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基于日常語言的焦慮癥狀的一般性描述

一、焦慮的精神表現
焦慮是以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可以見于焦慮癥、焦慮抑郁癥、強迫癥及其他神經癥性疾患,也見于其他精神疾患和軀體疾患中所出現的焦慮狀態中。人們在日常語言交流中,有很多描述各種焦慮情緒體驗和行為的語匯,了解這些語匯,有助于改善醫患溝通。
焦慮相關最常見的主訴是“擔憂”,患者充滿了過度的、長久的、模糊的擔憂和擔心,這些擔心和擔憂卻未必有一個明確的原因,或者說患者所認為的原因與患者表現出的癥狀,在因果關系上和表現程度上不符合邏輯和人們的生活常識。患者常常覺得自己不能放松下來,全身緊張。他面部繃緊,眉頭緊皺,表情緊張,唉聲嘆氣,猶如大敵將至。擔心各種各樣的事情,擔憂各種不利于自己(或所關心的人)的事情會發生,“總覺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遇到事情會總想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內心里充滿緊張的感覺,沒有安詳、坦然感,總之是把事情想壞,容易把事情評價過度,過于敏感,行為反應過度。人們會形容為“忐忑不安”,有一點事情出現就會浮想聯翩,處處把事情往壞處想,越想越憂慮,有時候會想得大汗淋淋,心慌心跳,寢食不安,好似自己能把自己嚇死。擔憂的事情也許是身體方面的,也許是工作方面的,也許是人際關系上的,也許是自然環境災難的,有大有小,有的靠譜,只是夸張了,有的根本就不靠譜,毫無意義可言。
焦慮癥中精神方面的主訴再有就是“害怕”,“驚”“恐”古籍中書面語表述為“易驚”“善恐”,患者感到膽小、害怕,害怕的事情非常廣泛,害怕的程度與遇到事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比例,容易受到驚嚇,有的是怕見人,或怕見生人,嚴重者什么人都怕見;有的是怕出事,考試怕錯了,講話怕出錯,怕別人笑話,怕別人說自己身上有異味,怕別人說自己胖,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眼神里面的想法,怕什么的都有。總怕事情出什么紕漏,患者提心吊膽,局促不安,不能靜坐,手忙腳亂,搓手頓足,顯得急不可待;自己感到戰栗、手抖,或者全身抖動,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有的患者由于擔憂害怕,會不自覺地表現為夸張、夸大描述自己的不良境遇,過度評價自己的問題。
有的患者會主訴為“膽小”,患者自述膽小,常常會描述自己膽小、害怕,遇到什么事情都害怕,或者遇到特定的事情害怕,怕別人會傷害自己,怕自己沒有面子;遇到事情就會緊張、心慌、害怕、顫抖、哆嗦、肌肉緊張,怕在眾人或他人面前出丑。所以可能會出現怕事,遇事回避,甚至是除了家里人誰都怕見,來了客人不敢露面,躲起來怕見人,家里來人要躲在門后;不敢單獨出門,或干脆多年不出門,路上躲著熟人走,怕搭訕和與別人說話,有的害怕會比較含蓄,如不敢出門怕路上犯病(如心臟病),怕出門上廁所找不到大小便的地方;有嚴重的也不敢讓家人出門。常說的“怯場”“犯怵”“遇事驚慌”也說的是膽小害怕。
