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開展老年腦健康管理工作刻不容緩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老年癡呆患病人數將近1000萬,每年新發病例和增長速度是發達國家的3倍。然而,這樣高的患病率并沒有引起公眾足夠的重視。47%的看護者認為癡呆是老年人自然衰老的過程,我國目前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就診率僅為14%,中度癡呆患者的就診率為25%,重度癡呆患者的就診率為34%,表明公眾對癡呆的認識和防治仍處于較低水平,而其他社區慢病對腦健康的危害也未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通過“腦健康體檢”,對目標人群進行篩查,篩查出MCI患者,對其進行有效干預,可以大大降低MCI轉化為AD的概率;而對認知功能下降并處于MCI早期的老年人積極采取腦保護和促進措施,對減輕社會經濟負降低醫療費用,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腦健康管理工作的意義

1.1 癡呆早期輕度認知障礙的高檢出率
北京師范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聯合臨床醫院、社區服務站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對北京城區的老年人進行腦健康體檢,結果發現社區老年人群的MCI發病率高達15.7%。MCI處于AD發病的高風險期,也是減緩AD發病、干預疾病進展的黃金時間,然而老年人在此階段的知曉率和就診率均較低,多數老人都把記憶力減退、執行功能下降等認知功能障礙視為正常生理衰退的自然現象。
1.2 影響腦健康的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分析
在對老年人進行腦健康體檢中發現:①老年人的各項認知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②教育程度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具有著普遍、積極的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的各項認知能力也較強;③退休后有工作的老年人在注意、記憶和語言方面的認知能力要好于無工作的老年人;④收入水平對老年人的視空間、注意和語言方面的認知能力產生正面的影響;⑤有著良好休閑方式,如較多的參加智力、體力和社交活動的老年人的注意和記憶的認知能力較好;⑥營養均衡、飲食習慣良好也會對老年人的記憶和語言能力產生積極影響;⑦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社區慢病,那么他們的認知功能要普遍低于未患病者。通過社區篩查,我們發現了腦健康的促進因素和危險因素,這對未來制定腦健康保護方案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3 老年腦健康管理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醫藥費用快速上漲的世界性難題下,各國都開始從單純強調藥物的個體臨床效力和安全,轉為在整個醫療體系內對藥物干預甚至是醫療干預進行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的社會經濟評價。這種研究從健康經濟學角度,對MCI早期醫療干預進行了從全社會角度的經濟評價。
通過認知障礙人群健康生命質量(cognitive-impairment quality of life,CIQF)量表的計算,北京師范大學老年腦健康研究中心發現MCI患者的健康生命值(QALY)為0.799(正常老化的老年人QALY=1),而對比AD患者的0.16的健康生命值來說,早期認知障礙患者非常有必要進行早期干預治療。將醫療干預與不干預作為對比方案,比較兩種方案的成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與最終的效果。即用成本-效果比率來表示被評價項目的經濟效益,即應用這個比率來表示各方案的單位投入成本所取得的效果大小,從全社會老年人的角度,進行Markov循環模擬,結果發現,對MCI老年人進行中藥治療,在單位體檢和治療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全社會不僅僅健康生命值(QALY)增加了0.64個單位,而且成本絕對值大大減少。治療前,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的總成本/總QALY的比值為39 995元;而經過中醫藥治療后,雖然增加了藥物治療成本,但總成本/總QALY的比值卻下降為35 700元。也就是說如果不進行MCI患者的篩查和治療,則全社會每增加1單位的健康生命質量值,成本就是39 995元;而如果開展腦健康體檢,進而進行中醫藥治療的話(假定認為干預完全有效的情況下),則社會每增加1單位的健康生命質量值,人均成本可減少4295元。因此,干預方案值(總成本/總QALY)顯著低于不干預方案。
截至2016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5億,認知障礙疾病在全國范圍內的發病率是20.8% [3],則全社會共有大約3120萬有認知障礙的患者;如果在進行有效體檢和簡單中醫藥干預的情況下,全社會每增加1個單位的健康生命質量值,則全社會減少1340億元。這從經濟成本和效果的評價結果,有力地論證了進行“腦健康體檢”和中醫藥早期干預治療的經濟效益,即早期進行篩查和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意義。

