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樹有的幾株一起有的單獨一顆,在農(nóng)村很好找。他們選擇的都是比較大的棕樹
先把背簍倒扣著站在背簍底部把棕樹枝砍掉。再從底部開始把棕衣一片一片剝下來,然后一層一層鋪疊好裝起來
羅青葉沒有沈芙蓉高砍枝條的事情都是她來,自己拿著刀開始從底部開始剝。刀是特意磨過的割草刀,很鋒利。一個半圈下去輕輕松松就下來一片
倆人割完四棵樹用背簍后面的繩把棕衣固定住,背著繼續(xù)尋找下一棵樹。棕衣很輕可是蓬松,四棵樹的棕衣高高一背簍。用繩子捆緊后縮矮一大半
背簍繩子捆的實在不能拉后倆人背著棕衣回去倒在院子里。正在倒棕看著劉東和熊英姐背著棕也來了,仔細(xì)算了算厚度還差很多,幾人繼續(xù)割棕衣
羅大海閑著沒事拿出一個爛板凳,從板凳一頭穿進(jìn)去兩顆長釘子開始幫著把這些棕衣嘩啦開。羅青竹看著翻飛的細(xì)末,跑回屋子里取出姐姐給他們做的棉紗口罩給自己和爺爺戴上,用姐姐的話說防止它們鉆進(jìn)自己身體中
村里的棕割完四人又進(jìn)山開始尋找棕樹
第二天羅青葉和熊英留下來幫著爺爺打散棕衣,沈芙蓉和劉東進(jìn)山。四人輪替著進(jìn)山散棕
打散的棕是用來鋪在上面和下面的,夠兩床棕墊的量后開始拿著沒散的棕衣鋪厚度。估計出用量大家心里就有底了
四人一商量,反正離過年還要幾天便繼續(xù)割棕,爭取年后每家每人都能有一床棕墊用。四家人十五床棕墊不是個小數(shù)目,小伙伴們發(fā)瘋似得收集。
劉東和熊英還發(fā)動村里的孩子幫著割,農(nóng)歷二十六這天終于收集夠了。大家高興的相約去鄉(xiāng)上趕場
為了感謝孩子們的幫忙,四人買了很多糖果準(zhǔn)備送給他們。
快過年的場很熱鬧,看到好久未吃的炸油勺羅青葉一人買了兩個解饞,臨回家時還給弟弟和爺爺帶上幾個
買了一些年貨幾人回到村里,第一件事把買來的糖分法給盼著糖的孩子們。沈明義幫著聯(lián)系劉白糖正月初四到她家做棕墊,劉白糖答應(yīng)的很爽快,包吃包住還有五十塊錢這樣的好事怎么能錯過?
村里人喜歡送別人“刀頭肉”,羅青葉割了四條刀頭肉共計八斤。
二十八號
提著刀頭肉和爺爺?shù)艿軄淼絼拿系脑\所給他送上一個兩斤重的刀頭和兩個罐頭。一家人一直感恩劉從孟一直以來的幫助,現(xiàn)在有能力了提著禮物上門也不會被人指指點點。
但禮物也不能突出合群就好!劉從孟真實感受到來自他們一家人的誠意,不是禮物而是從內(nèi)至外的氣息。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在他們看來如此的重要
從劉從孟家回來爺孫三人又去了羅大勇家和苗家姑姑那里送年禮,最后是沈明義家
到時沈老爺子手上提著籃子一看要出門,寒暄后發(fā)現(xiàn)他盡然要去自己家送年禮,于是兩家人在他們家互換禮物
二十九號
羅青葉在家掌勺,邀請劉東一家和熊英一家以及沈明義一家人,羅大勇一家,劉從孟一家人還有雨災(zāi)時幫自己家人搭棚子的人到家里吃飯
幾十個人的餐點從昨晚就開始在準(zhǔn)備了。臘肉提前一晚煮好放在一旁,肉湯中加入干菜
沈建軍從家里搬來三張桌子,加上他們家兩張正好合適
桌子搭好后回到樓上提著兩大袋花生瓜子下樓,拿著茶盤繼續(xù)裝了滿滿一茶盤糖果。再往筲箕里裝上椪柑和橙子用來招待客人
空間里有鹵肉,取出鹵好的豬頭,豬肝,豬尾巴切片剁段裝盤放在案板上。拿出煮好的豬舌豬心與萵筍片一起涼拌上一大盆分別裝進(jìn)盤子里。
燉在大鍋中的牛肉加上去皮切塊的蘿卜,在再第二個鍋里加上竹蒸籠,放入粉蒸肉,燒白,龍眼肉和臘肉!第三口鍋里燉著豬肚條和豬蹄,看看時間人快到了趕緊下入萵筍
鼎罐里燜著紅燒魚,三個打邊爐也沒空火。一個爐子上蒸著三籠白米飯,一個打邊爐上做著麻辣雞,剩下一個爐子旁放著很多準(zhǔn)備好的菜和用料
客人陸續(xù)到來都被兩位老爺子安置在桌子旁坐下,桌子的兩個對角都放著燃的很旺得火盆。
小家伙開始給大家分法糖果,水果和花生瓜子。沈芙蓉忙前忙后給客人倒茶水
羅明珍在廚房幫著看火。客人到齊后她開始炒菜
羅大海腿腳不便,沈明義承擔(dān)起半個主人角色搬出酒壇子給大家倒酒,女人們和小孩都喝“高橙”飲料
沈建軍鉆進(jìn)廚房拿碗筷擺上桌,村里的老規(guī)矩客人在這個時間不能幫主人忙活,只因這是感謝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