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4章 平衡之術

除了以上這四點,邢云衢還勸楊林盡早把叆陽打造成邊貿和制造業為主的大城;把鎮江打造成遼東南地區的不凍良港,以便于海貿。雖然這違反朝廷封海的禁令,但只要做的隱秘不聲張,并拉攏朝中相關大臣為自己說話。那么開海貿易這事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井石兄果真是大才,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你說的這些話句句在理,那么就拜托你來操持這一切。所需錢財用度你自行決斷,不必經過我!”楊林對邢云衢拱手道。

“大人見外了,學生能說這些自然也就是為了給大人解憂。即便您不吩咐,學生自然也是要操持起來的。不過所需錢財之事還是要通稟您之后才能支用的。畢竟學生現在管著官門和營中的財物,立下了不少規矩。學生不想自己把自己立的規矩壞了。這一點大人您不要和我爭!”

邢云衢說到這兒嘆了一口氣道:“大人,學生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大明現在看是國勢平穩、威名依舊。可是開國至今已歷二百五十余年,其中頑疴之癥已是病入膏肓,實是無藥可救。單是幾十萬不事生產的宗室俸祿一事,就已經把大明的財稅拖得捉襟見肘、舉步維艱。其實朝廷知道這些事情,可是根據大明祖制又沒法更改。這些宗室不能做官、經商、務農等等,每月只能等著朝廷俸祿過活。大多人的日子甚至都比不過尋常百姓。如此下去,國家早晚要被拖垮。”

“再如邊貿一事,朝廷雖下令嚴禁向建州和與其交好的蒙古部落開市。但是據學生所知,朝中有人與山西官府、邊軍勾結,利用當地商賈向塞外大肆走私。眼下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長此以往必將引得其他商賈眼紅。有可能同流合污把走私規模擴大。學生估計,這些走私的貨物除了蒙古各部留存一部分,大部分都將流向建州叛胡。這些人如此里通外敵、資敵養敵,建州之叛何時能定?”

楊林知道邢云衢這最后所說的,正是與滿清勾結的有名的“八大皇商”一事。說是山西八家商賈向后金走私,其實何止八家商賈。小的商賈還沒計算在內呢。如果把他們的走私數字合計起來,那是相當可怕的。好在現在的“八大皇商”才剛開始走私,規模還不大。自己今后想想辦法,看能不能破壞他們與后金的交易。

“大人莫怪,學生一提這些事情就容易把話說遠了。總之大明現在各種時政弊端,已是層出不窮、回天乏術。整體已現衰敗之勢。為今之際,只有推倒一切重新來過。換句話說大明已經到壽了,應該改朝換代了。”

“井石兄說這些太過驚悚,也太過悲觀。我不否認你說的這些,但是只要找對方法還是可以亡羊補牢猶未晚也!而這也是我輩今生應盡之責!”

楊林嘴上這樣說,但心里對邢云衢這個舉人對國家形勢和時政的判斷還是很震撼的。他沒有魂穿異世的經歷,竟能從這些事來看出一個國家的走向,那可是相當相當厲害。難怪后世的網絡上說,古時的官員要比現代的官員有真才實學的多,而且都是真正的精英人士。即便是貪官,隨便拉出一個僅是書法一項就可秒殺后世所有官員。

邢云衢沒有接楊林的話茬兒,而是看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的問道:“大人得今上如此青睞重視,給予霸業根基。難道一輩子就想偏安這遼東一隅,甘為國家守御邊城?”

楊林不得不承認邢云衢看形勢看得準,看人也是有一套。自己怎能甘心就窩在遼東這個地方?這天下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可是在實力和羽翼沒有豐滿前,自己不能隨意透露真實想法。“密成泄敗”這四個字可是無數人用生命為代價總結出來的。簡單的說就是自己要干大事的計劃要保密,否則泄露出去導致失敗的風險極大。

雖然藏起自己的真實想法可能會讓追隨自己的人失望,但是在這個以利益為主的封建時代,為了加官進爵而把你出賣了的事兒有的是。可以說這種事兒不管是在那個時代都比比皆是。你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很可能就被有心人拿去大做文章。所以為了長遠大計還是要忍耐下去。

楊林否認道:“井石兄,你是讀圣賢書的人,也是你們縣人盡皆知的大孝子。當懂得忠君愛國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雖得今上青睞,但是衛國戍邊、守一方平安是我的人生信條。你所談的皇上給予我霸業根基實是荒謬之言,之后不可再提,否則休怪我翻臉無情!”

邢云衢聞言不怒反笑道:“大人,不是學生要蠱惑您造反背叛朝廷。而是應明白天下大勢已然發生改變,若是不盡早準備。豈不是辜負了今上對您的期望和厚愛?”

