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養生基本功
- 翟華強 賴南沙 王燕平
- 1521字
- 2020-02-21 13:18:09
第一節 體力勞動者怎樣養生?
體力勞動者的健康,與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體力勞動者以筋骨肌肉活動為主,其特征是消耗能量多,體內物質代謝旺盛。不同工種的勞動者在進行生產勞動時,身體需保持一定體位,采取某個固定姿勢或重復單一的動作,局部筋骨肌肉長時間地處于緊張狀態,負擔沉重,久而久之可引起勞損。故《素問·宣明五氣篇》有“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之論,體力勞動者的保健應注意不斷改善生活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對于某些職業損害,應根據不同工種,因人因地制宜,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積極防護。如設法控制噪聲、放射性物質、高溫以及鉛、汞、苯、甲醇、乙醇、有機磷、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一、合理的膳食
熱量是體力勞動者能進行正常工作的保證,其膳食首先要保證足夠熱量的供給。為此必須注意膳食的合理烹調和搭配,增加飯菜花樣,提高食欲,增加飯量以滿足機體對熱量及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此外尚需根據不同工種選食相應的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解除有害因素的危害。如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因出汗甚多,體內損失的無機鹽和水分多,因此除了較多地補充蛋白質及總熱量外,還要注意補給含鹽飲料和維生素B 和維生素C 等。在冷凍環境下的體力勞動者,增加總熱量時,應注意增加脂肪的比重,在礦井、地道、水下等不見陽光的環境下作業的人員,要注意補充維生素A 和維生素D。長期接觸苯的勞動者,膳食中應提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 的攝入量,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二、運動鍛煉
不同工種的工人,采用不同的某種固定姿勢或一定的體位進行生產勞動,身體某一部分肌肉持續運動,而另一部分肌肉處于相對靜止狀,身體的肌群不能得到均衡發展,這樣即應根據自己的工種而選擇相應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鍛煉。如商店營業員、車工等,長時間處于站立姿勢,腰腿肌肉緊張疲勞,常感精疲力竭、腰腿酸痛,還容易發生駝背、腰肌勞損。又因重力作用,血液循環回流不暢,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因此,平時可多作些散步、慢跑、打拳、擺腿、體操等活動。鐘表裝配工、雕刻工、打字員等,長時間地坐著工作,可選擇全身性活動,特別是球類運動,有助手指、手腕的靈巧、敏感,并可健腦益智,改善微循環。
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體力消耗大。平時可多做散步、慢跑、擊劍和醫療保健體操等等,以提高機體對高溫的適應與耐受力。
技工如司機、紡織擋車工、縫紉工人及連續流水作業工人,其勞動技術性強,既耗體力又費腦力,他們的勞動環境復雜,大腦神經高度緊張,易患失眠、頭痛、神經性高血壓等病,宜選擇運動量小、動作柔和的運動,如太極拳、保健氣功等中國傳統健身功法。這些功法都要求靜息、安神、動形,既可放松精神,又可行氣舒筋活血。如果想提高身體快速靈巧的反應能力,也可參加一些球類及器械體操運動。
三、科學工作與休息
體力勞動者上班時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認真執行勞動保護措施,防止工傷事故發生。下班后,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放松精神,解除筋骨肌肉的緊張與疲勞,這對于夜班工人尤為重要。除此之外,不同工種的工人可采取不同的休息方式。首先要根據條件和可能調劑工作時間,或與其他體位的工作穿插進行,如站立工作2 小時,其他體位工作2 小時,也可以工作1 ~2 小時后休息幾分鐘。不能離開站立工作崗位時,可讓左右兩只腳輪換承受身體重心,或者可以每隔0.5 ~1 小時,活動一下頸、背、腰等部位。其次,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自我松弛的時間,如下班后可跳舞、聽音樂、觀魚賞花、洗溫水浴等,或作自我按摩。井下工作者要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長期站立的工人,應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腳掌平均受力,減輕疲勞,還可在下肢套上彈力護腿或打綁腿,以減輕腿部疲勞,預防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