因為膽小害怕繼而思慮不止,常見的主訴就是“思慮”,患者會描述自己思慮過度:“什么事情都想得很多、很細”,“反復想事情”,控制不住自己的胡思亂想,把事情想象得很嚴重,知道自己屬于“自己把自己嚇死”的那種人。有的患者描述:“不停地想事情,停不下來”,“想得腦漿子疼”,“想得腦子都要炸了”,不停地想將要發生不好的事情,想象所關心事情的各種不好過程和不良結局,想得患者憂苦無比,有的地方稱這種狀態為“熬煎”,形容其難受痛苦程度實在是煎熬。
有的患者的擔憂、思慮表現為煩躁不安的心情,有的患者會說自己煩躁,有的患者會用日常語言來描述,如說“自己百爪(兒)撓心”,有的形容是“心肝俱焚”,心理特別矛盾,特別沖突,近來人們喜歡用“糾結”,心理不坦然,形容自己錯綜復雜,心神不定。有的干脆描述自己“鬧心”“心里有事,鬧得慌”,有的老人會說“心里不干凈”“打心底下煩得慌”。有些俗語形象地表述了患者焦慮的情緒,如北京俗語有“男愁唱,女愁浪”,形容男性憂愁不安時靠唱歌、女性煩悶不安時以行為輕浮來排解內心的煩躁;有的人形容是,不安寧,不安靜,心里像長了草,或者心里像揣著個兔子之類,極端的就如同有個小豬從下腹向心胸上竄(“奔豚”),或者肌肉跳動,臍下跳動,伴有驚恐害怕的感覺等。
由于煩躁,有的患者會體驗到忐忑不安,外在表現為坐臥不安,或表現為坐不住,站不住;不停地踱步,來回走來走去,相關的表現是不停地晃動腿、手或者身體某一部位肌肉抖動不止,搓手,抓耳撓腮,這種不良情緒會傳遞給別人。有的是不能安靜下來,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不能安心等待,北方方言中會說這人“擱不住事”“心里放不下事情”。在等待的時候,不停地走動,不斷地詢問,或者不停地看表、詢問時間,好似有所期待,像等待情人似得不停地張望;臨事不寧,遇事慌張是焦慮的常見表現,慌張、忙亂、不知所措,常常是這個意義上的同義詞。由于緊張,處理事情容易急躁,起急,嚴重的話就是易激惹,俗話稱作“點火就著”。有的時候表現為急性子,或表現為亢奮,或虛性亢奮;有的嚴重到了激越的程度,會達到暴躁、急躁、沖動的程度,甚至在恐懼的背景之下,出現自殺,常見的是割腕、自刎、跳樓之類,其心理非常復雜。
由于安靜不下來,患者會表現為不停地做事情,行為上表現差異很大。例如,有的人是吸煙;有的人是忙忙叨叨、略顯紊亂的樣子;或不停地吃東西,有的人不停地嗑瓜子;或者表現為待不住,追求新異刺激,搞惡作劇,去騷擾別人,如給別人打電話,為一點小事沒完沒了;遇到事情容易評價過度,往壞處著想,對事情安全冗余設置過高,導致做事情過于追求圓滿完美,于是經常反復檢查,有可能出現強迫傾向。
有的人焦慮表現為“沒事找事”,無事生非;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敏感表現在將很小的事情看得很嚴重,甚至捕風捉影,聽風就是雨,在家里或單位經常與人為小事發生沖突,找茬打架,對別人或對自己苛求,恐怕出是非,就怕人家說自己焦慮。
由于缺乏安全感,患者對未來的期望又往往偏高,所以特別在乎事物的走向,對事情做出決定很困難,患者這時候會描述自己“猶疑不定”“猶猶豫豫”“特別的彷徨”“磨嘰”“扭扭捏捏”“啰唆”,不能下判斷,特別的遲疑;徘徊在不同的看法之間;有的患者則反映為猶疑之后的草率,不斷地后悔,擔憂未來后悔過去成為每日的主題。
