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暮歲守紅顏如霜
- 青谷悠然
- 桉璄
- 6519字
- 2022-04-23 17:57:27
(宋高宗一朝,有能將而君不力,孝宗以后,雖帝有收復之心,而名將凋零,且南宋初期雙方其實誰也吃不掉誰,局面僵持,本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
她站在城門上感懷悲秋。
女:故鄉的梅花又開了嗎?
男:假如我一襲紅衣必為國家于戰場廝殺,誤了紅妝丟了青霜,你會不會找一戶好人家,放下;
女:而我只愿余生與你共白發,看霞光滿天。
男: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
女:十萬精兵贈予你歡喜城,下一世,有酒暖浮生。
———寫在前面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鬢白發,滕王閣樓,嘆梅花又開,紅妝依舊,奈何此情此景非故人。
橫尸遍野,命運殘喘,一襲紅裝笑紅塵,韓世章,我終究是來了。
一、風雨欲來花滿樓
大宋風貌,一覽風華,尤其是汴京更為鼎盛——車水馬龍、店鋪林立、喧囂鬧市、郊外寂靜。可這盛世還沒持續百年,北方開始動蕩,金兵趁亂崛起。在汴京城內。有這么一戶人家,夫人生了個女娃,那天天氣詭譎,天降異星,烈焰當空,忽而風雨交加,雷聲轟鳴,汴京城內重商輕兵,朝內更是暗藏玄機。
北宋末年,宋欽宗趙桓即位,未多久,金兵占領北宋領土,北宋內憂外患,只得請求蒙軍幫忙抗衡金兵,民間——農民起義不斷,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庶民迫切渴求光明。
二、寸金難買寸光陰
不記得自己何時強迫自己忘記痛苦,但似乎那模糊的記憶終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六歲時初聽這首童謠時,我還不懂事,只記得那滿頭花白的父親,和日夜操勞的母親,他們叫我在閨閣里學習,少去沾染外面的事情,可我還是偷偷度過了一個精彩的童年。
梁玉岐,也許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必須選擇接受,也注定了我一生的命運走向。
作為武將家的女兒,我從小的教育就是不斷學習、練武,從來都不是那種嬌滴滴的小女人模樣,所以偏執剛硬刻在了我的骨子里,倔強到從不愿意低頭。
“小姐,使不得!”
“小姐,當心啊!”
這些都是關于我的傳聞——
梁家有女梁玉岐,養在深閨人未識。
能文能武性偏執,晨起雞鳴起斗時。
常隨父兄練劍法,心術心得日益增。
金玉滿堂增添彩,富可敵國行無憂。
從小我就看著自己家的宅子堆金積玉、朱門繡戶,
而我卻只喜歡逗蛐蛐,要么烈日炎炎與伙伴嬉笑怒罵,
或是對路人進行惡作劇,這些都是我的常態。
從小被教育“不戚戚于富貴,不汲汲于貧賤”。
不過我倒是喜歡收集書畫、金石和玉器,也會與師叔對對子,寫文章。
超負荷的習武基本功下,是倔強而又稚嫩的臉龐。
我的鄰居鉞兒是個武打的好苗子,我經常與他切磋武藝和棋藝。
三、識心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位五官俊秀的男子在欣賞著畫作,并不斷感慨。
“覲兒~快來快來!”
“覲兒以后是要讀書當狀元郎的。”
“覲兒哥哥的書法真好,尤其是臨摹的這篇《蘭亭序》,簡直妙骨風姿,一字見心!”一位小姑娘夸獎后,另一位小姑娘接著說道:“不知道以后會便宜了哪位嫂嫂!”
在離梁玉崎勇厚堂三百里的淮安城,有一位這樣的公子,似乎有定國安邦的才能,然為人低調溫和。
“你啊你,別調皮。”謙謙君子祁覲看了看身旁的小女孩,又轉身補道:“還有你!”
