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的討論,學歷最高的三位博士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首先確定了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動植物學家吳博士的工作任務:
(1)延續本專業的研究活動——小麥種植,也正是本來要去參加學術會議的研究議題,教大家種植農作物,確保穩定的主食來源;
(2)尋找本島可以食用的蔬菜、水果、海鮮,建立本島動植物圖譜。
設計師李博士的工作任務:
(1)測繪本島地形,找出適合居住的房屋建設的最佳位置;
(2)觀測林木,在島上尋找可供建造房屋的物料來源。
醫生陳博士的工作任務:
為團隊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陳博士在醫院主要負責外科小手術,這是優勢。但目前沒有西藥可用,也沒有任何手術設施。所以他要因地制宜,向吳博士學習后結合中醫知識研制藥品和制造護理用品。
粉絲團隊的小姑娘根據各自專業和興趣特長,加入了三位博士的團隊。97人主要分成四組,每組約20~25人。
A組學習日常食材搜集、種植和烹飪——美食組;
B組研究養蠶或者棉花種植,以及衣物設計與縫紉——美衣組;
C組學習醫護基本常識,尤其是護理常識——醫療組。
D組研究和搜集本地歷史、政治文化信息,為尋人任務提供專業支持——文化組。
一時間,人人有活干,粉絲們覺得自己不再是沒用的女孩子了,她們也有了干勁!
那幾戶家庭乘客中,除了年紀較大的家人,其他人也按照自己的特長,加入了剛才的分組。連商務出行的幾位都來了興趣,他們申請成立對外聯絡小組。由于擅長國際貿易、銷售、運營,他們才會被公司外派出差。雖然這種技能暫時沒用,但如果有多余的生產物品可以交換,他們可以立即發揮交易特長,打造品牌,為整個團隊帶來現金流。
這一點獲得了吳博士的認可。她說:“如果我們要長期的尋找一個人,就像明成祖永樂派人尋找建文帝一樣,與人結交,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很可能掩飾自己真實樣貌的人,需要強大的實力作為后盾,所以我支持建立E組為貿易組,在找到合適的生產產品后,通過交易擴充經濟來源,支持長期的搜尋工作。”
大家推舉機長作為這項任務的總領隊。機長熱血沸騰,想當年在部隊的時候,自己也只是一個班長,現在忽然領導了快兩百人了,該是多么激動!機組人員跟著機長,成為指導大家野外生存的重要力量。
機長提議給這個任務取個名字,最好還隱晦一些,就問吳博士:“您這次學術會議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哪個方面,可以透露嗎?”吳博士說當然可以,就是麥穗的“芒”。她從古代小麥類作物的“芒”中分離出的遺傳信息和麥穗中稍有不同。這種奇特差異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
機長一拍大腿:“好啊!不如我們就叫這個任務——‘尋芒行動’。”王和芒這兩個字還有點諧音。大家紛紛拍手表示贊成。
于是,行動小分隊的人員也初步確立下來:助手小張、熟知老王身形樣貌的吳茗、副駕駛小伍(精通擒拿格斗)為骨干,作為第一批小分隊,前往人員密集的地方,搜尋老王的影蹤,順便了解這個時空社會的風土人情。
考慮到吳博士已過古稀之年,機長要求她還是留下,指揮整個大后方的建設。于是,精銳小分隊整裝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