由于急躁,有的患者急于表達,又怕說不清楚,患者可能反復出現口誤,筆誤,或手誤,說著這事,去想著那事,干著這事,卻想著那事,或者正相反,拿著筆找筆,“人在心不在”“心不在焉”,騎驢找驢等往往說的就是這種狀態。有的患者說自己心口不一,實際上是一種注意力差的表現,或表現為各種各樣的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丟三落四,健忘,“斷片兒”“走神”“心猿意馬”“魂不守舍”“心神恍惚”“心神不定”“漫不經心”,別人會說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呼之不應”。有的人會說腦子里亂,心里靜不下來,不能思考事情,想事情不能深入,甚至以腦子里面一片空白來描述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有的人會以自己沒有記憶力,記不住事情,什么也記不住來描述,這些患者也許認為自己得了健忘癥,擔憂自己得了癡呆等。有的人由此加重擔憂,怕事情出錯,于是反復檢查,出現強迫癥狀;有的雖然不能說是強迫,總不放心而去檢查各種有關安全的事宜,如有的高血壓患者反復測量血壓。
焦慮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就是各種各樣的睡眠障礙,失眠,入睡困難,通宵不睡,反復醒來,再入睡困難,早醒,睡覺不解乏,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困得要死,但一上床精神就來了,一躺下就浮想聯翩……夢多,噩夢,做夢爬大山,過不完的溝溝壑壑,或被人追殺,或者殺了人,夢中驚醒。患者整日為失眠或者睡眠質量差而愁苦,渴望睡一個好覺,患者就診一切圍繞失眠,認為自己只要睡覺好了,就會一切都好;這種人好像生活的一切就是為了睡一個好覺;因為睡不好覺,吃什么也吃不下去,吃什么也不香,干什么也沒有情趣;這種人會有機會就尋求睡眠,可能已經鼾聲如雷,但絕無得到休息的感覺;總說睡覺不解乏,就是不能通過睡覺恢復精力和體力,不能通過睡眠得到身體頭目清爽感。
有的患者述說有一種不能放松的感覺,有一種心老懸著的感覺,猶如大難臨頭,嚴重者出現危在旦夕,或瀕臨死亡極度恐懼的感覺,患者會慌亂無比,大汗淋漓,心悸心慌,肌肉震顫,皮膚發冷,腹部攪動感,猶如大難臨頭,好像要天塌地陷,以各種方式求助,如緊急就醫,有的患者會不顧一切地奔向急診室,或叫急救車到急診,這種恐懼驚恐感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會自動緩解。有的人總擔憂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但也說不清;擔憂一切的事情或各種不明確的事情;平素有心悸心慌,嚴重的時候,有心跳加快,心臟要跳出來的感覺,比較典型的表現擔憂的描述就是“心中澹澹然,如人將捕之”。自己會述說整天神經都緊繃著,恐怕大難臨頭,常有類似感覺浮動出現;每當發作的時候會口吃,聲音發抖發顫;由于內心緊張,患者感覺到全身的不舒服,可能會有各種各樣明確或不明確的軀體癥狀(從里到外,從頭頂到足下),不能有片刻的閑暇得到放松,肌肉緊張,嚴重的時候,會出現肌肉抖動,顫栗;平素見搓手心、踱步、揪胡子等一些習慣性動作,一般反映的是內心的焦慮,或者不停地吃東西、抽煙、嗑瓜子,或不停地找事情干。
由于對這種緊張和瀕死感的經歷,患者會害怕自己出現失控而發瘋,時時處于擔憂自己會出現發瘋的情況。
由于極度緊張,患者有時候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了,自己脫離了自己,感覺不到自己是誰(“人格解體”);有的患者會述說自己感覺不到外在世界了,感覺不到外在真實的世界(“現實解體”),令患者極度恐慌。
