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稀拉拉的掌聲逐漸停息。
每當喜悅過后,總不免有迷茫。
師生一行人站在三千問奶茶書咖的后門,不遠處就是連綿的荒地,直延續到海邊。
海風吹來,吹散了天上的云彩,陽光直直照在同學們身上。
齊霧輕輕撫摸著蝸牛殼,蝸牛縮在螺殼中沉睡。
他問:“逃學出來了,然后呢?”
這是他的疑問,也是許多同學的疑問。
對此,莫知一臉理所當然的表示:“然后,在書咖里繼續上課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比如同學的自我介紹,班干部的遴選。等等等等……”
聽了這話,正歡樂的來回踱步的席三元腳下不穩差點摔倒,還好朗豪一伸手抓住了她的肩膀。
席三元站穩之后原地蹦跳著喊道:“都逃學出來了,還要繼續上課?”
“少廢話,都跟我來!要聽老師的話!”
莫知領頭,帶著同學們從后門小道一直通往書咖內部。
這個時間的書咖中沒有幾個顧客,校長等人坐在一起等候著,教導主任臉上露出不耐煩的表情。
看到莫知的時候,他先一步站了起來,正要問罪就被莫知搶先開口。
“領導們好,來聽課嗎?”莫知兩步走到桌前,微笑著說道:“我是莫知,除了校長以外,領導們應該都和我是第一次見面?!?
隨后校長一一介紹了這幾位領導,莫知一一向他們問好。
莫知認為教育局的領導與自己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所以著重打量著教導主任。
年俞花甲,頭發黑白摻半但鬢角全白。模樣端正,依稀可以看出當年的俊俏模樣。從眉眼神情來看,他是一個極為嚴肅的人,平日不茍言笑。
他是莫知的直屬上司,同時也是莫知學生的父親。最重要的是,他是堅定地應試教育擁護者,和莫知之間存在著教育理念上的分歧。
所以莫知認為,今后可能和他會有不少的糾葛產生。
和幾位打完招呼,班上的同學們也都紛紛在座位上坐好。
莫知早就和藍母打過招呼,并且準備好了一部分教學工具。
書咖的服務員端過來一個白板和一個地球儀。
“那么接下來我簡單給同學們講兩句,大概十分鐘左右,大家稍安勿躁?!?
齊霧在輕輕敲打著蝸牛殼,嚴謹正襟危坐。朗豪一臉不服的抱著手,席三元耷拉著臉很不開心。
莫知微笑著問道:
“我知道,很多同學會很奇怪。我為什么要帶你們逃出學校,又為什么明明逃學成功了還要上課。
那么在這里,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么要在學校里學習?難道不在學校就沒法學習了嗎?”
莫知說到這里,仔細地觀察著同學們的反應。
有幾個嗤之以鼻,但大多數都一臉茫然,不知道莫知為什么問這種問題。
“這個問題,嚴謹你來回答,我們為什么要在學校學習?”
嚴謹立刻站起來回答道:“因為學校是專門負責教育的場所?!?
“說得好?!蹦豢洫?,這女孩立刻笑靨如花。
莫知一邊用油性筆在白板上書寫著一邊介紹道:
“現在如果我們提起學校、學習,那么同學們肯定會想到你們的初中小學。
每天按時準點來到教室,不同科目的老師來給你們上課,布置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
每個月甚至每周一次考試,但更重要的是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
還會有十分重要的中考和高考。
對于你們這些年紀不大,剛懂事就步入校園的學生們來說,這一切似乎都是天經地義的!
就好像是某種社會定勢、游戲規則一樣。”
莫知慷慨激昂的說著,同時觀察著同學們的神態變化。
除了少數幾個同學不屑一顧以外,大多數都在認真聽講,甚至若有所思。
“但是,同學們。我要提醒你們,教室里有電腦是這些年才有的事情。
空調出現在教室里可能更早一些,但是我讀書的時候還沒有。
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夏天午休是電風扇在頭頂‘吱呀呀’的轉,我總擔心它會掉下來砸到我。”
有幾個同學笑了起來,一旁的教育局領導們也聽了進去,一臉玩味的笑容。
莫知繼續講著:
“你們的同齡人拼盡一切的高考,是從1977開始的。而最早的高考也僅僅只能往前追溯到1905年,距今115年而已。
你們覺得這個時間長嗎?”