兩個小姑娘聽完害羞的跑掉了。
她們分別是淮安城郡主祁靈和御史大夫之長女洛宛。
和平安寧,長樂未央。兩位女孩一直是家里的心尖兒,即使是女孩,也是克己復禮,博學多識,被教養的很好。傳聞道,祁靈擅長研究易經和齊家治國財經之術,洛宛善舞,婉若游龍,翩若驚鴻。可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們的才能和人一樣只能深藏在閨閣院墻之內。隨著年輪的增長,世風逐漸開化,她們也可以出門學習,加上家中藏書萬千,在師叔的諄諄教誨和社會打磨后,慢慢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和能在社會立足的本領。
四、天賜之子
曾經的塘中摸蝦,市井逗鳥的頑皮小兒眨眼長成了七尺男兒。
現在他們開始組建自己的小分隊,負責聯誼蹴鞠還有幫助收集線索和判案的活兒。洛宛善舞,靈動,蠱惑人心,分散注意力,祁靈機智,尋找線索,是蹴鞠主攻。而祁覲則是非常細心,總是能發現很多細節,把大家的想法綜合在一起繪制藍圖。
有些游戲玩著玩著小分隊里的成員就長大了,即使身處亂世,孩子們還是平安過度到成年了。
五、花鳥與風月
祁覲和韓世章其實是從小認識的。
話說韓世章這人其貌不揚,不善言辭,高大魁梧,雖面容生得不宜親近,但卻驍勇善戰,有勇有謀,祁覲也一直照顧和欣賞著他的這個摯友。
一天祁覲拿著臨摹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給韓世章看。
“妙啊,要是我能拿到唐太宗圣上的《蘭亭序》的真跡就好了,聽說最近林軒閣在拍賣這幅真跡,陪我去看看!”
那邊梁玉崎也對林軒閣上午拍賣會感起了興趣。
說巧不巧,那日天色氤氳,祁覲,韓世章,梁玉岐都只身前往了林軒閣。
秋意闌珊,那副真跡早已開出天價,被行家覬覦。
要想脫穎而出獲得此作簡直比登天還難。
三輪競賽,優勝劣汰制、輪流競猜制、高手如林制。三輪競賽皆有禮品相贈,大獎就在第三輪奪魁揭曉。
梁玉岐在二樓飲酒觀看,她準備在自己擅長的環節出手,對這場競爭志在必得。
第一輪:書法功底比賽,不分字體臨摹《蘭亭序》或《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和《李白仙詩卷》等《蘭亭序》姊妹篇。大眾評委輪流不記名投票,排名前二十名的書法作品優勝劣汰進入第二輪競猜環節,第二輪競猜環節,“竹竿子”選十道問題,參賽者進行搶答,排行前五名答題多者獲勝。十道題如下:
第一題
他是建安七子之一,與曹植并稱曹劉,傳世詩十五首,因為平視曹丕妻子而獲罪,他是誰?
第二題
他是南朝齊杰出的山水詩人,世稱小謝,竟陵八友之一,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詩風清新秀麗,他是誰?
第三題
她是南齊錢塘的第一名妓,十九歲就不幸離世了,他死后,他資助的一個秀才將他葬在了一棵柳樹之下,并建立慕才亭,她的墓在杭州西湖,她是誰?
第四題
他是南朝梁人,當過官,之后隱居,當時被稱為山中宰相,主張佛儒道合流,他是誰?
第五題
他是唐朝人,是吳中四士之一只有兩首詩存于全唐詩中,孤篇壓倒全唐,他是誰?
......時間在嘀嗒,分秒必爭。
第十題
他是三國時期人,魏晉玄學的領袖人物,開創了魏晉玄學的先河,思聰之一,他是誰?
