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莫斯科太空中心
- 異星傀儡
- Zuda
- 2044字
- 2020-02-05 11:05:59
在末日大劫難——埃博拉大爆發降臨后,全世界人口構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于固有人口基數的不同,劫難過后不同民族不同語系人種承受的創傷也不盡相同。除了遠東海島上那個,在災難爆發后人類未及反應之前,就已滅絕的種族外,其他各民族都并沒有在劫難中直接消亡。但因為人口基數越小,民族繁衍承受的打擊越大,因此絕大部分民族在末日劫難后走向了大融合,形成了新的語系民族。
蘇俄行政域莫斯科市是前聯邦時代四個超級大國之一的俄羅斯首都,地球聯邦建立后這里逐漸演變為聯邦位于北半球的軍事與重工業中心,戰斗機器人研發重鎮。和如今世界上大多數城市一樣,莫斯科也采用了星形結構的行政區劃,各區大多還是沿用了前聯邦時代莫斯科市的行政區劃名稱:莫斯科中央行政區,莫斯科東部行政區,莫斯科南部行政區等。特別之處在于,莫斯科有兩個行政區屬莫斯科與其西北另一座蘇北大都市——特維爾共同管轄,這就是位于莫斯科西部和北部的,莫-特中西行政區和莫-特中北行政區,由于這一地理與行政特色,莫斯科和特維爾也被成為“蘇北雙子星”。
盡管別稱上暗示出了兩座城市異乎尋常的關系,但在功能性上她們卻有著天壤之別,作為軍事與工業重鎮,莫斯科如同屹立于北半球的黑道大姐大,又或是嘯聚在山林中的母老虎,從建筑風格到市井交通都給人一種威勢逼人霸氣側漏的感覺;而作為歐亞北部的文化與科研中心,特維爾如同超然于九天之外的神鳥,又好似春雨中飛舞的白羽,從都市氣質到文化底蘊都給人一種遺世獨立高貴圣潔的感覺。
艾瑪和沐風剛走下超鐵列車,站臺東側電梯處便有兩名身著聯邦太空軍常服的士兵,朝他們走了過來。
“上尉同志,空天軍莫斯科太空中心防衛連儀仗隊安德烈·萊蒙托夫,陳大勇奉命在此迎候,請指示!”說完,兩人右手同時從胸前抬起,五指合攏掌心向下,中指微貼在太陽穴上,“啪!”行了一個標準的聯邦軍禮。
沐風被突如其來的高亢嗓音嚇了一跳,手中的行李箱都差點掉在地上。艾瑪則同樣回了個軍禮后說道:“兩位同志辛苦了,這是我弟弟趙沐風,他會直接從總站乘地鐵前往特維爾,就麻煩大勇同志你送他一趟吧。”
“是!保證完成任務!”陳大勇大聲地回答道。沐風卻用右手食指點了點艾瑪的彈性十足的左腰,用乞求式的目光看著姐姐,畢竟乘地鐵只有不到10分鐘的車程,身邊還要帶上一個人形擴音器,他心中感覺十分別扭。但艾瑪卻好像沒有感覺到似的,接過弟弟手中的行李箱交到面前兩個衛兵手上,然后自顧自地朝著出戰電梯方向走去。
……
……
走出超鐵總站,安德烈來到停在總站門口的軍用地效飛行車旁邊,右手打開汽車后座車門,左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艾瑪坐到座位上后,車門自動關閉,安德烈則坐在駕駛員位置,盡管現在的交通工具中駕駛員的作用已經很小,但基本的啟動停止加速減速還是需要駕駛員來完成的,更何況這是一輛軍用飛行車。汽車啟動后,底盤上12具小型渦扇噴口將汽車平穩脫離到離地面30厘米的高度,車尾四具渦扇噴口推動汽車開始向前飛馳,在如今的時代有輪子的汽車已經是史前文物了。
“前方3公里處一級路面全面阻塞,請求抬升至二級路面第四車道,請確認?”車載機器人的機械音響起。
“確認。”安德烈操著一口彌漫著濃郁蘇式氣息的漢語普通話回答道。在莫斯科,如今大約有40%都是華夏族人(大劫難后,很多民族都在原來的基礎上產生了融合,而華夏族前身就是前聯邦時代包含數十個民族的中華民族),因此漢語和俄語是莫斯科通用語,加之特維爾有大量國外學者,所以莫斯科的絕大多數公務員在正式場合都更喜歡說漢語。
確認指令后,汽車底盤的渦扇噴口同時加力,汽車輕松跳上了距離地面20米的二級路面并在此高度上懸停。當然所謂的二級路面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指一個特定的懸停高度,盡管大劫難后聯邦時代地球人口銳減,但人類社會的繁忙程度、市內交通的壓力并沒有太大緩解。因此在飛行車誕生后,聯邦立刻制定了立體軌道交通規則,也就誕生了二級、三級路面等懸停高度定義。
……
……
汽車行駛了大約三分鐘后,在一片巨大的露天停車場中停了下來,而這片停車場外就是莫斯科太空中心。從天空俯瞰下來,太空中心整體輪廓看上去像是一片梧桐樹葉,葉柄連接著莫斯科中央行政區的主干道,葉脈根部是行政、防衛及任務調度總部,主脈盡頭通往商務載人區,主脈上又分出四條支脈,分別通往資源運載區、空天軍運載區及太空軍常規和緊急運載區。每個任務區中央是飛行指揮中心和空天飛機機庫,四周會分出5條長度1000米的飛行跑道。但這其中有一個區域例外,那就是太空軍緊急運載區,在任務區域中央是飛行指揮中心和長達1000米、寬500米、高50米的巨型火箭倉庫,周圍是有9座彼此間隔500米高度達到400米的火箭發射塔組成的發射矩陣。
每座發射塔旁邊都固定著一枚隨時可以進入發射狀態的,高達341米的巨型液體燃料運載火箭——土星9號,這種火箭比前聯邦時代最大的土星5號火箭足足高了3倍有余。而這座發射矩陣和其中的9枚土星9號火箭甚至比城市中心的超鐵總站還要高,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莫斯科乃至整個蘇北的地標之一,這里的9枚火箭一次齊射,最快可以在兩周內向歐羅巴宇宙基地派出3個師團6萬太空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