有的人會表現為規矩、禮貌特別多,對人過度客氣,恐怕別人怪罪,簡直就是繁文縟節,過分客套,顯示相應的人格特點;喜歡反復地說一件事情,過分描述所關心事物的細節,對一點小事連篇累牘,說明闡述事物的時候啰啰嗦嗦,抓不住重點。或生活中過分注重細節,或社交中、購物中對他人的態度和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敏感、挑剔,容易發生糾紛和投訴,就像“雞蛋里挑骨頭”一樣。
有的患者會表現為心身的耐受力差,患者吃點東西就會“上火”或者腹瀉,或者多吃一點也不行,少吃一點也不行;熱一點不行,冷一點也不行;早一點不行,晚一點不行,顯得為人刻板;有的表現為對環境變化和出現生活事件的極度不耐受和反應過亢。
有的焦慮癥患者總是擔心自己有病,往往喜歡對號入座,在網上搜索與自己癥狀相關的疾病,跟自己比較,然后求醫,讓醫生證明自己的猜測,醫生認可他的猜測不行,醫生否認他的猜測也不行;或者拿著一大堆化驗單、檢查單來考驗醫生。這樣的患者往往會不斷求醫,擔憂不已,懷疑自己得了怪病,即使專家排除了相關疾病也放心不下。焦慮疾病不僅使患者自己常常感到無所適從,家屬也讓他搞得無所適從。有的患者受暗示性極強,社會上什么病流行,他就會懷疑自己得了什么病,社會上什么病可怕他就會懷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前二十幾年是很多焦慮患者懷疑自己得了“乙肝”,現在很多人會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梅毒”“癌癥”之類的難治之病,對自己得什么病并無定見,周圍人得什么病他就懷疑自己也得了。
畏藥如蝎,患者視藥物如虎狼,還沒用藥就怕副作用出現,稍用點安眠藥就怕上癮,視普通安眠藥為毒品,對藥物極其敏感,無論中藥西藥,先入為主,每用一藥輒增一癥,藥未入胃,或已見奇效,或嘔吐頭暈大作,或對醫生用藥疑神疑鬼。
有的焦慮癥患者的語言特點反映患者的思維特點與定勢,用詞有時謹慎,有時夸張,描述體驗感受生動,言語累贅,反復重復,人稱啰里啰唆。與他人溝通時,不顧別人感受,傾訴自我,別人說話時,不注意聽與理解別人的話,實際在想自己的事情,所以常常不能理解別人的話,讓人感到溝通起來極為困難,讓人感覺是在自說自話,似聽非聽,就是心不在焉。與人溝通接觸時,要么是特別在意別人的態度,要么是對別人的態度與感受不能察覺和及時反應,實際上患者特別在乎別人的態度,希望別人支持證實他的感受(盡管他不能也不知道自己的明確態度,也難以表達他的態度),而不是在乎別人給出的實在信息。
有很多人體會到的生活生存的“無聊”感,是一種近似焦慮、抑郁的感覺,是一種特定的精神狀態。
二、焦慮癥常見的軀體癥狀
焦慮癥可以出現全身各種各樣的癥狀,這些癥狀或經過反復體檢查不到生理基礎,或者其嚴重程度與生理改變不成比例。
最常見的主訴為頭暈,以及各種各樣的頭頸部不適感,如頭脹、頭重如裹、頭痛、頭皮發麻發木;頸部常見頸部僵硬、僵直感:常見的描述是脖子發酸、發硬,或不停地不自主聳肩,動作幅度往往偏小,越是緊張越會加重,可見各種各樣形象地形容。有人描述頸部不適感,或后頂部的不適感,頸部以僵硬感、板滯感為主,后頂部多是針刺感,跳痛感等。也有的人會感覺到頭部的某一個穴位或位點會有各種奇異的感覺,或者在緊張的時候、生氣的時候這些癥狀加重。焦慮癥患者的頭暈,往往查不到相關的生理病理基礎,多屬于近年來西醫所描述的“主觀性眩暈”,伴有緊張情緒;或者感覺到腦部血管在跳,或者感覺頭皮有無數的針在扎;脫發是常見的癥狀,患者對輕微脫發極為關注,認為是頭等大事。