第三輪繪制千里江山圖。
祁覲只記得《千里江山圖》的一半,局面僵持,加時賽仍未分出勝負。就在觀眾以為勝負難分時梁玉岐發話了,“小女愿一試與公子同時作畫這千里江山圖,不過贏得比賽時獎品必須拿走一半,我只要《蘭亭序》。”
“這不公平啊…”其他人紛紛議論。梁玉岐看眾口鑠金說:“這是我方才為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李白仙詩卷提的序,不如也給我另出十題,難度加深,我要是答對了8題以上是否能獲得入場資格。”
眾人見其在段時間內題的序字跡娟秀,工整有力,紛紛感嘆其為高手,就閉上了嘴,也不敢多說啥。
與其有可能輸掉這場比賽,倒不如感慨多了個幫手,至少先贏得比賽再說再說,祁覲上下打量了一下這位紅衣女子,金陵起非池中物,自己根本不是其對手,況且自己是韓世章的好友,以后和韓世章聯手,韓世章肯定會幫,全卷日后總有贏得的機會,祁覲心里打了個算盤。主持人看向祁覲,祁覲點了點頭同意了。
只見梁玉岐縱身一躍,來到內場,與祁覲一起作畫。將圖內的山巒著青藍色,又三筆兩筆畫出亭臺樓閣,只見那綿延的山巒頓時亮活了起來,阡陌交縱的田地也生機勃勃。圖中山、水、橋、亭、村落、棧道、人物皆圍繞這條山道而布置。
看來大家對這場比賽的贏家已經十拿九穩,心中有數了。
最終祁覲梁玉岐一起贏得了比賽。
梁玉岐拿到《蘭亭序》全卷枕字入睡,那天晚上她夢見了老虎,她不明其中的含義。
六、韓世章大獲全勝,梁玉崎家道中落
苦難經歷多了就不叫苦難,叫造化弄人。
因為祁覲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梁玉岐最先看上的人是祁覲,可落花有意流水卻無情,祁覲卻不識其中情趣。
這時年滿17歲的韓世章準備參軍。因為世代習武,祖上列了層層規矩把韓世章的命運捆得死死的。
拼刺、格斗、刀槍,到了戰場上練習的韓世章愈發愈勇猛,烈性十足,在精兵強武的訓練之中,韓世章愈發愈勇猛,春去秋來十年整。
“報~~~”軍中來消息。
“睦州失守,速來救援!”
火光沖天,霧氣繚繞想,驚聲無數,一場戰斗僵持了七天七夜,兵乘馬騎未及時打擊敵方關節部位,就進不了敵方腹地中心,當時韓世章還不是頭領,但他看不得頭領遲遲不肯進攻,于是勇猛善戰,血氣方剛的他,生擒敵方魁首方臘立下赫赫戰功,而梁玉崎卻因祖父與父親征方臘延誤戰機被貶,家道中落,丟了官職。
七、再遇
眼前人非彼時人,兩兩相忘,唯余失望。
家道中落后,梁玉崎進京謀生,初時,身無分文,食不果腹,后誤打誤撞被賣到青樓,她終究悟到繁華如過眼云煙,命運也是茍延殘喘。
梁玉崎雖論文營妓,但由于不會女工家務,又有天生神力,且無半點營妓的氣質,所以在青樓只是喝酒陪笑,并未出賣自己的肉身。
正巧那日韓世忠來酒樓參加慶功宴,宴會還沒開始時韓世章已然喝醉,不一會兒躺倒在門口柱子后面呼呼大睡,發出陣陣鼾聲。梁玉岐卻覺得這鼾聲如虎嘯,被深深吸引,這一段“夢虎奇緣”讓梁玉岐與韓世章二人相遇相識,梁玉岐不禁覺得這鼾聲和自己夢中老虎發出的聲音極為相似。“哎,這老虎休憩時模樣挺乖巧,誰嫁給他,倒還靠得住!”梁玉岐心想,“算了,別想了…”梁玉岐拍了拍自己的臉頰,兩側緋紅。
等到晚宴正式開始之時,韓世章已喝得酩酊大醉,梁紅玉在宴會上起舞,顧盼生輝,韓世章見其容貌秀麗,談吐不凡,又會耍刀槍兵器,看得眼神迷離,梁玉岐也見其其貌不凡,頗有好感,想起剛才宴會未開始時的一面,于是趁著酒興主動問道:“將軍可否娶我?”韓世章頓了一下,慌張的說:“不敢,家中已有妻兒。”梁玉岐倒也干脆,笑道:“那又何妨,我做妾就是!”眾人見其郎才女貌,英雄美人甚是般配,于是紛紛起哄,韓世章便順勢答應了下來。
八、不勝自喜
山河破碎,城春草木深,每到子夜時分,梁玉岐經常獨自穿過庭院,來到水榭亭閣憂國憂民。
