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血透工程技術
- 丁小強
- 444字
- 2020-03-09 00:05:32
第二節 尿毒癥毒素簡介
早在100 余年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尿毒癥中毒癥狀可能與體內產生“尿毒癥毒素”有關,后來逐漸形成了所謂的“尿毒癥毒素學說”。其中最早被認識的尿毒癥毒素為尿素氮和肌酐。隨著組學研究技術的進步,一些新的毒素逐漸被發現,如甲狀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等。至20 世紀70 年代,提出了“中分子毒素學說”。尿毒癥毒素在體內的潴留是腎功能減退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亂和臨床表現的重要機制,清除尿毒癥毒素是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的重要目的。1999 年,Vanholder R、Stegmayr BG 和Baurmeister U 等發起成立了由包括來自歐洲24 個研究所的生物化學家、臨床醫師及來自相關工業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歐洲尿毒癥毒素工作組(European Uremic Toxin,EUTox),其目標是防治腎臟和血管疾病、降低腎臟疾病的死亡率、節省醫療費用。根據毒素的分子量、與蛋白質的結合特性及透析清除特性,EUTox 對現有尿毒癥毒素的理化性質進行了重新分析,并將尿毒癥毒素分為三類:小分子可溶性毒素、蛋白結合小分子毒素和中分子毒素。根據EUTox 的定義,目前共有三類、超過90 余種尿毒癥毒素(表3-2-1)。
表3-2-1 常見尿毒癥毒素及分類

續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