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人群的呼喊,順利剪彩。許江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只能形容它就像是結婚娶媳婦,小老板還帶著滿臉的羞澀,讓兄弟幾個陪著招呼前來的客人。
除了老四,這是兄弟五個人的齊聚。
剪彩儀式完,幾個主要合作伙伴一起聚餐,明天正式開工。不過如此小規模并不能引來記者媒體等的拜訪。
不過如此小的場面,還是被敏感的人關注到了。
想著日后有可能建立的商業帝國,許江不禁多喝了幾杯,現在的狀態還是嬰兒學步階段,只能叫商業村落,但前途未可知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手頭上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帝國的磚瓦正在積累。
已經是春末,快要步入夏季的炎熱,但此刻在酒店,透著玻璃,陽光看起來還是那樣如適,這樣的日子里,干什么都是適宜的。
許江的內心,本應該是在場的人高興的,畢竟這是屬于他的產業。可是一小股陰霾卻蒙上心頭。
無他,這錢來的不踏實!雖然非偷非搶,可來源不明是最大的問題
哪怕像別人一夜暴富,是因為祖上遺產,大佬認親,或者挖出古董。至少它踏實啊!
可自己呢,居然一秒一元,誰能知道下一秒還會不會有一元?誰知道突然冒出來的錢,又會不會突然被神秘收回?
許江現在都不敢看手機。莫名的得到,最怕的也是莫名的失去。只有趁著人多自己多灌自己幾杯,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
許江被送回家里的時候,還當著兄弟幾個嘀嘀咕咕說這句話。
話說這一個月以來,和許可的感情也是不瘟不火的進行著。
不過許可自從第一個月剛發了工資,就更加珍惜這份高薪的工作,連聊天的時間都快沒有了。
之前約好的發了工資以后要看電影吃大餐的計劃,也只能無限延長。
……
行了,人生得意須盡歡,何必想那些不開心的事呢?抖擻精神,招人,開工。
一間刷了新漆的舊辦公樓,五位年輕人協調起工作來井井有序。
其它的科室,由李青林網上招聘也罷,還是拉親戚攢同學,至少保證了一個科室有一位員工。
“定了,工人就定為500”許老板力排眾議,將初次招工規模定為如此龐大的數字。
雖然李青林擺出很多理由,甚至連不怎么說話的鄭以回都發表了看法。
工廠確實能消化這么多的員工,但是只要原料和銷售或者機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500個員工就會變成龐大的壓力。
“不必討論了,我們辦的本來就是鄉土企業,讓宣傳部門節省開支,權當做廣告了”
500人的需求,也確實足以在一個鎮子,甚至縣城鬧出點大事!尤其是招工公告里還明確寫著:七十歲以前的人都能應聘,只要沒有犯罪記錄。
這對于農村,實在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因為許江明白:且無論南方的溫暖或者北方的富饒,單單他生活的這個華北大地來說
春天種下花生或者播撒麥種,然后等到秋天收獲。除了農忙時節,老人和婦女都沒有事可干。
而且即便是農忙,如此重的體力活,也得男人從外地趕回家主事。
農忙時男人回家種地,閑下來時男人就外出打工。老人婦女不生病,成了對家庭唯一的貢獻。
這個縣城大多數人的家庭都是這樣,許江的家庭也是這樣。其實提及這種現象,我們并不能稱之悲慘。
許江從小也算衣食無憂,但每個人心中對無憂的看法都不一樣,穿著鄰居哥哥送的舊衣服,吃自己家種的糧食,衣食無憂也。
全家在貧困線上方多一點點的地方掙扎著。印象里扶貧救災,從沒有此地的事,甚至希望小學什么的捐款,他們也曾捐助過。
可要是談及富人,那便是遙不可及了。本來這種田園生活也還不錯,可是在媽媽的念叨里,天真的男孩終于認清了一點點現實。
一個大學,全家一貧如洗。
許江沒有勇氣申請貧困補助,更何況,他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貧困,會不會得到一個冒領的罪名。
然而他也并沒有寒門學子的爭氣,因為分數并不高,他的學費比之一般都要昂貴。
父親只有更辛苦的打工才能勉強維持日常開銷。還有媽媽心心念念的結婚事情,更已經是無從談起。
所幸全家人身體很健康,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都健康,這特別好。不必打針吃藥的消耗金錢,可能是上天很大的眷顧。
“不光是要開辦我的工廠,這也是他們的企業”許江堅定的說,腦海中更是掠過了不可動搖的信念。
天降橫財,取之于天,用之于民。這個工廠,是第一件好事,也是第一個成就!
……
村民們都聞訊而來,尤其在這種沒有什么新聞的村莊里,新鮮事都會隨著街頭巷尾的議論,傳播的極廣,極快。
這雖然不是許江也不是許可的鎮上,但許江認得他們,樸實簡單認真,同自己的父母一樣。
他在一旁看著,招工大廳里,每一個記錄完信息的人都在握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