又是一年秋風起,夏伏悶熱未遠,偶爾有風雨瀟瀟,帶股悲涼蕭瑟之寒,暖茶氤氳變冷。
那邊的韓世章思緒萬千,準備為梁贖身。
獲得自由身后,梁玉崎決定以身相許,跟隨韓世章,報效祖國。
于是從那日起,他們因為有著共同的目標和事業,琴瑟和鳴,珠聯璧合,一起征戰天涯,遠走高飛,卻也安安穩穩過了幾年普通夫妻知冷知熱心有靈犀的太平日子。
“玉兒,這一世我只陪著你!”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韓世章與梁玉岐都會秉燭夜談,這一句話讓梁玉岐敞開心扉,“就算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
“別說什么傻話,我跟著你便是!”梁玉岐捂住韓世章的嘴巴,埋進韓世章的懷中。
愛情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們的人生,婚后幾年里,他們夫妻二人齊心協力,攻克難關,熟讀兵法,在戰場上也獲得了不少功勛,白天征戰晚上徹夜深聊,情投意合。
九、人生何處不相逢
南宋時期,內憂外患,國事日非,與蒙交惡,蒙軍踏入江西腹地,踐踏瑞州、臨江軍等地,贛湘粵交界峒寇乘勢變亂,吉州地區也屢值天災人禍,依傍章江之水的滕王閣亦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梁玉岐與韓世章佳偶天成,結為伉儷,參與抗戰,祁覲被封為士大夫后派往江西賑災,自淮安告別后,他們亦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道,此后的路前途未卜。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祁覲日夜奔波,不敢停下腳步,看著山巒由大山到平原再到山丘,思緒萬千,坐臥不寧,剛入隆興府境地就馬不停蹄到崗,傳達圣上旨意。在他的高壓精細的工作下,整個江西的賑災點初具規模,加上調節物價,與商結合,打擊欺行霸市、囤積居奇的行為,民眾的情緒得以安撫。
這年上級指派臨時處理吉州的幾個案子,巡視之時,手下的人壓了幾封匿名告狀信,查到是路人投的,直指吉州長史洪榮光家的貪污行為。
當時長史只是個九品官職,人言輕微,洪長史的女兒洪嵐馨替父申述,本來這類型的小案子是向上匯報一至二級,驚動不了祁覲這等高官的,但這次朝廷下派的意思是不放過每一起冤假錯案,巡視期間還是重視了起來。
祁覲仔細端詳這姑娘,穿著樸素,眉宇之間有幾分祥和之氣,說話條理清晰,不像是個糊涂的主兒。
祁覲根據多年的經驗判斷,覺得這事蹊蹺,拿出賬本一一核對,并未發現異常,就找了那幾個路人問話,問了三天三夜不肯招,幾招刑罰過后,那幾個路人頓時口吐真言,原來洪榮光家族是被逼誣陷,幾個月前城南袁商少上前長史府上提親被婉拒,袁商少氣不過,就寫了舉報信,這場惡作劇讓祁覲與洪嵐馨相識。
查清案件后,誣陷者被杖責八十,投入大牢,那邊祁覲對袁家停職調查,愈調查愈發現袁商少過去的諸多惡行。
案情終于水落石出,洪榮光官復原職。祁覲在平定案件后,覺得江南煙雨也著實不錯,打算定居隆興府,心里時常掛念著韓世章與梁玉岐。
十、隨風夜闖敵營
那邊韓世章與梁玉岐正踏上運送物資的行程…
月黑風高,樹影斑駁。運送貨物的乘兵出行,韓世章的車馬負責護送,緊隨其后,為了不打草驚蛇驚動敵營,所以車隊稀疏松散,馬駒甚少。
入夜,山巒的影子在月光的映照下呈現千奇百怪的形狀,路面坑洼不平,因為顛簸而放慢了腳步,有打算停下來的想法。
