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經
- (晉)太醫令王叔和 郭君雙
- 1285字
- 2020-02-21 21:43:11
平奇經八脈病第四
脈有奇經八脈者,何謂也?然:有陽維、陰維,有陽、陰
,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于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于經也?然:圣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滂沛妄行,當此之時,圣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流溢,諸經不能復拘也。
奇經八脈者,既不拘于十二經,皆何起何系也?然:陽維者,起于諸陽之會;陰維者,起于諸陰之交。陽維、陰維者,維絡于身,溢蓄不能環流溉灌諸經者也。陽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風池。陰
者,亦起于跟中,循內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沖脈者,起于關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一云:沖脈者,起于氣沖,并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督脈者,起于下極之輸,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風府。沖脈者,陰脈之海也;督脈者,陽脈之海也。任脈者,起于胞門子戶,夾臍上行,至胸中。一云: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喉咽。帶脈者,起于季肋。《難經》作季脅,回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經,故曰奇經八脈者也。
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于陽,陰維維于陰。陰陽不能相維,悵然失志,容容《難經》作溶溶不能自收持。悵然者,其人驚,即維脈緩,緩即令身不能自收持,即失志善忘恍惚也。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陽維為衛,衛為寒熱。陰維為榮,榮為血,血者主心,故心痛也。陰為病,陽緩而陰急。陰
在內踝,病即其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陽
為病,陰緩而陽急。陽
在外踝,病即其脈急,其人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沖脈從關元至喉咽,故其為病逆氣而里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督脈在背,病即其脈急,故令脊強也。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任脈起于胞門子戶,故其病結為七疝、瘕聚。帶之為病,苦腹滿,腰容容《難經》作溶溶若坐水中狀。帶脈者,回帶人之身體,病即其脈緩,故令腰容容也。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診得陽維脈浮者,起目眩,陽盛實,苦肩息,灑灑如寒。
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
診得陰維如貫珠者,男子兩脅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狀。
診得帶脈,左右繞臍腹腰脊痛,沖陰股也。
兩手脈浮之俱有陽,沉之俱有陰,陰陽皆實盛者,此為沖、督之脈也。沖、督之脈者,十二經之道路也。沖、督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癡,不者,必當由豫,有兩心也。兩手陽脈浮而細微,綿綿不可知,俱有陰脈,亦復細綿綿,此為陰、陽
之脈也。此家曾有病鬼魅風死,苦恍惚,亡人為禍也。
診得陽,病拘急;陰
,病緩。
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背強病,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
脈來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脈也。動苦腰背膝寒,大人癲,小兒癇也,灸頂上三丸。正當頂上。
尺寸脈俱牢一作芤,直上直下,此為沖脈。胸中有寒疝也。
脈來中央堅實,徑至關者,沖脈也。動苦少腹痛,上搶心,有瘕疝,絕孕,遺矢溺,脅支滿煩也。
橫寸口邊丸丸,此為任脈。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
脈來緊細實長至關者,任脈也。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取臍下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