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肝臟穿刺術

一、目的

1.診斷性肝臟穿刺,適用于原因不明的肝大、肝功異常、黃疸及門脈高壓者。
2.治療性肝臟穿刺,治療肝膿腫。

二、禁忌證

1.全身器官衰竭。
2.重度黃疸、肝功能嚴重障礙、腹水者。
3.肝包蟲病、肝血管瘤、肝周圍化膿性感染者。
4.嚴重貧血、有出血傾向者。

三、護理措施

(一)術前準備
1.患者準備
(1)向患者解釋穿刺目的、配合方法及術后注意事項,反復訓練患者呼氣后屏氣動作及床上使用便器。術前排空小便。
(2)測定肝功能,出、凝血指標及血小板計數,如果凝血時間延長,可用維生素K 1。必要時交叉配血、備血。
(3)如懷疑阿米巴膿腫,應用抗阿米巴藥物治療2~4天后再行穿刺;如懷疑細菌性肝膿腫應先用抗菌藥使病灶局限后再行穿刺。
(4)測量生命體征并記錄。
2.物品準備
準備一次性無菌穿刺包、無菌手套、局麻藥、小沙袋、多頭腹帶、標本瓶等。
(二)術中配合
1.患者取仰臥位,身體右側靠近床沿,右手屈肘置于枕后。
2.協助術者定位(右側腋中線8~9肋間肝實音處,如有膿腫需超聲定位)。
3.操作中,穿刺針進入肝臟時,囑患者深吸氣末屏氣,術者迅速取出活檢組織并退出針頭至皮下,1~2秒。如有膿腫,穿刺時囑患者淺慢呼吸。
4.操作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反應,如有不適,立即停止操作。
5.拔針后以無菌敷料覆蓋,并用小沙袋、腹帶加壓包扎4~6小時。
(三)術后護理
1.術后應絕對臥床休息24小時,監測血壓、脈搏。如發現頭暈、脈搏細弱、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出冷汗、煩躁不安、腹痛、胸痛、呼吸困難等內出血征象時,應予積極搶救。
2.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傷口滲血、紅腫、疼痛。
3.穿刺局部疼痛可給予止痛劑。如考慮氣胸、失血性休克或膽汁性腹膜炎等情況時,應及時通知醫師進行搶救。
(王忠瓊)

第三節 內鏡下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

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是利用十二指腸鏡插入至十二指腸降段,通過內窺鏡活檢孔道將外徑為1.7cm的聚四氟乙烯導管自十二指腸乳頭口處插入,并經該導管注入造影劑使膽管和胰管在X線下顯影的技術。

一、適應證

凡疑有膽道疾病和胰腺疾病而無重癥肝功能損害者都可列為適應證。
1.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黃疸。
2.膽總管或肝膽管結石、慢性膽囊疾病者。
3.懷疑胰膽系統或壺腹部腫瘤者。
4.慢性胰腺炎或其他胰膽疾病者。

二、禁忌證

1.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全身情況差不能合作者。
2.急性胰腺炎或膽道系統炎癥。
3.碘過敏者。

三、護理措施

(一)術前護理
1.多與患者溝通,使其心情放松、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測定血常規,血、尿淀粉酶等,行碘過敏試驗。
3.術前禁食6小時以上,防止術中嘔吐引起窒息以及影響觀察視野。
4.行靜脈留置針穿刺,維持靜脈通路并遵醫囑給藥。
5.術前準備。口服去泡劑,咽部麻醉。
6.遵醫囑于術前20~30分鐘注射哌替啶50mg、地西泮10mg做基礎麻醉。術前半小時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堿10mg。
(二)術后護理
1.術后應暫時臥床休息,有不適如劇烈腹痛及胃腸道癥狀等及時告訴醫師。
2.造影可引起藥物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增高,術后兩小時及次日晨抽血查淀粉酶。
3.術后先暫禁食行靜脈營養,待血清淀粉酶恢復正常后才能進清流食(米湯、藕粉、果汁等),以后根據情況逐步進低脂半流、半流食及軟食。
4.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癥狀或結石排出。遵醫囑使用抗生素3~7日。
5.術后1~2日內可能會有短暫的咽喉部疼痛、異物感。可用漱口液漱口或西瓜霜含片、四季潤喉片等含服以減輕癥狀,便于恢復。
(王忠瓊)

第四節 纖維胃鏡檢查

纖維胃鏡是目前應用廣泛、進展較快的內鏡檢查技術,通過檢查可直接觀察胃、十二指腸病變的大小、部位及范圍,可同時取組織標本行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査。

一、目的

1.診斷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
2.有消化系統癥狀或病變時可發現早期腫瘤。
3.治療(取異物、燒灼息肉、胃鏡下止血等)。

二、適應證

1.有明顯消化道癥狀但原因不明者。
2.上消化道出血需查明原因者。
3.疑有上消化道腫瘤者。
4.需要隨訪觀察的病變,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胃部術后等。
5.需行內鏡治療者,如摘取異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等。

三、禁忌證

1.嚴重心肺疾病。
2.休克、昏迷、癲癇發作等危重狀態。
3.急性食管、胃、十二指腸穿孔,腐蝕性食管炎的急性期。
4.意識不清、精神失常不能配合檢查者。
5.嚴重咽喉疾病、主動脈瘤及嚴重的頸胸段脊柱畸形等。