子時,車隊人員有困意,干脆就原地稍作歇息,但心弦緊繃,沒多久就又起身出發,韓世章和梁玉崎在最后面,韓世章小恭過后,返回原地,摸黑前行,卻跟著不熟悉的一縱人馬走錯了路程,他們不由得看向遠方,只見那遠處燈火熒熒,炊煙裊裊,于是在暗夜的景色中,韓世章向前奔去,這服裝、這聲音、這口音,韓世章和梁玉崎感到奇怪,忽而同時驚詫起來:“是敵營”!我們應該想著默默離開這里。
梁玉崎口袋里的香囊墜落,韓世章看著,不由得想到祁覲數日前手上拿的香囊和這個款式一樣,以為是花鳥雅趣,又想起拿字畫的那天祁覲與梁玉崎的“巔峰對決”,稍作晃神,也沒多問,于是乎板著臉沉默了起來,后面忍不住問一句:“你這香囊...”。
還沒在二人世界沉浸一會,“有情況!”有個敵營小兵發現了他們,正準備報信時,韓世忠一劍穿了過去,小兵應身倒地,于是他把梁玉崎拉上馬驥,飛馳而去,此刻敵營正交班,接班的小兵發現了溫熱的尸體,大聲叫道:“有人!”“追!”由于馬驥速度極快,后面的弓箭手立馬拉滿弓,箭離開弓,正飛向韓世忠的側心,說時遲那時快,梁玉崎瞥見后,抱住韓世章為其擋劍,那箭射中梁玉崎的肩膀,梁玉崎口吐鮮血。“不!”韓世章眼看著梁玉崎要落馬,一只拉緊韁繩,另一只手扶住虛脫的梁玉崎,梁玉岐靠在韓世章的肩膀上,韓世忠說道:“挺住,我帶你回去!”。
“我愛的是你呀,韓世章!”梁玉崎顯然看出了韓世章的臉色,意會了他的心思,在韓世章的背后小聲說道。
韓世章沒有猶豫,眼神堅定,策馬奔騰。
十一、執子之手,齊力抗金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江南,春末初夏。
金兵首領站立江邊,思緒萬千...他沒想到本該按原計劃回北方享戰果,如今卻被宋軍圍的水泄不通。
硝煙四起,宋軍強將,氣勢洶洶。
“金人來犯,衛我中華!”
宋蒙放下前朝舊怨,聯軍抗金。這一仗,必須勇往直前!
四十余天前,隨著一陣陣鼓聲響起,數千宋軍突然殺入江中,不諳水性的金軍本想著去一處地方躲避,卻中了宋軍的圈套,紛紛跌入江中,非死即傷。
梁玉崎和韓世章擂鼓助陣,創造了八千宋軍用四十八天圍困十萬金兵的奇跡。
十二、落幕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
那是落日中她的最后一舞,梁玉岐終于再次為韓世章穿上紅衣,她走向山頭,在眾人的注目下穿著紅衣,用盡全力的跳著…
我愛你,蒼涼雙眼留有余溫…
她口中絮絮地念著......
“辭家戰士無旋踵,報國將軍有斷頭。”
這一次,若能名垂千古或有下一世,希望說書人不要寫紅色月祭,只寫你衣不染塵。
可那些流離失所的游魂,莫衷一是,卻只能層層被圍困,他們的歸宿,又在哪里。
天將晚,暮色已至。明日,她就要再次穿上盔甲,奔向她賦有使命的戰場了。
這一戰,為了他而戰,為了國而戰。
十三、后話
這么多年來,韓世章與梁玉岐一直如影隨形,征戰沙場,讓韓世章聲名鶴起,威震四方,為南宋抗金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梁玉岐不愛紅妝愛武裝,讓韓世章更加堅定自己當年的選擇。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命運的齒輪從未停歇。
紹興五年(1135年),楚州。
梁玉崎隨行病逝,香消玉殞,為民族大義燃盡最后一絲光亮。
曉看天色暮看云,詭譎云涌的天空退去,夕陽如血色,戰后風沙肆起,一切,歸于平靜。
汴京遷都于臨安,死后追封韓世章與梁玉岐。
臨安都城,朝內肅靜,小侯爺捧著梁玉岐的遺物上朝,從此金朝再不犯我朝,天下相安無事皆太平,給這一段青史永遠的載入史冊里,眾人其拜尊上…嗚呼哀哉,可歌可泣,那天的彩霞金光閃閃,吉光普照。下一世還在一起,可是有下一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