莫知是真的在問這個問題,同學們便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長。”“很長了?!薄氨任疫€長100年。”“我覺得很短,至少對于舊日……我什么都沒說?!?
他們的回答莫知都聽了,但當莫知繼續開口時,卻沒有引用他們的回答。
“雖然高考這么久,但是其中變革的次數很多。僅從1977年開始,就有四次大的制度變革。比如2003年,將高考時間從炎熱的7月份提前到涼爽的6月份?!?
同學們側耳傾聽,但卻不明白莫知究竟想說什么。
莫知繼續說道:
“你們是不是認為一年分成兩個學期,上學期2到6月,下學期9到12月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告訴你們,現在國內許多學校在進行改革,一年實行三個學期制度。甚至連已經將你們錄取的青川大學,都已經再考慮進行這種學期改革,你們會作何感想?”
席三元立刻嘻嘻哈哈道:“那挺好的,我一年能通關三個游戲了。”
而嚴謹把這話聽進去之后,臉上反而露出了不安。
莫知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然后問同學們:
“我講了這么多,這些應該是同學們未曾了解過的知識。現在你們知道了這些,那么我想問你們一句。
什么是正確的?
6月高考是正確的嗎?一年兩個學期是正確的嗎?教室里有空調是正確的嗎?
還是說……
在學校上課是正確的?”
說到這里,同學們總算知道莫知之前的長篇大論有何意義。
結合那些事情的變化,好像對于在學校上課這件事情的認知,也顛覆了過來。
好像在學校上課,本就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樣。
好像逃學也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要讓老師暴跳如雷的事情一樣。
同學們對此的看法不一,比如朗豪認為這是詭辯,韓熙眼前一亮認為這可能是真理。
而唯一對此能提出看法的是齊霧,他不僅早熟而且善于思辨,他舉手說道:“老師,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存在著相對正確。”
莫知對他的意見非常滿意:“沒錯!之所以會不斷地進行改變,之所以我們有辦法去評判改變。就是因為世界上存在著相對正確。
顧名思義,相對來說,這件事情是正確的。
逃學是一件不相對正確的事情,因此老師要批判、要請家長。”
聽到這里,不耐煩地朗豪終于舉起了手:“可是老師,這和我們有什么關系?”
莫知笑了,指著他問:“那么,進少管所是一件不正確的事情嗎?”
“呃——”就算是朗豪這樣的‘男子漢’,此時都被一句話噎在了嘴里。
有過同樣經歷的嚴謹此時舉起手又興奮又小心翼翼的問:“這是一件,不相對正確的事情?”
“回答正確!”
莫知認真的看著同學們,告訴他們一個很大很大的大道理。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正確的,而相對正確的標準在不停的修改。
不僅僅是逃學這件事情正確與否。
也有你們……”
“我們?”這個彎轉的太大,以至于席三元都站了起來一臉驚訝。
莫知點點頭,笑著問:“你們之所以會被送到示范班,不就是因為你們都是問題學生嗎?”
同學們集體沉默了,有的人想反駁,但是沒好意思說出口。
莫知繼續說道:“你們有的進過少管所,有的進過精神病院,有的被風言風語罵成廢物,還有的同學被一句‘有其他班敢要你你就不會來示范班’噎得說不出話來。
那么你們真的是不對的嗎?你們的存在就是不正確的嗎?
不是,你們只是相對不正確。
而如果有一天你們逆轉了評價,比如說艾艾同學,如果你真的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你所有的失敗都會變成成功的一部分?!?
莫知看著白板上他寫下的要點,沉默了一會兒。
看向領導們,有的臉色嚴肅有的眼神欣賞。
“就好像這一次逃學,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這是錯的,不正確的。
但是等到你們成為了大科學家,成為了世界首富。那么這一次逃學,將會變成正確的。
甚至會有人寫文章去贊頌。所有人都會認為這一次逃學再正確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