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肝膽外科學(第2版)
- 董蒨
- 1785字
- 2020-08-07 13:37:42
第2版前言
小兒的肝、膽、胰、脾疾病,特別是先天性的肝膽疾病在屬亞洲東方人的我國非常常見,其發病率遠遠高于歐美國家。 因此小兒肝膽外科學的發展對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我國兒童的健康、醫療非常重要,對于我國該領域的學術研究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醫學科學的發展也日新月異。 作為小兒外科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兒肝、膽、胰、脾外科,在解剖生理、病因學研究、發病機制、診斷治療手段、預防保健等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大大推動了小兒外科自身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小兒外科在肝臟外科、膽道外科、小兒肝移植等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臨床學術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展。 腹腔鏡技術在小兒肝膽外科的應用甚至處于國際小兒外科領域的領先水平,而計算機輔助手術技術推進小兒精準肝臟外科的發展并催生小兒精準胰腺外科的導入、我國學者在國際上建立了人類數字肝臟數據庫開放平臺,并提出新的Dong’s 數字肝臟分型,這些工作為我國學者在國際舞臺爭取了更多的發言權,為國際小兒外科事業的整體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另外,多單位合作標準化、系統化的診治模式也極大提升了我國膽道閉鎖和小兒腫瘤治療的整體水平。 同時,在小兒肝膽領域的臨床與基礎研究也取得諸多顯著成果,對于促進兒童健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了更系統、更全面地介紹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經驗,我們遵循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國際高新理論技術與我國醫療實踐及科學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原則,參閱大量當時國內外最新的文獻資料,結合國內主要醫療單位自己的臨床資料和研究成果,在《小兒肝膽外科學》(第1 版)的基礎上,編寫、再版了這部《小兒肝膽外科學》(第2 版)。
2005 年《小兒肝膽外科學》(第1 版)專著出版后,即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的一致好評,成為小兒外科與肝膽外科同道的參考書,更成為廣大小兒內科醫生、外科醫生和醫學本科生、研究生的良師益友。 專著出版后不久,我國最著名的小兒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教授即在《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發表專門撰寫的《董蒨主編<小兒肝膽外科學>書評》,對專著的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贊賞。 書評開篇即寫到:“拜讀之下欣喜異常,恰是新年之際獻給小兒外科的一份賀禮。 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小兒外科躋身國際行列后,新一代學子的一部代表作……本書由我國最負盛名的‘醫學出版專家’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為精裝大16 開本。 全書580 多頁,80 多萬字,圖文并茂,印刷精良,符合國際高級科學專著出版物檔次。”這體現了老一輩醫學大家對年輕人的關愛和呵護,以及對我國最負盛名的‘醫學出版專家’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充分肯定。
本次再版詳細介紹了小兒肝、膽、胰、脾的解剖生理,并全面介紹小兒肝、膽、胰、脾外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先進的診斷治療手段、預防保健方法等,是目前國際上最全面、也是唯一一部關于小兒肝、膽、胰、脾外科方面疾病的學術專著。 本書編者以青島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廣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為主,均為在小兒肝膽外科、小兒內科、影像學和成人肝膽外科方面工作多年、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級職稱醫生和醫學博士。 相當部分的醫生都有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工作、學習的經驗,能夠充分介紹國外診療、研究的進展,同時也著重介紹我們自己的研究和經驗,尤其是總結介紹我國自己的臨床醫療經驗和許多已經被國際認可的研究成果。 本書力求圖文并茂、內容豐富,附有多量的線條圖、影像學圖片以及大量的二維碼多媒體視頻等資料。
在《小兒肝膽外科學》(第1 版)出版過程中以及日常小兒肝膽外科的臨床工作中,曾得到日本國立德島大學名譽教授、日本胰膽合流異常研究會創始人會長、已故的古味信彥教授,日本福岡秋本病院院長秋本亮一博士,我國小兒外科泰斗張金哲院士和已故的令人尊敬的金百祥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在第1 版編寫過程中承蒙古味信彥教授多次具體指教,出版后又對專著的改進提出過大量有益的建議。 為紀念這位德高望重的國際著名學者,在《小兒肝膽外科學》第2 版出版之際仍保留了第1 版中古味信彥教授撰寫的序言。
再版的撰寫、修改過程中諸位編者們不辭辛苦,在百忙之中認真負責地按期完成撰寫任務。 部分章節反復多次修改、校對,體現了嚴謹、認真、刻苦的科學精神。 盡管如此,由于作者學術水平與經驗有限,缺點、不足甚至錯誤在所難免,懇切希望獲得同道們的批評與斧正。
2017 年3 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