2 開展腦健康管理的建議

2.1 加大宣教力度,將“腦健康”概念深入人心
“腦健康”的概念,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剛剛提出的理念。在經濟持續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很多人的健康觀念還停留在身體健康層面。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腦的認知功能。很多腦部疾病及合并腦部疾病等慢性疾病發展到引起患者重視而去就診時早已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這不但加重了患者本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負擔,同時也造成國家醫療資源的浪費。例如在傳統觀念上,老年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常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的現象,因此喪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因此,普及“腦健康”概念,明確損傷腦認知功能的危險因素,以及了解對腦健康起到保護作用的因素,均有助于將這一觀念深入人心。在老年人群中開展大腦認知功能檢查,加強對輕度認知障礙、癡呆的宣教,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忘、癡呆的認識,對早期發現輕度認知障礙,抓住早期治療機會進行干預意義重大。從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不同層面,通過國家鼓勵、社會宣傳等方式,讓大家逐步接受并關注自身的“腦健康”狀況。
2.2 開展老年人“腦健康體檢”,并納入常規體檢項目
未來將“腦健康體檢”作為一項常規體檢項目。目前許多實際大型縱向隊列研究中已經在廣泛應用篩查腦認知功能的方法,有些研究具體編制了有效的體檢工具,并進行了初期的篩查檢測,技術上得到了理想的結果。同時,也從經濟成本-效果的角度,分析了開展腦健康體檢的經濟可行性,明確了該體檢是一項低成本高收益的、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半公益項目。投入少、體檢簡便安全,可靠性高,充分發揮了體檢的預防作用。真正能夠做到早提醒、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建議將腦健康體檢作為一項常規體檢項目,列入具體的體檢計劃中;同時,以社區醫院作為體檢的具體實施單位,只要對社區醫療服務人員進行簡單的培訓,就能夠開展腦健康的體檢篩查工作。
2.3 對篩查出的輕度認知障礙人群,進行早期干預
對已患腦健康相關疾病的老年人群,抓住早期治療機會進行干預具有重大臨床意義。藥物干預建議以中醫藥干預為主,因為目前仍缺乏控制疾病進程的有效西醫治療藥物和治療手段?;贏β假說和Tau蛋白等新機制開發的多種藥物均處于臨床研究階段。
從長遠看,治療AD的根本,應是阻斷和逆轉AD的發展;此外,由于藥物的作用持續時間較短,大多藥物需要長期大劑量服用才能見效,在我國醫保制度尚未完善的今天,治療藥物的高昂費用使很多患者存在“看病貴”的現象,以AD常用藥鹽酸多奈哌齊片(安理申)為例,每盒單價大約800元人民幣,可供服用一個月左右,每年的直接費用就達到近萬元,這些藥物花費將會嚴重加劇患者的家庭負擔。
近年來,中藥治療AD的研究頗多,一些藥物具有良好的療效,應該加大對上述藥物的成藥性開發,使其快速進入臨床醫院,獲批新藥證書,在社會得到廣泛應用。
2.4 發揮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優勢,促進老齡資源的再社會化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層細胞,推進社區建設是許多國家加強城市管理的一種必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問題可以在基層得到解決。那么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北京市通過建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理順社區醫療與大醫院之間的關系,調整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模式和方向,建立轉診醫療體系,促使大醫院走向社區,構建城市醫療機構合理布局的新網絡。腦健康體檢作為老年人的疾病醫療服務的預警服務,應當在社區進行推廣普及。把北京社區作為開展腦健康體檢工作的示范點具有諸多優勢。北京是全國開展社區工作較早的城市之一,從北京市社區服務與社區建設發展演變過程來看,已從起步階段發展到縱深發展階段,正逐步形成醫療衛生個性化、文化活動豐富化及社區系統信息化。北京作為首都城市,是全國的文化交流中心,人們體檢意識普遍較強,國家投入于預防保健的資金較充足,檢查設備相對先進,轉診醫療體系相對完備,便于進一步檢查及診治,這些都為在北京社區首先開展腦健康體檢提供了有利條件。
2.5 引導老年人健康的休閑生活方式,鼓勵正常老化,促進成功老化
在腦健康促進方面,退休后繼續參加工作比未參加工作的老年人成功老化的可能性大1.48倍;休閑時從事腦力活動越多,成功老化的可能性有一定程度上升。因此,要充分發揮老齡資源,促進老齡資源的再社會化,不僅能夠提高老齡資源對社會的貢獻效率,而且能夠有效防控老年人過早進入癡呆。
在老年人群中開展腦健康體檢,加強腦健康知識的宣教,倡導老人健康、科學的生活,樂觀對待世界,開動腦筋,加強交際,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做好腦疾病的早期防治工作,使老年人告別腦疾病。在老年群體中,積極鼓勵成功老齡化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人群正常老化,對老齡資源的再進入社會化指出了明確的途徑和辦法。
專欄1-1
對腦健康管理工作的設想
1.腦健康體檢目標化 老年人是大腦疾病和腦功能衰退的易感人群。認知功能的下降是老化過程中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不管不問、任其發展則有可能變成輕度認知障礙甚至是癡呆。腦健康體檢在老年人群中就顯得尤其重要。腦健康體檢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中老年人群,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患者病情嚴重了才到醫院就醫,因此在醫院針對患者群體推行腦健康行動計劃的效果不會太理想。相比之下,社區居民大多處于健康或亞健康狀態,針對這類人群推行腦健康行動計劃更有價值。
2.腦健康體檢常態化 腦健康體檢的目的在于“未病先治”、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在個體尚未表現出明顯的功能腦病之前,就能夠通過腦健康體檢發現潛在的問題,引起重視并加以干預。具體實施的平臺,主要依賴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立腦健康體檢中心,為其配備全套的腦健康體檢工具,對社區醫生進行專業化培訓。定期在社區中開展腦健康體檢服務,為社區居民建立腦健康檔案,并且形成數字化的管理平臺。義務向居民宣傳促進腦健康、預防腦疾病的科普知識和科學方法,將腦健康體檢納入到身體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中。
3.腦健康體檢規范化 腦健康體檢的推行以社區為平臺,同時結合實驗室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醫院的寶貴臨床經驗,在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之間架起橋梁,實現科研成果和臨床應用間的快速轉化,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依據已有的評價腦功能的技術方法和研究成果,設計腦健康處方,篩選可能患有腦功能障礙的高危人群,實現早期發現和有效就診;開展腦健康相關因素調查,確認可能影響社區居民腦健康的保護因素和危險因素,有利于在社區推廣有針對性的腦健康科普宣傳;以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為基礎,設計腦健康干預方案(如認知訓練),在社區中進行嘗試并觀察干預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建始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虞市| 武城县| 安塞县| 盘锦市| 桓台县| 富阳市| 钦州市| 金溪县| 仁化县| 江陵县| 张家港市| 南平市| 华池县| 宜兰县| 北辰区| 邛崃市| 吉安市| 西昌市| 济宁市| 治多县| 乌兰浩特市| 井陉县| 陈巴尔虎旗| 曲沃县| 宝兴县| 滨海县| 太谷县| 固始县| 永定县| 云安县| 孟州市| 建水县| 高雄县| 杭锦后旗| 深水埗区| 张家界市| 永福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