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礎知識導航
第一節 痛風的概念與分期
一、痛風的概念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痛風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但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痛風,認為痛風僅僅為累及關節的疾病,還常與其他關節病相混淆,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那么,到底什么是痛風呢?

痛風好發部位
痛風屬于代謝性風濕病范疇,與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是一種單鈉尿酸鹽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的臨床特點有:高尿酸血癥及因此導致的反復發作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也常伴發代謝綜合征的其他組分,如:高脂血癥、高血壓、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
痛風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風目前具體病因并不明確,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痛風是繼發于白血病、淋巴瘤、惡性腫瘤放療化療后、腎功能不全、服用某些藥物(如呋塞米、阿司匹林、對氨基水楊酸)等,由于核酸轉化增加,導致高尿酸血癥。而我們通常所說的痛風一般均指原發性痛風。
95%的痛風發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歲以后,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近年來痛風發病率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女性患者大多發生于絕經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