焦慮患者的病容-面部表情因人而異,有的人是焦急,有的是渴望,有的是忙亂,有的是央求,有的是企盼;有的是顯得心虛害怕,躲避人們的眼神;有的是伴有悲痛悲苦,有的則略帶敵意,難見輕松愉快;有的是不由自主地眨眼、挑眉、抿嘴,有的人喃喃自語,有的呆若木雞,有的將信將疑,悵然若失;有的哭天抹淚,黯然神傷;有的憔悴,有的坐臥不安,張皇失措;有的忸怩作態,沒精打采,遲疑不決;有的張口結舌,驚恐萬狀;有的局促不安,若有所失;有的若有所思,神思恍惚,狐疑不決;有的誠惶誠恐,而有的則是唉聲嘆氣,愁眉苦臉,冥思苦想。
有的患者表現為各種各樣的五官不適,但往往找不到相對應的病理基礎,如:眼花,視物不清楚,眼睛癢,干澀,流淚,或痛,或擠眉弄眼;鼻子不適,總是鼻子發癢,有的揉鼻子,或倒吸氣,或不自主的聳鼻子;有的會覺著自己長得不好看,或發型不合適,反復照鏡子或反復征求詢問別人,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各種各樣的口腔不適,自覺口中異味,怕自己有口臭熏著別人,或自覺口苦、口酸、口干、口辣、口咸,有的是總覺著口腔某一部分干,這種口干不能靠飲水緩解或很短暫的緩解;或其他異常感覺,或總是覺著假牙(義齒)不舒服;或咽癢難忍,感覺嗓子眼被什么東西糊著,似乎有痰又不易咳出,反復不停地輕咳,“清嗓子”,吐唾液(吐涎不止),或其他可以緩解焦慮的特殊嗜好,如剔牙、拔胡子等。與耳相關的常見錯聽,甚至幻聽到正在關心的事情,耳鳴如蟬,自覺聽力下降,外耳道瘙癢難忍;對聲音過于敏感,對刺耳的聲音比別人更難以忍受。焦慮癥患者有時會對某類味道、聲音、氣味或光線,極度敏感和難以忍受;也容易著急上火,往往有口腔潰瘍、舌炎、牙齦腫脹、咽痛等高度相關癥狀。有的表現為咽部不適,或吐痰不止,或流涎不止,有的自我描述“梅核氣”;有些癔病色彩的患者“打嗝”不止,“呃逆”“噯氣”非常突出,其中有些是呃逆聲音響亮,連續不止。有的是身體敏感,有的是說來就來,隨時可以連續不停地出現呃逆或噯氣,往往是一緊張就加重,人多的時候更明顯,也可以說停就停。有時候呃逆不止,會令患者出現嘔吐,咽喉、氣管、食管感到難受,燒心;有時候甚至能令患者恐懼,猶如大難臨頭。
有的患者是各種各樣的氣竄、氣竄感,患者感到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幾個部位出現氣竄。氣竄的部位,深淺不一,有的在皮下,有的在肌肉,也有訴說在臟器內的,有的是肋下,有的是胃腹,有的是小腹或小腹一側。氣竄氣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因人而異,氣竄快的往往令患者恐懼,如非常典型的奔豚氣。有的氣竄感伴發痛感或脹感;有的患者主訴局部的脹悶感,常見的部位有:前胸、肋下、胃脘部、腹部、小腹、陰囊或睪丸,偶有訴說后背、腰部、頸部;有的伴有刺痛;患者自覺不自覺地去壓按,也有的患者描述壓按這些脹痛、脹悶部位可以使人清醒,久之成為習慣動作。
有的患者會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呼吸困難,臨床上見得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憋氣胸悶,心口堵悶,有人會形容為胸上壓著一塊大石頭似的,或覺著胸口胸部發空。有的表現為呼吸急促,大口喘氣,“過度換氣”伴有大汗出,似要虛脫一般,安靜不下來,往往伴有臉色發白。有的人會描述為食管的堵悶燒灼感。
常見的癥狀還有心悸,一種是伴有驚恐瀕死感的心悸,大量出汗,患者有一種瀕死的感覺,往往會迅速奔向急診室搶救,大約持續不到一個小時可以自動緩解;另一種是很難消失的心慌,中醫稱之為“怔忡”的感覺,心中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中醫描述為“心中澹澹然,如人將捕之”。
