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尋的巡防未如柳岸明所說的那么久,在臨巧節當日,他就回到了佑臨國京都佑安城。
魏尋回來的第一時間就去面見圣上,例行公事,匯報巡防的情況。
聽了魏尋的稟報,皇上開口了:“此次巡防過程中,朕聽說了你確是盡職盡責,朕心甚慰,日后堪當大用。”
忽然皇上話鋒一轉,“今日恰逢臨巧節,愛將你也應當去游覽一番才是。”皇上雖已年邁,卻威嚴依舊。
這話聽起來像是建議魏尋去放松一番,實則是在變相地催促他該成婚了。
因為佑臨國的人都知道,臨巧節是公子和姑娘可以美好邂逅互訴衷腸的節日。
在大殿之下俯身而立的魏尋心底打了個冷顫,怎么自己這才及冠幾個月,就已經有如此多的人在思慮自己的婚事了呢?
父親母親常常提起也就罷了,現如今皇上居然也開始旁敲側擊了。
“今日臨巧節,城中一定熱鬧非凡,只是數日未見父親母親,末將理應先行趕回尚書府拜見雙親。而后再去湊湊熱鬧吧。”魏尋答道。
他既不能拒絕皇上的美意,又不想馬上就去臨巧節,就只好這樣回答了,反正也不會真的有人追究他究竟去不去臨巧節。
皇上點點頭,讓一旁服侍的公公帶著魏尋去領賞賜。
在魏尋剛剛退出大殿的時候,遇上了前來給皇上送安神湯的寧貴妃,魏尋恭恭敬敬地俯身問安后,跟著領路的公公繼續向外走去。
寧貴妃側身瞧了魏尋幾眼,目光中滿是贊許,畢竟魏尋都快成為佑安城中年輕有為的代名詞了。
寧貴妃雖然韶華已逝,卻仍風韻猶存,步履輕輕。她緩步走到殿下,向皇上請安。
而后她走至皇上身旁,從一旁侍女的托盤中端出安神湯,放在案前。
“皇上可有感到疲乏?”寧貴妃開口,語氣溫柔,并不嫵媚。
“朕甚安,貴妃費心了。”皇上揉揉眉心,拿起湯勺舀了一口湯入口,夸贊道:“還是貴妃的安神湯能讓朕真的安神。”說著拍了拍幫自己揉著眉心的寧貴妃的手。
頃刻,寧貴妃緩緩開口:“這魏尚書可真是好福氣,兩個兒子都如此爭氣。長子魏令在最近的史書編撰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次子魏尋又在武略方面有所造詣,近日又甚得皇上器重。”寧貴妃依舊語氣溫柔。
還未等皇上搭話,她又繼續道:“咦?魏大公子前幾年已經和唐侍郎的千金成親了,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姐能和魏二公子喜結良緣......”
皇上喝完了安神湯,閉目養神。聽到這些話,他依舊閉目,只是淡淡地開口道:“貴妃可有合適的人選?”
皇上這么一問就問到了寧貴妃的心坎里,寧貴妃平日里還算是溫柔嫻靜,只是愛給人牽姻緣。
于是她開口說:“臣妾覺得啊,戶部尚書秦為之女秦之之素有才女之名,依臣妾看嘛,這兩人真的是郎才女貌,般配得緊。”
——————
魏尋騎馬領著一小隊侍衛正向尚書府駛去。
他們走的這條路要穿過一條街道,街道上有許多商販售賣商品。
忽然魏尋一行人的前方傳來吵鬧的聲音。
原來是有人攔路搶走了一個婦人的銀兩,那婦人只得哭喊著追趕。
“他搶了我的銀兩,幫我抓住他啊”的喊聲從不遠處傳來。
魏尋勒令停馬。
“將軍,好像是有人搶劫。”一旁的諱深驅馬上前道。
“你派人去追那賊人。”魏尋說道,下令的時候他的目光卻被另一邊吸引。
“是。”
諱深派了幾個人向前方追去。
“你領著剩下的人先回府。”說罷,魏尋策馬掉頭而去。
剛剛前方的人群剛開始躁動的時候,魏尋就注意到了一個穿著黑衣服的人,那人背對著他,牽了一匹馬。
黑衣男子身形高大,正在與面前的商販說著什么。
魏尋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注意到他,大概是因為一個大男人居然站在胭脂鋪前,還一副舉棋不定的樣子。
這時人群的躁動越來越大,那個黑衣男子不經意地回頭看向魏尋的方向,卻恰好對上了魏尋探究的目光。
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避開了騎在馬上的魏尋的目光,這使得魏尋不禁更加疑惑。
待隊伍中有人去追劫匪后,那黑衣男子竟然一眨眼就已經翻身上馬,快速向魏尋前進的反方向馳去。鬼鬼祟祟,好像在躲避著什么的樣子。
因為也沒有別的指向,只有魏尋自己的疑惑。所以魏尋決定自己去跟著那黑衣男子,看看他究竟是什么人。
那黑衣男子正是慕巷。
佑安城的胭脂在各國間都是出了名的好,粉質細膩,清香無比。
慕巷的妹妹慕曉讓慕巷一定要給她多帶回去一些。這就是慕巷站在胭脂鋪前的原因。
在慕巷生活的地方,男子為女子買胭脂是普遍現象,兄長買給妹妹,男子買給心儀的女子,這都再正常不過了。
卻沒想到這樣就引起了魏尋的注意,因為在佑安城沒有這樣子的習俗。
剛剛胭脂鋪的主人也很驚訝男子前來買胭脂,語氣有些怪怪的,不太耐煩中又透露著幾分狐疑。
慕巷并沒有在意這婦人的異常,他繼續向她詢問著不同種類胭脂的區別,結果他忽然聽到不遠處的嘈雜聲,他好奇地回頭看了看,卻不想與魏尋的目光撞了個正著。
慕巷立馬轉過頭來,因為他看到了魏尋坐騎身上的標志,那是佑臨國軍營中的馬匹,他絕不會認錯。
他幾乎肯定那個騎在馬上的男子,身份必然不簡單。
他來找過理禪尊者的事情決不能被別人查出來。
保險起見,為了不引起那個人的注意,他還是快快離開比較安全。于是慕巷轉身上馬就離開了。
但是慕巷很快就后悔了。
他肯定已經引起那人的注意了。因為他可以感覺到,自己身后不遠處一直有個人在騎馬跟隨,不遠不近。
慕巷在佑安城中才待了十幾日,對道路并不十分熟悉。
他為了甩掉身后的人轉了很多的彎,走過的路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
這時,慕巷忽然發現前方有一大片湖水,湖中泊著各種各樣的花船。
而那岸邊亦站著許多的人,熙熙攘攘。
此時混入人群,應該是甩掉身后那人的好時機,慕巷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