四、護理措施

(一)術前準備
1.向患者解釋胃鏡檢査的目的、術前準備、操作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等。
2.術前査肝功能、測定凝血酶原時間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3.檢查前一天晚禁食、水8~12小時,禁止吸煙。幽門梗阻者需先進行洗胃后再檢查。
4.術前常規注射地西泮10mg、山莨菪堿10mg。
(二)術后護理
1.因咽部麻醉影響吞咽功能,故術后2小時禁飲食,不要吞咽唾液以免嗆咳。2小時后先喝水,若無嗆咳及異物感可進食少量流質,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2.術后可出現咽痛、咽喉部異物感,囑患者不要用力咳嗽。如出現腹脹、腹痛可進行腹部按摩以促進腸蠕動。
3.觀察患者術后有無嘔血或黑便及腹痛,如有應及時處理。

第五節 結腸鏡檢查

纖維結腸鏡是由細長可彎曲的導光玻璃纖維管構成,由肛門進入直腸,沿腸道逆行,經全程結腸,可至回腸末端。通過肉眼觀察結腸腔內黏膜表面的變化,結合病理作出診斷。也可用于治療,如腸內息肉切除、腸內異物取出、下消化道止血等。
插鏡前常規做肛指檢查,了解有無腫物及腸腔狹窄、肛裂、瘺管。結腸鏡插鏡原則是“循腔進鏡,去彎取直”。患者易取左側臥位,過脾曲后可仰臥至右側臥位,過肝曲后再仰臥至左或右側臥位。結腸鏡檢查時,應盡量送達盲腸,對下消化道出血疑為回盲部病變、低位不全梗阻患者,應送到回腸末段。

一、適應證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或膿血便,或糞便潛血陽性。
2.原因不明的腹瀉。
3.腹部腫物,性質不明。
4.不明原因的中、下腹痛。
5.鋇灌腸發現大腸病灶,需進一步明確診斷。
6.大腸癌、腺瘤、息肉切除術后復查者。
7.炎性腸病的鑒別及隨訪。

二、禁忌證

1.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或極度衰弱不能耐受檢查者。
2.伴有下消化道出血的急性腸炎及肛裂,肛周圍膿腫者。
3.腸道準備不徹底,無法滿意觀察者。
4.腸道重度狹窄或放射治療后引起腸管放射性壞死者。
5.精神病患者,婦女經期、妊娠及不合作者。
6.嚴重急劇惡化的結腸炎癥,特別已有結腸高度擴張、腹膜炎、可疑腸穿孔征象者。

三、護理

(一)檢查前準備
1.物品準備
纖維結腸鏡1個,無菌手套數副,冷光源1臺,吸引器1個,活檢鉗1把,腸鏡活檢細胞刷1把,紗布數塊,10%甲醛標本瓶數個。
2.藥品準備
甲基硅油1瓶,鹽酸氯胺酮。
3.患者準備
(1)向患者解釋檢查目的和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合作。
(2)術前檢查患者的出凝血時間和血小板。查肝功、表面抗原及抗HIV抗體。
(3)術前3日進低脂少渣飲食;術前1日進流食(米湯、豆漿等,不飲牛奶)。
(4)遵醫囑于檢查前10~12小時,服腸道清潔藥,服藥后不再進食。其方法有:①甘露醇60g加開水300ml,冷卻后1次服下,接著半小時內飲溫開水1500~2000ml(需行電切除術者,禁服甘露醇,以免某些腸內菌群分解甘露醇放出的氫氣發生爆炸意外)。②開水1000~1500m1浸泡中藥(大黃、芒硝、甘草)1小時以上,不要煎煮,半小時內服完。③術前1日晚口服蓖麻油30ml或硫酸鎂20g,術前3小時口服洗腸鹽溶液2000ml,短時間內全部飲完。
(5)患者可自帶食物(飲料、糕點)在檢查前按醫師指定時間進食。
(6)術前肌注地西泮10mg、丁溴東莨菪堿(解痙靈)40mg;對緊張不安者,給予哌替啶25~50mg。
(二)檢查中護理
1.協助患者脫去一側褲腿,取左側屈膝臥位。
2.插鏡前在肛門涂些潤滑劑。
3.手托蘸有潤滑劑的紗布握持鏡身,協助術者插入腸鏡。
4.在插鏡過程中,應根據檢查者需要,協助患者變換體位。
5.協助檢查者對病變部位攝影或活檢,留取標本于10%甲醛標本瓶。
6.觀察患者有無不適的表現,并注意觀察脈搏和血壓以及有無腹痛等情況。
(三)檢查后護理
1.檢查完畢,協助患者穿好衣褲。
2.觀察患者一般情況、注意有無腹痛及便血等情況。囑患者如出現出血較多,腹痛劇烈時應及時就診。
3.行高頻電切腸息肉術后,進食少渣飲食3日,并避免劇烈活動1周。
4.作活檢或切除息肉者、囑3日內勿劇烈活動,避免作鋇劑灌腸,進流質或半流質1~2日。
5.標本及時送檢。
(王忠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大名县| 莆田市| 隆尧县| 抚顺县| 塔河县| 呼伦贝尔市| 镇江市| 塔河县| 屏边| 玛沁县| 凤翔县| 新郑市| 团风县| 深州市| 子洲县| 桓台县| 卓资县| 夹江县| 铜陵市| 明星| 遵义县| 永安市| 普定县| 固阳县| 九寨沟县| 常德市| 衡水市| 高青县| 湘潭市| 石嘴山市| 博爱县| 柞水县| 繁昌县| 中山市| 弥勒县| 天气| 呼伦贝尔市| 天津市| 嫩江县| 平湖市|