常見有的患者描述后背痛,或酸痛,或麻痛,自覺嗖嗖生風或過電感,后背怕風怕寒,后背有一塊手掌大的地方涼得厲害等。
胃部或胃脘部各種不明確的感覺,胃部的撐脹感,不停地噯氣、打嗝、干嘔、吐酸水;或描述有氣在胃脘部竄來竄去,越想越重,胃里有個大石頭,或其他形象的描述。左右季肋部(左右脅下)的脹悶感,脅下痛,氣惱后加重,患者自認為肝膽胰產生了病變,疑病擔憂自己得了癌癥,不停地去醫院檢查或不停地換醫生。焦慮的患者有的是不停地吃東西,導致體重增加,有的人則胃納極差,患者消瘦憔悴;由于胃納失常,飲食失節,則可能伴有各種胃病導致胃部不適。
患者特別是女性患者,會描述自己小腹不適、怕涼、尿頻,有的完全以尿頻為最突出的癥狀,幾分鐘就要一趟,夜尿頻以致影響睡眠;一有點事就會使尿頻加重,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去解手或大便或小便。有的患者就怕大便干,總要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少或稍有推遲就會緊張的了不得;患者往往伴有腹瀉或者便秘,或者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男女患者都可出現陰部瘙癢,奇癢難忍,陰部出汗,或自覺汗味異常。
年輕男患者有的會擔憂手淫給自己身體帶來危害,又控制不住,心思全都集中在控制手淫、后悔、擔憂、煩躁,用手淫解除、減緩煩躁,而又后悔的循環沖突中,以至于患者精神崩潰。已婚患者出現各種沒有器質性損傷基礎的性功能障礙,有的主訴陽痿,有的主訴早泄,總擔憂自己性功能不行,不能取悅滿足性伴侶,加重了心理負擔,而這種焦慮、擔憂會加重這些性功能紊亂癥狀。女性患者會感覺到陰道或陰部的各種不適,如感覺到有氣體從陰道排出,或陰部氣竄感,有的患者知道這種癥狀叫“陰吹”(陰道經常有氣排出,自己無法控制,嚴重時簌簌有聲,連續不斷),也有女性患者對自己手淫憂愁煩躁不已,但又不能自拔。
有的人以發熱、怕冷為主,焦慮患者怕冷的主訴較多;有的患者比常人怕風怕冷,或全身,或后背,或小腹,或四肢,或額頭(腦門)怕風怕冷;有的患者出奇地怕風怕冷,三伏天穿棉襖,用電褥子,渾身大汗淋淋卻仍然說冷;不能開電扇,家里不能通風;對常人接受的合適溫度有一種出奇的冷的恐懼,也有少數患者煩躁的同時述說熱感異常;有的焦慮患者特別喜歡喝水,而有的則特別喜歡喝溫度很高的水,而有的則喜歡喝冷飲,對溫熱食品特別不能接受。
有的患者以出汗為主訴,或動則大汗淋漓,或者汗后怕冷,或者夜間出汗;有的患者以下半身怕冷為主,或者單見頭部汗出;或者身體某一個局部出汗(如腋部、陰囊),患者對出汗或者不出汗孜孜以求,以出汗或不出汗為極端痛苦、特別重要的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丹寨县| 米林县| 巴东县| 卫辉市| 黄大仙区| 武平县| 巴楚县| 合川市| 滁州市| 榆社县| 桐柏县| 拜泉县| 潞西市| 寻甸| 鹤岗市| 睢宁县| 磐石市| 库车县| 河南省| 深水埗区| 甘谷县| 营口市| 隆化县| 寿阳县| 尚义县| 榕江县| 沙河市| 郓城县| 海丰县| 福鼎市| 陇川县| 永丰县| 曲麻莱县| 台北县| 汉川市| 简阳市| 宿州市| 康马县| 舟山市|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