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的家具放在一旁,羅青葉和沈芙蓉這些孩子負責上漆水。這些漆全是來自村里的漆樹,漆樹一般人不能碰,一碰渾身又癢又腫需要專門的人去處理。
熬出來的漆有兩種,一種是紅檀色一種是黑色。農家人大多選取的是黑色,羅青葉與眾不同選了深紅檀色。
漆水味道濃,她便用小布條把鼻孔堵上。剛開始還好不一會兒漆水味直接從嘴巴鉆進來。只好取下布條忍耐
漆盅一直放在火堆里猥著,以免變干。兩個十二月底兩家人的房子都修好了。
沈明義家的屋子多修了兩間,院壩也增寬了不少。他們家的木樓就顯眼多了,古香古色全都上了新漆。二樓的每一塊木板也沒落下,一樓地面除了廚房和堂屋是青石板其余也全是上了清漆的光滑平整木板。很是大氣亮堂
按照風俗挑選了吉時進屋擺家具。鞭炮一響之前幫著干活的人開始把家具搬進去擺放在指定位置。
有了家具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前來湊喜氣的村民都贊嘆不已,很多人恨不得把自家也換成這樣。沈明義心里也有點后悔,自家花的錢是她們的一倍效果沒有人家的三分之一來的好
搬新房第一件事宴請大家,羅青葉大方的弄來整雞整鴨整魚招待大家,賓主盡歡
送完客人羅青葉和沈明義一家人忙著把棚里的東西搬進來。廚房里搭了一個很長的大架子,架子只有三層。
大物件擺好后羅青葉開始擺壇壇罐罐等。羅明珍和沈芙蓉一起幫著她們把衣物裝進新衣柜里。
老樣式的雕花新床上也掛了蚊帳,用來防塵和美化臥室。羅大海更喜歡簡單的沒有架子的木床,因而他的房間是簡潔風格
沈明義抱著羅青葉送的一壺酒和家人離開。后天就是她們家搬房,人逢喜事精神爽他難得的拉上兒子媳婦陪自己喝了兩杯酒
第二天一早他去人戶家央請挑谷進房的人時,聽到很多村民議論羅大海一家發財了。一生氣大聲的對著聚在一起的村民說到“人家哪是發大財了?你們也不看看她們一家人怎么熬到現在的。
木頭是自己山里的,漆是自家漆樹上產的。家具也是用木頭和我換的,平日里攢的錢還全部拿來給工人和幫忙的買吃的了,就連給人結賬的錢還從村長和我們這里借了五十才全部給清了。真要掙大錢了還欠啥錢啊……真是的,你們這幫人也不算算就知道議論來議論去!”
這話一出很多人琢磨過來了,是??!人家修房子總共才花了一百多塊錢,還借了五十。倒是沈家光修房都花了兩百多,土坯房可比木房子好多了!想明白后心里也怪不好意思的,直接灰溜溜的離開了
沈明義搬房時也很熱鬧,羅青葉一家提著二十枚雞蛋和一些紅糖粉絲來添喜。
客人離開后兩位老爺子鉆到一起嘀嘀咕咕,沈芙蓉拉著她的手來到她臥室,羅青葉也不推拒直接動手幫著把家具擺到相應的位置。
拿出之前買的蚊帳也給她掛上,她的床沒有架子買得時候特意挑選了吊頂蚊帳
羅青葉又去買了很多殘損的缸和罐子等等,拉了好大一車。有的擺在二樓有的擺在房間里,有的放在樓下的柱子旁.....
里面都填上了從林子里取來的腐葉土并移植了狀元紅,牡丹,芍藥等進去。羅大海帶著羅青葉坐在院壩里看著孫女忙前忙后,想搭把手
羅青葉看出爺爺的心思,干脆在罐子里填上土分別裝進吊蘭,蘭草等“爺爺來幫忙!”招招手示意他上樓
羅大海高興的叫上小孫子慢慢的上樓“諾,用您的拐杖把這些花掛到伸出來的柱栓上吧!”
“這個爺爺可以!”他身體靠在柱子上,用另一根拐杖穩住。把罐子繩掛在另一只拐杖上,很輕松的一抖就放進去了
有欄桿在她也不擔心爺爺會摔倒。倒是弟弟坐在樓道上就開始玩土
羅大海嫌棄爬樓費力帶著小家伙住在一樓,二樓只有她一個人住
修房時專門做了洗衣臺和一個小石磨。兩口水缸一個在廚房一個放在院子里。
為了取水方便特意去割了一大卷塑料水管回來。不用時用小竹筒一塞就行,再也不用辛苦的提水回家
用了五天時間做了八雙拖鞋,進門時換上也耐臟。
雞圈和廁所里主屋隔了兩米距離,也不會天一熱就有怪味。還能用水沖洗牲畜糞便進糞池中,村里人好多都喜歡她們這樣的廁所和動物欄,有的家里木材多就學著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