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醫:脾胃調和百病消
- 路志正 路京華
- 1396字
- 2020-01-21 17:38:07
第四節 脾虛也分陰陽,找準平衡是關鍵
壽者寄語
四肢冰冷或水腫,食欲減退,腹脹,胃寒、胃痛而喜溫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長或不利,舌淡胖嫩,苔白潤,脈沉遲,是為脾陽虛者,忌吃生冷食物,可試服理中丸。
40歲以后,我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里晨練,打打八段錦,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路過打太極拳的隊伍時,看見地下畫著的陰陽圖,就突然想到某天來的一個病人。
“路老,我為什么會是脾陽虛呢?”這是一名女子,25歲,陪著來的是她的婆婆。我一聽這個問題,愣了一下,心想,這里應該是有什么誤會吧。然后她看了一眼婆婆,再看著我,還是鼓起勇氣說完:“不是一般男的才會是陽虛嗎?”聽完了以后,婆婆大笑,就對我說:“路老,不要介意啊,她還年輕,不太明白這些,讓您見笑了。”對著媳婦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說了。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喝了口茶,說:“沒事,這陰陽在中醫里,是不分男女的,男的也可以有脾陰虛,女的當然有脾陽虛了。”
在我們的理解里,一般男為陽,女為陰。而在中醫里面,陰陽是不分男女的,許多癥狀的陽證與陰證都有著不同的表現,而且一定要注意區分,陰陽的差別很大。在這里,我來講講脾陽虛與脾陰虛。
與上述女子的表現癥狀一致,脾陽就像是身體里的一把火,這火會維持身體的正常體溫,提供能量給我們的身體,這種火在中醫里面就稱作陽氣。而因為每個人的生理特征不同,火力也會各異,體溫也會不一樣,比如孩子的體溫通常比老人高,男人通常比女人高。而脾又是主四肢的,因此,如果是脾陽虛的話,首要的癥狀就是四肢冰冷。身體怕冷,沒有火了,就冷,常常伴有胃涼的情況,還有食欲減退、腹脹、胃痛而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水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這就是脾陽不足,功能減退,溫煦無力,運化失職,并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
而產生脾陽虛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或者是多因脾氣虛發展而來,過用誤用寒涼藥物,或腎陽虛衰所導致。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現象就是許多人一喝酒就會出現腹瀉,用中醫分析這其實就是脾陽虛造成的。原因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脾陽會更虛,所以脾陽虛的男士定要戒酒。上面的那個女病人就是一個典型,夏天愛吃冷飲,一次吃十幾個,可能因為身體偏胖,怕熱,老喜歡待在空調房里,前段時間就便秘,吃了一些苦降的藥,就過用了寒性藥物,損傷了脾陽,四肢冰冷,之后就開始血壓偏低,動不動就拉肚子。我們在治療的時候,不能下猛藥,許多藥物用得過重就會損傷脾胃,反而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有的人夏天喜歡喝冰飲,在自己感覺很熱的時候來點冰西瓜、冰啤酒或者冰鎮果汁,就控制不住量了,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對脾陽的最大損害。
而脾陽虛應該怎么辦呢?除了在日常的飲食生活習慣上注意保護脾陽,不要吃生冷食物,還可以試試理中丸,治療手腳冰冷、腹涼、胃寒等。
脾陽虛必有脾氣不足,因此,脾陽虛與脾氣虛常相互參見。故臨床治療用溫中運脾之治時,常與健脾補氣藥如人參、飴糖、白術、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冬季氣溫驟降,脾易受寒困,造成脾不運化,或素體脾虛。人的脾一旦形成陽虛,其消化功能就日漸變差,食欲不振,怕冷,大便不暢。因此脾虛的人冬季應以補陽運脾為主,多吃性溫健脾的食物,如粳米、蓮子、芡實、白術、砂仁和干姜。同時,山藥、大棗、蓮子富含淀粉,容易吸收,且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在肉類的攝入上,應該選擇細纖維的魚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