楊林有些氣到:“井石兄不可妄言。你怎么知道今上想把我養成藩鎮,難道他會不知道這么做的后果?縱觀古往今來,那個皇帝會蠢到自己培養個威脅皇權的藩鎮出來?就憑你方才說的那些根本難以令人信服,更是荒謬絕倫!”

“大人,有時候皇帝培養藩鎮不是為了威脅皇權,而是為了保住皇權。東漢的藩鎮軍閥們咱們就不提了,那么兩晉、南北朝、隋唐,各地強藩多如牛毛。他們為了爭權、爭地彼此之間互相攻伐。為了獲得大義和爭取人心,他們那個不得尊重皇權?這樣反倒是讓皇權獲得了極大的安全。”

“就說唐朝吧,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藩鎮遍地戰亂不斷,朝堂也是烏煙瘴氣不復以往。可就在這種混亂局面下,若有藩鎮膽敢反叛朝廷,就會被其他藩鎮群起而攻之。造反的反倒成了人家功勞簿上的一份子,你說可笑不可笑?”

“所以各地藩鎮都不傻,他們雖然對朝廷陽奉陰違,可多數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叛朝廷。大唐的國祚竟然由此延續了一百四五十年。究其根源根源就是皇權和藩鎮形成了一種隱形上的平衡。這其實也算是帝王之術的核心思想之一——平衡之術!”

楊林點點頭表示贊同,因為邢云衢說的一點兒沒錯。其他朝代的皇帝不談,僅是大明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平衡之術就用得不好。結果最后朝堂上全是東林黨的人,皇權被緊緊局限在紫禁城中。同樣他的政令也不出京師。即便他以高壓態勢傳達給地方官府,也會被大打折扣。

邢云衢繼續笑瞇瞇的道:“大人,學生自小熟讀圣賢書自然也懂得忠君愛國的道理。但是在學生看來,為將者戍守一方聽命朝廷是忠君愛國;那么自強自立維護皇族安危也是忠君報國。縱觀歷史,多少忠臣義士為了忠君愛國殺身成仁,徒留給后人無限遺憾。如著名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唐時高仙芝、哥舒翰;宋時狄青、岳飛。總之,這些人要是有不甘人下的雄心,何以徒留美名而身死?所余身后之事,只在世人的嗟呼之中。真是可惜、可嘆、可悲啊!”

楊林有魂穿后世的經歷,當然不是象邢云衢提到的那樣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話是極有道理的。為了改變歷史走向,他更愿意當個聽宣不聽調實力強勁的軍閥。等到關內局勢糜爛、天下傾覆的時候揮軍入關,匡扶漢家江山不讓滿清窺得神器,這才是他的長遠目的。

而如今萬歷皇帝的這種安排也正契合他的想法。而且這種安排在遼東可以形成多方鼎立的局勢,又可以把局勢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避免外溢禍及關內。

邢云衢見楊林沒說話,道:“大人,就如我方才所言。忠君愛國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為了美名而身死才算是忠君愛國。我們在遼東強大,皇室的安危才有保障。否則今上把你直接調進京里任職不就完事兒了嘛,又何必又要如此大費周章的這樣安排?”

楊林聞言長嘆一口氣道:“井石兄,你說的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很納悶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如果按照圣人教誨,你說這些話可是不忠不孝、離經叛道之徒!”

邢云衢曬然一笑道:“學生在沒來叆陽之前,絕對是按照經史典籍和圣人教誨來做人、來行事、來忠君的。但是來叆陽在與大人您及軍中眾將士相處之后,又歷經兩次建虜圍城。學生時常想,大明為何會被這小小的塞外蠻族如此欺侮?后來才想通,書上東西的可以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治國。但是要想實現胸中抱負,沒有權力和武力支撐都不如販夫走卒的一個屁來得響亮!”

“學生原先的理想也不過是與他人一樣。想著這輩子好好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然后謀得一官半職牧守一方,為百姓撐起一片天空。爭取做一個能在族譜和縣志上留有一絲美名的清官。可是學生離開家鄉后,沿途所見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百姓比比皆是。細問之下皆是各州縣失地的貧民。他們頭上無一縷艷陽、腳下無一寸熱土,成群結隊居無定所。即便這樣,地方官府、皂衣胥吏對他們依然盤剝不斷。哭聲哀嚎,聲動天際;餓殍絕路,隨處可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龙门县| 普宁市| 呼和浩特市| 根河市| 德昌县| 泉州市| 公主岭市| 汉沽区| 临汾市| 永寿县| 甘孜县| 镶黄旗| 广元市| 定襄县| 长兴县| 津市市| 三原县| 张家川| 新邵县| 蒲江县| 福海县| 文安县| 娱乐| 北票市| 永吉县| 浦县| 鹤庆县| 福清市| 合川市| 曲松县| 韩城市| 临澧县| 全椒县| 麻城市| 凤阳县| 闸北区| 神池县| 定安县| 天台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