段至譽,看來段至譽當年被三清觀主救走并非空穴來風。
“找了這么多年,終于找到了。天不負吾等忠心。”管家喟然長嘆。
“終可告慰娘娘在天之靈。”聞老太爺也是不勝唏噓。
“既然是這等好事,自然要慶賀,還請二位長者移步出寶閣。”聞重陽說。
“你我二人出去好好喝兩杯。”
“好啊。”
爽朗的笑聲驚起在草中覓食的鳥蟲,引起一陣和鳴,一時,靜謐的寶閣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